TXT下书>都市现代>明末立志传>十九章:训练朝鲜军

记得把本网站163x告诉你的朋友哟!转发的更多更新越快,据说分享本网站的最后都找了漂亮的老婆哦!

过完年之后,朝鲜备边司才将将凑齐了一万壮丁。

因为深受壬辰倭乱的刺激,朝鲜如今走上了整编军队,事权统一的道路,备边司凌驾于朝鲜的议政府之上,成为了朝鲜的中枢机构。

若非是因为有备边司,估计这一万壮丁还集结不起来。

“一万壮丁,四千在汉城操演,三千在釜山操演,三千在平壤操演。平时驻守各地,战时集结起来,和明朝在朝鲜的驻军一起形成奇兵,庶几可以高枕无忧。”

李刚知道,这一万名朝鲜军人最终的归宿是被葬送在宽甸,跟着他们的都元帅一起一枪不发的和羔羊一样跪在后金武士的屠刀之下。

直到前些年在宽甸地区还能挖掘出他们在溃败的时候埋藏下的武器,精心保存,被夹在上下两层木炭之中,毫无腐蚀。然而武器的主人呢?早就在历史的大流之中粉身碎骨了。

“大人,小人是参下官,正七品迪顺副尉,金刚!”

朝鲜的官大概分成三种,一种是堂上官,就是可以和朝鲜王谈笑风生的老头们,大多是三品以上;一种是参上官,就是三品到六品可以给朝鲜王写信的官员。正七品,正好是参下官的头子,写信都不能给朝鲜王写,当然了一个普通的平民能混到正七品也是很不容易的,

这金刚看着浑身都是蛮力,料想也算是一员莽夫。

李刚虽然是一个花钱买的百户,但是战阵知识据李世勋考证,约略在明军里面属于上游,比起连字都不认识的那些军人,简直可以说是一个颇能唬人的军事家。

明朝本来是重视武人的,小小一个百户,统带一百二十人,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竟然不次于一个州府的同知,给皇上上折子的时候都要武官领衔;但是因为土木堡之变,武人集团被蒙古人连根拔起,再加上于谦这种文官猛人的出现和朝廷的刻意打压,武将们的地位是江河日下。

到了万历年间,将帅们竟然堕落到了要巴结比自己品级低许多的监军道的地步;更有甚者就连戚继光这样的沙场老将,列名字的时候也要排在年纪轻轻的巡抚大人之后。

普通军人农奴化,精锐士卒流氓化,军官将帅莽夫化成了明军的主流。一个大字不识的莽夫成为了大明士绅、百姓甚至军人自己对优秀将领的认知。如果一名武将想用脑子打仗,搞不好还要被文官们弹劾为贪慕儒风。

这样说来,杜松那一副应激型精神病的德行,真的很难说不是他自己为了自我标榜装出来的。毕竟文官们就喜欢这样的人物。

“你也去带一队朝鲜兵操练吧,我派遣一个得力干将帮助你。”

东,如今已经变化了自己的样貌,他是大明的军兵,如今叫毕成功。他很喜欢这个名字。

“大人,标下是毕成功!”

“这次,就麻烦毕叔叔了。”

这些朝鲜兵,虽然一个个瘦的和麻杆一样,但是却个个身材高大;恰好应了那句对半岛人士的污蔑之词。

然而李刚看得分外顺眼,只是这些朝鲜兵实在是太懦弱了。

长期的高压统治和宗法社会,使得这些身高力壮的朝鲜人,温顺的和绵羊一样。在短时间内恐怕难以训练成为精兵,再加上朝鲜军队也没有什么光荣的战史,只能训练出一支差不多的部队。

练兵先练队列,一队队的过,一个人一个人的过;当然光是让大家分清左右就花了三天的时间。而后就是最为简单的三叠阵。

所谓三叠阵就是火枪在前,弓箭在火枪后,长枪在弓箭之后,短兵又在长枪之后的一种阵法,是明军对敌的标准阵法。对敌的时候先打一通枪,一般的农民起义军就会溃散了;而后是弓箭,打完之后大多数的西南土司兵就要溃散。

据李世勋说,只有面对蒙古人和女真人的时候才需要长枪手出动。

至于倭寇,则根本就不用什么三叠大阵,一来是倭寇鸟铳犀利,明军那可笑的神枪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二来是倭寇人矮还没有火炮——还是拿大炮轰完后用辽东铁骑反复冲击最好。

李世勋没打算教这些朝鲜兵鸳鸯阵和三才阵,一来是心力不足,二来是朝鲜人也没有这么些钱来豢养一支能够忍受昼夜操练的队伍。

更何况时间也不够了,五月份就要校阅了,三叠阵看起来杀气凛凛,煞是好看。当然李世勋心里清楚,好看的三叠阵在强敌面前没什么用处。

“鸟铳手!”

中军炮响两声,举黄旗,从阵中乌泱泱跑出一些朝鲜鸟枪兵,手里拿的只是训练用的竹子。

鸟铳是高价之物,哪能随便去操练?更何况朝鲜人的鸟铳这会儿一半在海上漂着,另一半在铁匠铺里打着;总不能老是空手操练队列吧?所以李世勋在李刚的建议下用竹子代替鸟铳训练鸟枪兵,这竹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甚至还安装了准星和望山。用这种假枪训练颇有些事半功倍的感觉。

“上火药”

“打紧火药!快捅!”

“上弹丸”

“捣实!快点”

“药锅里面放火药!”

“上火绳”

“瞄准!放!!!”

明朝时期的火绳枪,大多是仿照日本的鸟铳,而日本的鸟铳实际上是当时西方广为流行的民用版轻型火绳枪;日本人只是根据本国的战场特点进行了改良。

具体说来


状态提示:十九章:训练朝鲜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