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带着外挂闯三国>第541章 徐晃的大胆决定 2

“那将军意欲何为?”

徐晃道:“这邺城,守是守不住的,我不准备驻守了。”

“什么?”

“怎么了?”

杨凤道:“将军啊,您这哪是守城,分明是送城嘛。邺城如此重要,怎么能不守呢?”

“呵呵...你没弄明白我的意思。”

徐晃道:“我这几日,思前想后,决定改变应敌的对策。我们兵少,不可能和他们硬拼,若死守一城一地,必将损失惨重。就比如这邺城吧,别看城高墙厚,跟铁铸的一般,可真要打起来,我们难守十日!”

“我决定...。”来到沙盘跟前,他手里拿着一大把白旗,往沙盘中间一根根插下,道:“我决定,把我们的军队,全都分散了,安插到这些地方,我要跟周瑜、审配、许攸、荀攸等,玩一招猫捉老鼠的游戏,我要看看,他们能否捉得住我,还是被我闹的天翻地覆。”

杨凤问道:“那将军准备,将我们的大军,分成几个部分啊?”

徐晃道:“三千人为一军,由各校尉们统领,我们有十五万人,就是五十军!”

这个决定,让杨凤大跌眼球,他非常佩服徐晃的勇气,在这关键之时,竟然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作为上将军,他不得不劝阻:“将军,我们兵力不足,本就守不住,要是再一分散,那等同于将冀州拱手让给敌人啊,他们兵不血刃的,就能得冀州十二郡!这...将军,请您收回成命吧,此举太危险了。”

徐晃笑了笑,道:“杨凤,我这个决定,其实并不是我想的。”

“哦?那是谁?”

“是皇上。”

“啊?皇上?怎么可能呢,难道有圣旨前来?”

徐晃道:“没有圣旨。是在前年,我到长安讲武堂上课的时候,曾亲耳听到,陛下讲过一个战例,我思前想后,总是佩服不已。”

“是什么战例啊?”

讲武堂开学时,杨凤也曾去,但上了几天颗,就回冀州任职了,并没有把颗上完。

徐晃道:“陛下讲的战例是。曾有一个国家,拥兵数百万,十分的强大,他们的武器、装备,都是当世一流,而且还有外援,很强大的外援。可这么强大的一个国家,竟被一伙毫不起眼的土匪给灭了,建立了新的大国!你知道那伙土匪,是怎么灭的那个国家吗?”

杨凤来了兴趣,笑着道:“竟然还有这种事,怎么可能呢。这是哪个朝代的啊?”

“呵呵...我也不知道是哪个朝代,而且我也觉得不可能,但陛下说,这是真的!”

徐晃道:“那支土匪,刚起家时,根本就没有人,完全靠着帮助百姓,硬拉起一支队伍。百姓们加入这支队伍,使得队伍越来越强大。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藏于山野之中。在没有武器、装备、粮食的情况下,与敌人一次次的交锋,一次次的失败,甚至被围堵的好几次都差点灭亡,但最后还是挺过来了。”

“他们不攻占城池,只藏匿于村野,陛下说,这是用农村包围城市,表面上像是没有地盘,实际上到处都是地盘...。”

说到这,徐晃拿了几个旗帜,插在沙盘上,说道:“你来看,假如我们将十五万大军,分布在这些地方,那敌人很轻易的就占领了城池。可这些城池,他们只是暂时得到,冀州这么大,总要用兵力去驻防吧,那咱们的机会就来了,专门攻击他们的薄弱之处。他们在一个郡驻守两万人,我们就以两倍的兵力,专门攻打这个郡,吃掉他的驻军,然后藏起来。如果他们在一个郡驻防五万人,我们打不过,那就只打一个县,或者引诱他们出来,只攻取其中一部。总之,我们的宗旨就是,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集中优势兵力,吃掉他的正规军!长此以往,就算他是头大象,也会被蚂蚁啃光的。”

“这就好比捕鱼撒网,在冀州撒下一张大网,只要我们能收起渔网,就一定能网住鱼!”

杨凤明白了,笑着道:“这倒真是个办法啊,他们地盘占的越多,所需要的兵力就越多,而我们没有地盘,反而轻松了,想攻打哪,就攻打哪。”

“不过...末将还有一个疑虑。”

“请说。”

杨凤道:“我们的粮食问题怎么解决呢?毕竟是十五万军,分散后没有供给,似乎很难生存啊。”

徐晃道:“不用担心,冀州经我治理多年,百姓早已归降,无论我们的大军走到哪,我相信,百姓们都会鼎力相助的。这也是我为什么主张分兵的原因。”

这是个很大的计划,将决定十五万大军及冀州十二郡的前途,杨凤想了许久,终是点了点头,道:“将军之气魄,令人佩服,末将愿意协助将军,布下这张大网。”

“好。”

徐晃坐下道:“我们舍弃城池后,生活会很艰苦,你要给校尉、将领们多做思想工作,让他们多坚持。”

“在藏匿的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扩军。”

“在平时,我不会给他们下达任何的作战任务,他们想打哪就打哪,但前提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要以两倍到三倍的兵力,要做到战决,绝不能吃亏!”

“还有...分兵之后,凡占得城池,不计战功,凡杀一个敌兵,记一分战功,等战事结束后,我会亲自禀明军机处,为他们请功。”

“是。”杨凤笑着道:“这可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啊,占城竟然不计战功,那各将领们肯定没有人会去攻打城池,都以击杀敌兵为主


状态提示:第541章 徐晃的大胆决定 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