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当天,张学良、杨虎城向全国发出了关于救国八项主张的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一切内战;立即释放上海被捕的爱国领袖;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
西安事变震惊中外,各方势力无不密切关注,反响最为剧烈的是当时中国两大政治派别国民党和共产党。
在得知西安事变之后,共产党内部俱都欣喜非常,然而却在如何处理蒋介石的问题上发生了巨大分歧。一部分人认为蒋介石身上血债累累应该立即处死,一部分人认为当今中国无人能替代蒋介石的地方,他一死中国必然陷入混乱,影响抗日大局,所以不能动蒋介石。
国民党内部也一样分成了主战主和两派,以何应钦为首,陈立夫、陈果夫、戴季陶等主战派极力主张武力解决,出动军队围攻陕西,轰炸西安,并高呼“为维护国民政府之威信,为挽国家于危局,为救蒋委员长脱离险境,必须不顾一切代价,不择手段!”,说得就好像谁不答应出兵即是对蒋介石不忠;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等主和派认为动用军事手段不但可能会让蒋委员长死于意外,而且也会逼迫叛军危害蒋委员长,因此强烈要求南京与西安谋求某种妥协,以缓和局面。
主战派和主和派两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尤其是何应钦与宋美龄两人。
“调度军队讨逆,武力讨伐张杨,出动空军轰炸西安,这是中常会及中央政治会议联席会议的公决结果。并非我何应钦一人之意!”何应钦理直气壮地抬出了联席会议。
宋美龄当然立即反对采取这样的行动,说道:“蒋委员长的生命安全与国家之安危密不可分,怎可如此轻率行事。此事必须从长计议!”
何应钦反驳道:“夫人,委员长命悬一线。局势瞬息万变,怎能有时间容我们踌躇不前。”表现得如此焦急不安,似乎真是一副忠心救主的样子。
宋美龄质问道:“如果发动战争,你能保证将委员长安全救出,彻底解决西安事件吗?”
“这个谁也不能万分保证,但是采取军事行动是必须的,我相信蒋委员长也不会同意政府受叛军的威胁,赞成出兵讨逆这一举动的。【92ks. 】”何应钦辩驳道。
宋美龄冷冷地看着何应钦。说道:“战事一起,委员长之生命安全难以保证。我就不明白,你为何如此力主出兵,你不知道这么做只会害了委员长吗?”
被说是阴谋害主,何应钦当然马上跳了起来:“救委员长之心,我何应钦绝不后于他人。现在西安情况不明,事情十万火急,我们必须通过军事手段给予判军压力,方能保委员长周全。”
宋美龄说道:“正是因为情况不明,更不能轻举妄动。军事行动更不可行。所谓的叛匪不就是张汉卿吗,我亲自去西安与之和谈解决。”
眼见在场的人都被宋美龄的话动摇了,何应钦气急败坏地说道:“夫人。你这是夫人之见!国家危难之际,中央已有公议决策,我已经下令军队向陕西前线集结,空军亦将出动轰炸西安,军令如山岂容更改!”
显然何应钦是坚决想利用此次机会逼死蒋介石,争权夺位。想到这点,宋美龄一阵愤怒,喝东:“何敬之,你这是别有用心!”
尽管宋美龄等人一再力争。但何应钦等亲日派怎么会放过这个抢班夺权的好机会,于是不顾众人阻拦。一面电令驻中国驻法国公使顾维钧以行政院的名义请正在住院疗养的汪精卫回国主持中央政务,一面下令军队进逼西安。空军同时出动轰炸西安。
何应钦满心以为战事一起,蒋介石势必死于乱军之中,他趁讨逆机会抓住军权,大事可图。然而,他却不知道,早有一个先知先觉的人摆下大军,严阵以待了。
西安城西北军和东北军联合指挥部中……
人来人往的,每个人都忙碌非常,分析情况,布置防御,应对中央军的进攻,一道道命令从这里发出去,下达给西北军和东北军各部队。
这时,一个卫兵带来了个让众人震惊的消息:“报告,第十七路军的冯钦哉将军拒绝前往潼关布防,并已通电表示归顺中央!”
兵谏不过刚刚开始,就有人受不住压力叛变了,指挥部中所有人俱都一阵心凉。尤其杨虎城更是心痛不已,冯钦哉可是随他出生入死多年的兄弟,他怎么也想不到第一个叛变的居然是和他亲如兄弟的冯钦哉。
“报告,潼关已被中央军樊松甫部所占领,其部下董钊师正在华县与东北军激战!”另一个卫兵跑进来的报告再次给了众人一记闷棍。
众人包括张学良和杨虎城听到潼关已失守,更是心惊,潼关可是绝对不容有失的重要关口。
潼关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端,居秦、晋、豫三省交界处。东接河南省灵宝县,西连本省华阴市,南依秦岭与本省洛南县为邻,北濒黄河、渭河同本省大荔县及山西省芮城县隔水想望。潼关是陕西的东大门,是连接西北、华北、中原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非常具有战略意义。
如此重要的关隘,一旦被中央军占领,那关中一带将无险可守,届时中央的大军就可长驱直入,直扑西安。
潼关失守这确实是一记闷棍,然而打击他们的闷棍并没有结束,又一个卫兵跑进来汇报道:“报告,前线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