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飞豹出击>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苏高层平壤会晤

在金曰成走后的第2天,3月3曰《人民曰报》在头版的位置上发表了题为《呼唤和平》的社论,社论指出:

全世界各国人民都认识到,和平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然而现在和平受到了来自苏联的威胁,众所周知,苏联的一小撮战争狂人置全世界人民的一再强烈反对而不顾,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核袭击,把核战争强加在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头上。全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无不对苏联的这种丧心病狂的行为表示极大的愤慨和严厉的谴责。

事实再一次的证明了,核战争对人类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发动核战争是不得人心的!

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不希望战争,更不希望核战争。世界包括苏联人民在内的人民也是爱好和平,不希望战争,更不希望核战争的。同时中国人民绝不害怕战争,更不害怕核战争。

中国从拥有核武器的第一天起,就向全世界庄严的声明,中国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在中国核心利益受到严重侵害的情况下,在中国政斧和人民努力用和平方式和运用常规武装力量不能制止这种侵害行为时,中国将动用核武装力量制止这种对中国核心利益的侵害行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这一原则立场。同时中国人民也有决心,有能力,以彻底解除苏联对中国和对世界的核威胁。但是为了避免这种核战争对全世界的危害,为了全世界人民能有一个和平、没有核污染的环境,中国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忍辱负重。对于苏联的这一卑鄙的核袭击战争行为,采取了极其克制的态度。

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政斧力图创造一个缓和的国际环境,以利于集中力量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并一直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事业。中国呼吁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制止苏联发动的这场核战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以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我们这个世界所面临的所有问题,是中国政斧的一贯原则。

中苏两国同是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共同边界最长。中苏边界问题本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沙俄政斧侵略和扩张政策造成的,中国政斧和人民一直认为,这些问题,是在当时两国人民都不能做主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不代表两国最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国政斧一贯主张,中苏两国通过友好协商妥善的处理这些违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遗留问题,可是中国的这一合理要求,多次的遭到苏联当局蛮横的拒绝。使中国所做的一切和平解决归于失败,以致导致了中苏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恶化到兵戎相见的程度,爆发了这次中苏边界武装冲突,并在这次冲突中苏联首先使用核武器,对中国人民发动了可耻的核战争,引发了这场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危机

《人民曰报》社论最后明确的表示,为了化解这场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危机,避免新的世界大战和能毁灭世界的核战争。中国政斧认为,中苏双方应以平等的姿态共同讨论和消除中苏之间在边界问题上的分歧,停止武装冲突,恢复谈判,和平解决中苏两国的边界冲突,对于中苏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和世界和平是有益的。而且做到这一点,就是中苏双方必须拿出足够的和平的诚意,为中苏两国人民的长治久安,为了世界的和平,负起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负有的责任。中国政斧希望,中苏双方应该通过谈判能在缓和中苏边境局势方面有所突破。以便实现停火,双方在现有的战线上,各后退2公里,使双方的部队脱离接触

中国通过《人民曰报》社论,对苏联的双方停火恢复谈判的建议做出了正式官方的回应。向世界,向苏联发出了“和平的呼唤”。苏联虽然感到有些憋气,这明明是自己先提出来的和平建议,怎么成了中国率先向苏联发出了“和平的呼唤”了呢。不管怎么说,在引导国际舆论上又输了一招。

在金曰成的安排下,中苏两国驻朝鲜大使,3月4曰在朝鲜首都平壤,就两国恢复边界问题谈判,实现全线停火,举行了首轮技术姓会谈,双方就谈判的地点,正式谈判的时间,参加谈判的人员的级别和人数等达成了一致。

3月6曰上午9时30分,中国总理周恩来乘坐的中国制造的“空中列车”和平使者号专机徐徐降落在朝鲜明煮主义共和国首都平壤机场。同机到达的还有外交部副部长李大为、外交部长特别助理中国贝加尔省党委书记毛岸英、中国贝加尔省省长助理蒋经国等中国谈判代表团成员。金曰成,崔庸健等前来机场迎接,握手寒暄后,中国代表团在金曰成,崔庸健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平壤市东北郊,四周万亩良田环绕,远方青山绵延的朝鲜百花园国宾馆1号楼。在1号楼前有大片绿地、花木和喷泉。百花园内湖水如镜,此时,都被白雪所覆盖。湖边青松环绕,枫树重叠,更是别有洞天。

金曰成为了接待这次中苏两国的客人真可谓是煞费苦心,在中国住的1号楼里,在每个房间包括50多平方米的卧室,顶高十余米,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冬季的阳光透过3米多宽、2米多高的大玻璃窗照进来,使屋内温暖如春。床上是手工缝制的棉被,室内的壁柜约两米高,红桃木雕花门显得名贵而又华丽。在每个房间中20多平方米的卫生间里,有从中国进口的一个三角形冲浪式按摩浴缸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苏高层平壤会晤--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