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万岁约阿希姆>273.第273章 王牌猎手

蓝天白云,轻风微浪,这样的泰晤士河口犹如一幅精致的画卷,整体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然而细细琢磨,海洋帝国的心脏地带竟是此般寥落,平静的表面下势必隐藏着汹涌激荡的暗流。

午后三时,东北方海面飘来一片灰色的烟云。

德国舰队?

带着这样的揣测,无论是在泰晤士河口水面巡航的炮舰上,还是泰晤士河口东北岸的海防要塞里,严阵以待的英军官兵们骤然紧张起来。

毗邻帝都伦敦的泰晤士河口是一处开放性的港湾,它的形状近似等边三角形,以伦敦下游的科灵厄姆为顶角,一边向东北延伸至布莱克沃特河口,一边向东南偏东延伸到马盖特角,这里水域辽阔,水流平缓,无险可守。1667年的初夏,荷兰海军趁黑夜涨潮之时顺潮流溯入泰晤士河,打了英国人一个措手不及,并封锁泰晤士河口,威逼伦敦,迫使英国缔结和约,在贸易权上作出了让步,并重新划定了海外殖民地,“海上马车夫”由此进入了最辉煌的时代。

荷兰没落之后,大英帝国建立了独一无二的海上霸权地位,拿破仑法国的崛起虽对不列颠本土安全构成了威胁,但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干脆利落地清除了带来威胁的根源——西班牙、丹麦以及挪威的舰队。这一次,乔治国王的英国皇家海军连遭败绩,威廉皇帝的德国皇家海军强势来袭。在弗兰德斯海域,精锐的哈里奇舰队再度折戟,德国战巡编队正试图叩开尘封许久的海峡之门,多佛尔要塞发生的剧烈爆炸让不少人误以为它已经失陷于德国人的坚船利,形势不断恶化,假如德国的无畏舰队在这个时候抵近泰晤士河口,大多数英国人或将放弃捍卫正义的信念,转而向邪恶暴戾的敌人妥协。

当出现在泰晤士河口东北方的那支舰队驶近之后,人们看到了英国主力战舰的轮廓,看到了桅杆上高高飘扬的圣乔治海军旗,看到了大舰队的凛凛威风,这让不少目睹者的信心有所恢复,可它残缺不全的战阵又让另一些人忧心忡忡,唯恐这支由杰利科统帅的英国主力舰队会再次败给强敌,让这群人更加悲观的是,决定英德两国命运的舰队厮杀还未展开,杰利科的舰队就碰到了大麻烦……

“鱼雷!右舷方向发现鱼雷!”

瞭望台上的惊叫声像是一把锋利的锥子,狠狠扎进了英国舰员们的胸膛,让他们好容易鼓足的勇气和赢得胜利的信念一泄而出。德国人的潜艇就像是隐藏在树林中的猎兵,屡屡射出致命的冷箭,然后一击而退,成为英国舰队无法破解的困局。

这敌袭警告显然不是瞭望哨兵紧张所致的幻觉,人们很快在海面上找到了若隐若现的白色痕迹。凄厉的警报声响彻全舰,在舵手的操控下,战舰开始急速转向,甲板失去水平且倾角迅速加大。对舰船而言,这样的转避动作就好比试图逃脱狮口的羚羊,反应速度已经达到了自身极致,而那些快速袭来的鱼雷或因射出位置较远,经过一段距离的航行之后,彼此间隔已经拉大,不足以对一艘战舰形成难以躲避的攻击阵势,但也让不止一艘战舰为规避而转向。不知不觉间,英国舰队严密紧凑的护航阵型出现了松动。

一一避过这些水雷,战舰上的英国水兵们长出了一口气,但危机远未结束,突然间,另一个方向的海面出现了四道鱼雷痕迹,它们高速袭向最近的一艘英国主力舰——当英国战舰上的瞭望人员发现它们时,这些鱼雷只隔着五六百米的距离,而且快得就像是一道道闪电,瞬息之间已至眼前——第一枚偏出舰舷,第二枚失之毫厘,但好运到此为此,第三和第四枚鱼雷照着舰尾猛扑过来。

顷刻间,阳光灿烂的海面上响起了惊雷般的巨响,剧烈的爆炸令这艘排水量达到2。5万吨的英国战列舰剧烈地颤抖起来。

就在不远处,一艘悬浮于水中的黑色潜艇正一边收回潜望镜,一边启动电机。两副螺旋桨转动起来,产生的水流在艇身下方的海床卷起阵阵泥沙,周围的海水顿时一片浑浊。不多会儿,海面上传来了清晰可辨的轰响声,气急败坏的护航舰艇拼命朝疑似出现潜望镜的位置开火,并不断往水中投掷烈性爆炸物,海水于是变得更加浑浊,而那艘潜艇就像海鳗一般趁乱溜走了……

闹哄哄的海面上,被鱼雷击中的英国战舰明显减慢了航速,它没有完全静止下来,而是在多艘驱逐舰的拱卫下朝伦敦方向驶去。鲜明的舰徽表明它是杰利科舰队所剩无几的超无畏舰之一,“阿贾克斯”号。这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可谓是费希尔勋爵的得意之作,火力超群,防护一流,唯有21节的最高航速在德国海军的新式无畏舰面前稍显不足。日德兰海战期间,“阿贾克斯”号击沉德国老式战列舰一艘,击伤德国舰艇多艘,表现可圈可点,而在之后的第一次弗兰德斯海战,它与英国大舰队主力一道受阻于德国人用水雷和潜艇布设的陷阱,最终无功而返。

因为拥有不逊于德国主力舰的抗沉设计,只要不出现太大的意外,“阿贾克斯”号还不至于被这区区两枚500毫米的g型鱼雷干掉,但在泰晤士河口水域,英国舰队面对的并非一艘独自潜伏的德国潜艇,而是一群在此等候多时、早已饥肠辘辘的水下猎手,更可怕的是,它们的作战经过了周密的部署,分工明确,互为策应。

只要英国大舰队驶经泰晤士河口,就休想毫发无损地离开。


状态提示:273.第273章 王牌猎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