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崇祯:重征天下>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胜利大逃亡

石春虎突然发难制住朝鲜舰队主帅李希,甲板上的朝鲜水军猝不及防,也几乎被斩杀殆尽,只剩下给下层划桨水手传令的指挥官。锦衣卫把刀架在他脖子上,命令他立即下令停船退出战斗。指挥官哪敢不从,只得通过龟船上的传声筒向下方水手传令。

因为龟船的结构特点,上下两层完全隔开,上面已经杀得血流成河了,下面的七十名桨手还浑然不知。既然指挥官让停船待命,那就停呗。也幸亏如此,石春虎等人才能稳稳地控制住龟船,否则这七十人冲上来,必定又是一场恶战。

而在石春虎的强迫下,李希也只好命令幸存投降的朝鲜水军升起白旗,并向其他战舰打旗语示意投降。有的船只看到旗语后,便听话地收帆停船;但也有的船只不肯投降,试图脱离战场向南逃回仁川港。

不过这时明军的三艘战舰已经调整好了船帆,船速再度加快。由于风向突然变为南风,朝鲜战舰逃跑又变成了顶风,纵帆完全失去作用,只能靠人力划桨。而明舰上的纵帆虽也收起,但三角形的横帆却被劲风吹得鼓鼓的,即使顶风,只要稍微调整航线,仍能曲折前进,速度比朝鲜小船快多了。并且在追击的过程中频频发炮,不多时又有数艘朝鲜战舰被击伤或击毁。

就在残余的十余艘朝鲜战舰继续拼命南逃之际,突然正北方皮岛方向又出现一支由三艘战舰组成的舰队,居中的战舰比刚才的三艘战舰更大,同样配备横帆,船速也更快一些。他们很快与参战的明舰会师,留下两艘船看管投降的朝鲜船只,最大的那艘战舰继续向南追来。

在追到距离朝鲜舰队五百步时,船上的炮声响起来了。本来朝鲜战舰并未留意后面追上来这艘船,因为距离他们更近、只有二百步左右的另外两艘明舰才是他们更大的威胁。孰料随着这声炮响,一艘朝鲜战舰上突然“轰隆”一声巨响,居然就被这一炮轰穿整个船体!海水顺着船身上一尺来宽的破洞汹涌流入,不一会儿这艘船就缓缓沉没了。

这下可把其他朝鲜战舰吓坏了,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明舰上的大炮能在五百步之外就命中他们!而且人家船速还比他们快得多,这还如何能逃得掉?因此很快纷纷打出白旗投降。明舰也并不以杀戮为乐事,见对方投降,很快三面包抄上来,用旗语命令他们去正北方的皮岛。朝鲜水军已经吓破了胆,焉敢不从。

石春虎等人所在的龟船亦被监视着驶向皮岛,很快就望见正北方两座岛屿浮出海平线。靠东的一座相当大,西边的则只有方圆十里左右。两岛面向黄海的南海岸并未封冻,北面则是白花花一片海冰。再往东北不远,便是朝鲜大陆了。

数十艘被俘朝鲜战舰在明舰的监视下,依次在西边那座小岛的港口靠岸。每当一艘船靠岸,立即有全副武装的明军登船接管,并把朝鲜水军押送到岛上的其他地方。

石春虎当然马上表明身份,并把贴身携带的锦衣卫金牌交给明军查验。明军不敢怠慢,立即向上禀报。不多时,所有明舰亦全部靠岸,最大的那艘战舰上下来一位全身披挂、威风凛凛的将领,另外三艘最先投入海战的战舰上也下来一名军官,先对那将领施礼道:“末将北海舰队威海舰舰长、皮岛登州丁卯零一护航编队长官李允浩,叩见总兵大人!”

石春虎不认识李允浩,但东江镇总兵官黄龙他是听说过的,赶忙也上前施礼并自我介绍。黄龙大笑着将二人搀起,又有些疑惑地问石春虎:“你怎么上了朝鲜水师的船?”

到了自家人的地盘,石春虎也没必要再隐瞒了,忙把此前经过简单介绍了一遍,最后说道:“现在末将亦不知道毛将军及部下情况如何,如果铁山局势未变,请总兵大人尽快将毛将军接上皮岛!”

黄龙听罢肃容道:“原来如此,我说铁山怎么会突然出现鞑子的骑兵。现在确实情况有变,本兵已接到密报,鞑子已经集结了至少两万大军,正准备进入朝鲜。事不宜迟,本兵立即去接应毛文龙!”

很快黄龙的坐舰再次扬帆出海,这次却是转向皮岛东面。石春虎自然也跟着上了船,只见皮岛距铁山半岛海岸最近处只有五里,本来在严寒的气候下,海冰宽度不止五里,但至少有数百明军一直乘着小舟在皮岛海岸外巡逻,用粗铁棍不停地敲打击碎浮冰,冻得结实的还用火烤,硬是开出了一条宽约百步的“冰峡”。

“吸取觉华岛的教训,”黄龙介绍道,“自从入冬以来,本兵即命守军昼夜凿冰,绝不可让鞑子直接涉冰而过。”

“若是鞑子在冰面上放箭攻击凿冰的士卒,怎么办?”石春虎担忧地道。

黄龙笑着道:“这个不用担心。岛上的火炮射程可达三百步,如果鞑子真敢站在冰面上,正好做我们的活靶子,让他有来无回。本兵真正担心的是朝鲜水师,如果朝鲜水师助鞑子攻岛,那皮岛就危险了。所以本兵日夜在海面上巡逻,就怕有船偷袭。没想到毛文龙有此妙计,石将军浑身都是胆,竟能将朝鲜水师引过来一网打尽,皮岛可以高枕无忧了!”

正说话间,忽见对岸远方尘头大起。黄龙面色一寒道:“不好,鞑子大军来得好快!”

几乎与此同时,离海岸不远的铁山城突然城门大开,几百满清骑兵牵着马大声呼喝着,直奔皮岛方向而来。石春虎定睛一看,为首者正是毛文龙,忙告诉黄龙。黄龙即命座舰


状态提示: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胜利大逃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