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崇祯:重征天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逍遥炮

远程火炮的怒吼,并没有阻止清军前进的步伐。莽古尔泰可不管皇太极怎么想,他给汉军旗的将领下了死命令,今天攻城有进无退,必须攻上京师城头,否则一律斩首!

因此尽管远程火炮的威力巨大,佟养真等人也不得不挥着雪亮的马刀,拼命督促手下士卒向前猛冲,惟一能做到的就是把队形尽量散开。谁要是被炮弹不幸击中,那就自认倒霉吧。

与此同时,事先躲藏在城下那些土洞之中的清军,此时也一齐冒头,向城头拼命放箭,企图压制明军的炮火。可惜他们不太懂战术协同,远处的清军刚发起冲锋,他们就急不可耐地冒了出来,过早地暴露在明军的火力之下。

明军不是怕他们冒头,而是就怕他们不冒头。城头上和工事中的狙击手和鸟铳手已经跟这些“耗子”周旋了几天,早等得不耐烦了。此时终于等到这些家伙“出洞”,焉能不喜,立即叩响扳机。一时间枪声大作,密集的铅弹如同割韭菜一般,瞬间就将这些辛辛苦苦猫了三天、已经饿得眼冒金星的家伙,大半送到西天极乐世界去了。

与此同时,清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冲到距城墙一里半,也就是大约四百五十步的距离。孟拱立即大吼一声道:“逍遥炮,第一轮齐射,放!”

所谓“逍遥炮”,其实就是从葡萄牙进口的舰载加农炮。这些火炮本来是用作海战的,运来京师纯为救急,以后仍会装回到战舰上。

本来明朝对来自海外的火炮一律笼统地称为“佛郎机炮”,但朱由检认为这种称呼并不准确。现在连葡萄牙的中文译名都改过来了,再叫“佛郎机”岂不落伍。像军工厂自行生产的“小型佛郎机炮”,便命名为“速射炮”,用途一目了然。

但是朱由检也不愿意管这些火炮叫“加农炮”或“舰载加农炮”。因为这“加农”二字也是音译,最早来源于拉丁文“canna”,意为“管子”。朱由检觉得不论任何事物,用纯正的汉语都能取到合适的名字,又何必用音译。但是直译为“管子炮”,听起来又不够威风,所以朱由检就根据这种火炮较为轻便、比远程火炮更易调整射击角度,并可用作舰载炮的特点,为其取名为“逍遥炮”。

逍遥炮做为舰载侧舷炮,当然比远程火炮要小得多,炮身长为六尺,口径为二寸八分。虽然配用炮弹小了很多,但倍径(炮管长度与口径比)却仅比远程火炮小一点,因此有效射程仍然很远,远远超过老式佛郎机炮。

今天是逍遥炮第一次用于实战。有不少原属三大营的明军,都不大相信这种看起来不大起眼的火炮,能打到那么远的距离,只有经过严格训练、经验丰富的炮手,才仅凭逍遥炮的各种参数,以及制作水平,就对这种火炮充满了信心。

孟拱一声令下,配置在南城墙上的十二门逍遥炮几乎同时开火。震耳欲聋的炮响和浓烈的硝烟稍散过后,就连开炮的炮手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这些炮弹的弹道太完美了,精确度也太高了,不但准确地落入汉军旗阵中,而且开出了几乎完全平行的十二道血胡同,一次齐射就杀伤近百人!

“远程炮给我专轰楯车,逍遥炮捡着敌军密集的地方打,快!”孟拱的大声命令,提醒了这些炮手:清军冲锋的速度着实不慢,如果继续向正前方开炮的话,很快就会进入这些火炮的射击死角了。

而清军在莽古尔泰的严令下,也已经没有退路,只得冒着明军的炮火奋力冲锋。好在逍遥炮的击发速度也并不快,开火一次后,程序与远程火炮是完全一样的,只是炮身冷却稍快一些,差不多也得两分半才能击发一次。趁着火炮射击的间隙,清军是拼了命地往前跑,心想也许离城墙越近,反而越安全一些。

这时守城主将解胜已经从东面的太平门赶了过来。在发现清军主攻永定门之后,解胜从其他三面城墙上各调了一千精兵过来防守,还推来十二门逍遥炮。这时逍遥炮轻便的优势便一览无余,因为它的炮身仅有四百斤重,架在木制炮车上,六名工兵前拉后推,便能小跑着前进。如果换了重达数千斤的红夷大炮,那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见增援部队抵达,守城明军登时士气大振,孟拱便兴冲冲地对朱由检和解胜道:“圣上、将军大人,让新来的逍遥炮立即投入战斗吧,这玩意简直太好使了!”

朱由检却面色冷峻地道:“不急。我们火力太猛,鞑子退回去怎么办?他们害了这么多老百姓,今天不杀到他们血流成河,绝不算完!”

“可是鞑子毕竟是三万人一齐冲锋,”孟拱不无担心地道,“我们城上加援军也一共才九千人,如果敌军抵近与我们对射,虽然还是他们吃亏,但我军也会遭受不小的伤亡…”

“就得让他们抵近!”朱由检咬牙切齿地道,“解胜,执行三号作战方案!”

解胜闻言一怔,随即沉声道:“圣上,按照事先安排,三号作战方案只有在鞑子攻城甚急时方可使用。现在敌兵虽然声势也不小,我们现有的火力完全可以应付。敌军再迫近时,我们还有速射炮可用,所以还是继续执行二号作战方案为宜!”

“可是朕咽不下这口气!”朱由检恨恨地道。

袁可立虽然不明白这“三号作战方案”到底是什么,但见参将孟拱指挥有方,总兵解胜镇定自若,已知守城无虞,也劝朱由检道:“陛下,建虏如此残害百姓,就是要迫


状态提示: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逍遥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