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都市现代>苏米亚战歌>《蘇米亞戰歌》第一章「俄軍出擊」#9
这个职位的人担任司仪,这项潜规则牢不可破,无一例外。

身穿堪比仪式礼服的皇务院长服、前髮盖过右目,年方四十却未沾老气的知性美人伊琳娜颔首,视线依序扫向朴素可靠的白袍长者吉娜依达、年轻貌美像只泼辣野猫的后宫调教师玛丽亚,眉头对着野猫白袍下那拱起雪白jù_rǔ的黑漆皮内衣快速抖了下。

吉娜依达身为医师,平日工作的打扮朴素尚可接受;玛丽亚虽然也穿着工作时的服装……那副模样在克里姆林宫也太不检点。伊琳娜苦口告诫她几十次都不听,只能暗自祈祷叶卡捷琳堡的野猫早日成熟,别再丢皇室的脸。

「那么,本期会议重点如下:第一,第二皇女苏米亚?罗曼诺娃案;第二,中央军莫斯科部、圣彼得堡部调动案;第三,独立国协高峰会案……」

伊琳娜停顿三秒,望向左前方的吉娜依达点头示意。吉娜依达短暂地沉吟数秒,接着说:

「……第四,第三皇女安娜贝儿罗曼诺娃案……」

沉默的目光由右三等席来到左三等席,玛丽亚做作地咳个两声,为会议重点做结尾:

「……第六,阿芙柔黛蒂计划实验品第一号再改良案;第七,同计划实验品第三号案。以上。」

发言权绕了一圈回到司仪手中,伊琳娜放轻了声音将现场正式导入议程。

「现在开始本期第一项议案。」

南方军。

以帝都为中心,俄军正规部队向三个方向边域延伸的军区之一。

整体实力亚于西方军、优于远东军,应付南欧与西亚之流绰绰有余,面对大英与美国则是相当勉强。

这个军区的位置十分理想,既不像西方军只能西进,也不像远东军情势艰困。南方军可以向东欧、西亚、中亚与中东进发,而这些地方的国家全部不是俄军对手。

常备军四十万,后备军两百四十万,实际备役人口四千七百万。

暂且不看理论上不可能的备役人口总动员,光是能够动用后备军的两百四十万兵力,加上常备军的精锐部队、征服地区的地方部队,就能让南方军横扫邻近国家,特别是在中亚及中东。

唯一能够加以约束的,只有军资金。

皇务院针对国内贵族及第二皇女厅的资金流动进行全面监控,但是百密总有一疏,那份呈递在伊琳娜眼前的调查报告再怎么信誓旦旦,都免不了她对于基辅方面开战之初即动员部分后备兵力一事起疑;然而在无权干涉皇女厅的财政前提下,她也没办法取得更多情报,因此决定直接试探基辅方面。

无巧不巧的是,还没徵召第二皇女前来晋见,对象自己就送上门来。伊琳娜于是在不予知会的状况下,将第二皇女及其随行部队解除武装并加以软禁,藉此观察基辅方面的反应。

万一南方军有叛逆举动,或者弃总司令官不顾,中央军驻莫斯科的三十万精锐部队将会直指基辅。

反之,乖乖配合的话就能顺带在南方军枢纽插上一枚细长的银针,将来也便于控制她们。

对于皇务院的这项军事行动案,顾问团表示支持,后宫众则是没意见,二比零通过。

「接着本期第二项议案。」

中央军莫斯科部,沙皇直属近卫军。

这批部队无庸置疑是堪比西方军及南方军主力的精锐,拿来对付英军和美军主力也不成问题。但是身为沙皇力量的象徵,若非情势所逼,还是不动为上。

中央军圣彼得堡部,皇务院支援军。

相较于莫斯科精锐,圣彼得堡的部队就是一般常备军程度,主要作用为辅助莫斯科军队、保护圣彼得堡至莫斯科一带。某种程度上,这些部队被视为是与皇务院政警军对等的体系。

中央军叶卡捷琳堡部,战略投送军。

该地驻扎军表面上为四十五万,全乌拉尔地区的预备部队则高达九十万。正规部队投送到前线时,每师团增编两万名步兵、自成一个军团,能够及时给予前线相当充沛的战力支援。截至目前为止,该部尚未接获动员令。

最初,为因应明斯克、基辅、亚库兹克三方面的变数,西侧由莫斯科部及圣彼得堡部负责,东侧则由叶卡捷琳堡部负责。现在基辅变数出现,沙皇却下落不明,莫斯科部只得暂且保持现状,仅通过圣彼得堡部的调动案。

意即,一旦发生紧急事态,圣彼得堡的十五万名部队将暂代近卫军行使权力。

针对此案,顾问团与后宫众皆表示支持,三比零通过。

「接着,本期第三项议案。」

独立国家国协。

除了本国以外,其余全是在联邦时期无法完成整合,当神圣帝国成立后,迫于地理位置又不得不继续依附俄罗斯的小国家群。现在即使想重新回归祖国怀抱,也因为其经济或军事价值逊于外交价值,被迫维持小型国家形态。

对于「那种东西」组成的联盟,充其量也只剩下外交名分好让本国与英美强权分庭抗礼之用。

因此,所谓的高峰会──实际上就是叫来各国代表,按地划分资源好让她们各自支撑下去。

「那种东西」也就只有这般程度的利用价值而已。

从亚美尼亚遭受土耳其大举入侵之后,东西们纷纷表态暂停军事互助、由俄罗斯独自援救亚美尼亚这点便可看出,她们曾经所做的抉择造就了何等悲哀的现今。

过去捨弃豢养的权利换取无谓的自尊,现在捨弃无谓的自尊换取豢养的权利。


状态提示:《蘇米亞戰歌》第一章「俄軍出擊」#9--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