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很给面子的笑着,抱着孩子亲香着,和煦的跟十王妃说话,细细的问了府里的情况。
祖孙聊的还不错,十王妃坦荡有问必答,太后很满意的点头。
留她吃了饭,还赏赐了一些东西给十王妃和孩子,算是维护一二的意思。
她可以有偏心,但绝不希望自己的亲孙子死翘翘,孙子不在家,孙媳妇和重孙子要维护一二的,也是一个信号,让那些大小眼的人莫要太过了。
十王妃明白老太太的意思,十分感激,倒是多了几分真心的孝敬,每个月都进宫看看,也会自己挑一些礼物送过去,有的时候会抄写佛经,太后高兴地笑纳了,看得出用了心。
十二也要订亲,太后看好了两户人家的姑娘,打算询问过皇帝后就会定下来了,家世不算太高,但也不是破落户,也是有名的清贵人家,一向保持中立,家族子弟都有不少人做官,在朝中也是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人物。
不会太压着十二,但也没到趾高气昂的地步,这个分寸太后掌握的极好。
皇帝看了人选也高兴地点头,“倒是比儿子挑的人选还好呢,我还犹豫着,既然母后选好了,那就定下来吧。”
“十二的意思是只要正妃不要侧妃了,他跟哀家说,以后为国尽忠,为朝廷尽心办差就好,效仿我六哥,夫妻和睦一心一意就好。”
太后学十二的话,心里也是很骄傲的,孙子越发懂事了,不贪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越发务实懂礼有分寸了。
皇帝哭笑不得,“这孩子,怎么到越发胆小了,他不同于浩哥,母族势力太浅了,该有个侧妃,增加势力才对么。”
太后微笑回应,“哀家倒觉得十二的选择更客观理智,自己有本事才是真的,外家的势力也不过镜花水月罢了,未必就真的可靠。与其那样还不如靠着他哥嫂更可靠呢。
说是挑人,你看老六夫妻两个巴巴早早写了信带给哀家,选了几户人家觉得不错,给十二的,正好和哀家想的一样了,老六媳妇不避嫌理由家世品行都打听的清楚,想的周到,真心实意为十二着想,这才是当哥嫂的样呢。”
皇帝瞧了一眼李文浩的信,看后也觉得心里暖意融融,对这个儿子更加多了几分满意。
“您想让朕成全十二么?”
“先选正妃吧,侧妃日后填也来得及,别跟文锦一样,搞了一屋子女人,结果弄得一屁股烂账。
其实仔细想想,老十夫妻之前闹得那样难堪,文锦有责任,你也有责任,没有那样扇人姑娘脸的。”
太后也说了一句公道话。
“唔,好吧,那就先选正妃吧,若是不好以后在给个侧妃也就是了。倒是太子,该再填一个侧妃了。”
皇帝对太子有自己的更深远的考量,为日后接受朝堂做准备,朝代更替要求平稳落地,不能动荡,百姓折腾不起。
“唔,您选好了?”
“嗯,再选一个文官之女入宫。杨氏不错,容得下人各方面都很好。将来当得起母仪天下。”
皇帝对太子妃可是很满意的,那是千挑万选出来的,事实证明,杨氏没让他失望。
进门就生子,且管家理事也井井有条,对太子也起到了规劝作用,各方面都很满意。
“嗯,依哀家看,皇后去世,后宫宫权该交给太子妃了,这才名正言顺,趁机多历练一下。
有哀家从旁看着,也不至于出什么大事,四妃固然做的不错,但长期以往避免她们心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太后总是偏袒大孙子的,希望杨氏能掌控后宫,为将来做准备。
“嗯,儿子也是这个意思,如此就安排下去吧。”
皇帝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没两天皇帝亲自下旨,后宫交给太子妃打点,四妃辅佐,太后教导。这也透漏了他不会再立后的信号。
来年选秀就要开始了,各家各户的秀女都奔着太子去了,皇帝明显不愿意在后宫多填人了,多时给宗室年轻的儿郎选人的意思了。
杨氏知道爷们跟前不可能不进人,她也做好了心里准备,好在一胎得子,总算心里踏实了些,只要养好儿子,未来还是可以期盼的,起码有依靠么。
李文熙无所谓多个人还是少个人。
还有人打听李文浩,也想进六王府呢,不过太后帮着挡下了,心里喜欢静芙,也不愿意看着她伤心,她是真心实意对待孙子的,也希望他们能和美。
静芙在广东干的相当不错,今年天冷的时候就李文浩海船赚了钱,给国库交了不少,宗室也分了一些,大家都挺高兴的。
国库充盈了一些,皇帝的压力减轻不少,连续几年因为打仗征税很重,这几年一直在减免赋税,但赋税见面了国库就没钱了啊。再有灾害什么的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海运赚了钱确实给皇帝减轻了不少负担,能略微松口气。
这个新年李文浩没回来,因为守孝的关系,年节也是简单办的,李文锦倒是回京城了,一个是述职,一个是不放心十王妃和王府,趁着年节回来看看家里才能放心。
回来的时候张侧妃又怀孕了,十王妃有点难受,但依旧笑脸迎人,早预料到这个结果,她还是坦然的接受了事实,女儿给照顾的很好,她也知足了。
不过李侧妃确实很难过,有些无法接受,神情难免有点泱泱的。
静芙没回来却给太后皇帝等人都带了礼物,都是她亲自选的,各种各样的,连谁家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