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嘉眉头紧皱,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他隐约记得,燕赵之战以后,秦国派遣蒙骜攻打赵国,夺取了赵国大片领地。
那场战争究竟在哪年爆发,赵嘉记不太清楚。
时至今日,距离燕赵之战结束已经过去了两年,秦国仍旧没有攻打赵国。
偏偏又在这个时候,魏国请求赵国出兵攻打燕国,想要趁着燕国虚弱之际,狠狠扑上去咬一口肥肉。
“魏国并不与燕国接壤,却在这个时候攻打燕国,就算能够占据些许城池,也不过是飞地罢了。”
“魏王,究竟如何想?”
范增闻言,却是说道:“若吾所料不差,魏王必然是想以燕国之地换取赵国城池。”
赵嘉皱眉不语。
这些年来,魏国多次被秦国攻打,丢失土地、城池无法估量。
本来无比强盛的魏国,也随着秦国的不断崛起,最终沦落为末流小国。
魏国也想奋起,也想摆脱尴尬局面。
可惜魏国北有赵国、南有楚国、东有齐国、西有秦国,这些国家无论任何一个,国力都要远远强于魏国。
若非各大强国需要一个缓冲地带,恐怕魏国早就被灭国。
魏国西部韩国倒是比较弱小,奈何魏、韩都是小国,两国为了在夹缝中生存,已经沦为难兄难弟,更是有着唇亡齿寒的关系,魏国自然也不可能侵略韩国。
如此,就让魏、韩两国处境十分尴尬。
两国国土不能得到扩张,却又屡次被其余各国蚕食领地,国家只能越来越弱。
魏国又岂会甘心?
如今燕国被赵国所破,可谓是元气大伤,威信也是一落千丈。
魏国觉得,动员六十万大军的燕国,尚且不敌出动二十五万大军的赵国。
兵败后的燕国,肯定越发不堪一击。
**以及对扩张的渴望,让魏国上下冲昏了头脑,居然准备跨国攻打燕国。
当然,魏国上下也并非无脑之辈。
他们深知,魏国与燕国并不接壤,就算攻下了燕国国土,治理起来也非常麻烦。
且以魏国国力,若不拉上赵国,想要跨国攻打燕国,也并不容易。
为了鼓动赵国出兵伐燕,魏王甚至向赵王许诺,若此战能够占据燕国城池,魏国愿与赵国平分,就算最终无功而返,魏国也会割让繁阳给赵国作为补偿。
对赵国而言,此战无论能够夺到燕国城池,都是有利可图。
如此优渥的条件,终于说动了赵国上下,赵王这才准备出兵相助魏国伐燕。
当赵嘉得知事情前因后果以后,脸色变得无比凝重。
“莫非,历史上的秦国,就是在此战中派遣蒙骜攻打赵国?”
历史上,秦国为了援助燕国,派遣蒙骜先后领兵攻打赵国、魏国,夺取赵国三十七座城池,整个太原郡都被秦国夺去,致使赵国国土面积大幅度缩水。
如此巨大损失,甚至比长平之战赵国损失的领地更多。
此战,也让正在中兴的赵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哪怕后来有李牧平定匈奴、远击塞外,仍旧难以挽回颓势。
三十七座城池,绝非可以轻易舍弃之地。
赵嘉虽然对这段历史了解的不太清楚,却也大致知道,这场战争对赵国影响之深远,甚至不下于长平之战。
“昔年吾欲鼓动列国合力分燕,尚且不能成功,况乎赵、魏两国乎?”
“此时伐燕,必给秦国出兵借口,非智者所为!”
赵嘉脸色铁青,与李斯、范增商议过后,就急匆匆朝着王宫赶去。
朝会已经散去,魏国使者仍留在王宫,有太子赵偃陪伴左右,进行招待。
赵王近些年身体老迈,更兼诸病缠身,精力已经大不如前,政务也都开始逐渐交给太子赵偃打理。
朝中有赵偃掌权,赵嘉自然说不上话。
这也是为什么,赵嘉两年时间内,基本都被排挤在朝堂之外了。
“见过公子!”
站在门口的宦官,看到赵嘉大步走来,急忙躬身施礼。
赵嘉根本没有理会宦官,直接走了进去。
来到这个时代十余年,赵嘉已经完全代入了自己的身份,面对那些有才学之人,赵嘉自然不吝折节下交,可是对待这些宦官,根本没必要浪费时间。
“公子嘉,你怎么来了。”
赵嘉刚刚走进屋内,就看到满脸堆笑的郭开迎面而来,脸色当即变得无比阴沉。
赵国拥有战国四大名将其中两人,可惜这两位名将,几乎都废于一人之手。
那个人,就是赵偃、赵迁父子二人的宠臣郭开。
历史上,赵偃虽不待见廉颇,却也知道廉颇的重要性,若非郭开屡次进谗言,赵偃也未必会逼反廉颇。
赵偃死后,由于秦国连年来犯,赵迁有心召廉颇返回赵国,也是郭开从中作梗,这才让廉颇失去了重新回国掌兵的希望。
至于赵国战神李牧,也是因为郭开收到秦国巨额贿赂,这才诬陷李牧叛变,以致一代名将李牧被冤杀。
赵嘉知道郭开秉性,故此哪怕对方每次看到自己都异常谦卑,心中也是极度厌恶,恨不能将郭开千刀万剐。
可惜郭开乃其父赵偃宠臣,历史上赵偃继位以后,就让郭开担任国相职位。
赵嘉哪怕十分想要杀死郭开,却也不得不顾虑赵偃,只能暗自忍耐。
赵嘉冷冷扫视了郭开一眼,并不答话,径直朝着赵偃那里走去。
“见过父亲。”
面对赵偃这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