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大宋权相>第二十六章 第一战(下)
蒙古军羽箭对他们影响不大。而宋军弩兵即便中箭。也咬着牙忍疼将弩箭射出。继而退后装填。绞动弩弦重新蓄力。继而再次射击出去。

弩箭还在射。敌人地骑兵也在不断逼近。直到蒙古骑兵冲进百步之内。宋军地令旗这才一变。第三派地弩兵退后换短刀。准备填补前排地空挡。单膝跪在第二排地弓箭队起立。将弓箭呈四十五度角抛射出去。一**地白色羽箭呼啸着飞到半空。到达力量最顶点后忽然向下。在天空中划出一道又一道美妙地弧线。铺天盖地地落到蒙古骑兵队伍头上。立时又响起无数中箭地蒙古士兵惨叫声。

敌人越来越近,最前方地蒙古骑兵距离宋军叠阵已经不到三十步,宋军第三种指挥令旗挥动,单膝跪于前排的宋军刀枪兵整齐起立,长达两丈的刺枪平端拒马兼对付马上骑兵,刀兵紧握刀盾,准备砍马头马脚——叠阵本来就是四川宋军明了专门用来对付游牧骑兵地,这套战术自然是玩得滚瓜烂熟——当然了,这一招也只有在道路狭窄的四川境内有效,换成平原地区,游牧骑兵可以轻松迂回攻打叠阵侧翼和背后,一旦得手,叠阵立破

话扯远了,转入正题,付出惨重代价好不容易冲到宋军叠阵面前,蒙古骑兵自然不会打个晃就回家去睡老婆——宋蒙两军甫一相接,血肉飞溅,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立即在阵前相起,后面的宋军枪兵逼得战马不敢直冲抵消了骑兵地冲击惯性后,立即掉转枪头去刺马上骑士,前面的宋军刀盾兵则挥刀猛砍蒙古骑兵战马,马上蒙古骑兵则挥刀上格长枪、下砍宋兵。敌我双方都是完完全全的以命相搏,毫不退缩,搅结纠缠,互不相让,天空流矢如蝗,风声涕咽,地面杀声震天,黄土染血,端端又是一场血战。

……

侧翼的步兵以血肉之躯挡住了蒙古骑兵的钢铁洪流,为箭滩堡上的宋军步兵争取了宝贵地攻坚时间。亲自指挥此战的四川制置使王坚自然不会错过良机,仗着兵力上地优势,王坚又把五个营(宋军编制每营五百人)的兵力派到侧翼继续巩固防线,然后又亲临箭滩堡下,在最近距离指挥战场。而此刻地箭滩堡上,蒙古守军已经从掷弹队打击下回过神来,在夹谷龙古带和旦只儿等人的指挥下向已经冲上堡墙地宋军反动数次反扑,妄图把宋军赶下堡墙,靠着屯达和王立等人的英勇作战,宋军虽然没让蒙古军如愿,堡上战斗却陷入了僵局,蒙古军赶不走宋军,宋军也杀不进堡内。

天色已是黄昏,地面上的两处战场仍然是杀声震天,宋军虽然稍占优势,却苦于缺乏一个打破僵局的契机。一心想在史书留下大宋反击第一战光辉记录的王坚心中难免有些焦急,这时候,来自两淮的文天祥快步奔到王坚面前,抱拳说道:“王大人,我军局面迟迟难以打开,末将请令上堡,为我军打破僵局。”

王坚瞟了文天祥一眼,没好气的说道:“文将军,你指挥的是火器部队,训练不易,就不要去冒险了。”文天祥讪讪退下,忽然又说道:“王大人,可能四川的弟兄还不太适应火器作战,我们这次明明带得有手雷,为什么还不使用?我们的手雷杀伤力虽然不是很强,可四川的鞑子很少接触这种武器,肯定会被吓住,露出破绽。”

王坚楞了一下,这才想起自己的嫡系部队现在已经装备了手雷,苦笑着点点头,说道:“是本官疏忽,本官确实忘了。”说罢,王坚转向宋将先坤鹏吩咐道:“先将军,马上带着你的五百手雷兵派上,帮助屯达和王立。”先坤鹏答应,正要出阵时,王坚却又把他叫住,在他耳边低语几句才又让他离去。

片刻后,先坤鹏率领的五百手雷兵顶着箭雨冲上堡墙,二话不说先把一批手雷砸向正在源源不绝向上增兵的堡墙台阶——和文天祥估计的一样,几乎没接触过手雷的四川蒙古士兵被宋军的原始手雷一炸,立即三魂吓飞了六魄,好不容易重新稳住的阵脚又开始松乱。在第一次神臂城大战中的领教过衙内军手雷的夹谷龙古带虽然不断大叫,“不要怕!用盾护住要害就不用怕了!”可战场之上人声鼎沸,夹谷龙古带的呐喊又有几人能够听见?

“屯将军,屯将军。”乘着蒙古军慌乱的机会,先坤鹏冲到四川宋军的猛将屯达身边,大叫道:“屯将军,王大人让我问你——你到底行不行?如果你打不下箭滩堡,他就换两淮军上来!”

“什么?!”已经杀得满身是血的屯达狂吼一声,疯狂一鞭将身前的一名蒙古士兵脑袋砸得粉碎,转过身来冲先坤鹏大吼,“你再说一遍!”

“王大人原话——如果你不行,就换两淮军或者江西军!”先坤鹏毫无惧色,大声重复王坚的原话。屯达一听,虎目泪如泉涌,忽然一把扯去身上已经残破不堪的铠甲,光着上身冲向敌人最密集处,吼道:“不怕死的,跟老子上!怕死的龟儿子,滚回去!”见屯达如此疯狂怒骂,堡墙上的四川宋军个个狂吼,全然忘记奋战半天后的疲倦,不要命的跟着屯达杀上前去,挥刀猛砍猛杀蒙古士兵。先坤鹏乘机指挥手雷队集中投掷,炸断了屯达一侧的蒙古军上堡道路。

“大宋必胜!大宋必胜!”屯达的竹节双鞭舞得有如一团狂风,敢于拦在他面前的蒙古士兵无不化为鞭下亡魂,已经被手雷吓破了胆的蒙古士兵更惊更怕,丝毫不敢阻拦,被屯达率领的宋军一冲击溃。屯达杀得起,竟然率领百十


状态提示:第二十六章 第一战(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