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明宦>第133章 家财万贯

其他诸如废除榷税(商税),矿税,增加辽饷之类,更是在暗地里引得一片惊喜。

只不过唐大人究竟是有点不理解,经商和开矿的不交税,或者少交税,却把税赋的重担完全积压到普通的农民百姓身上,这个真的合理吗?

偏偏一直到了四百年后,还有大批的人把这一项视为万历帝昏庸的罪证之一。对此,唐大人只能送上一句,屁股决定脑袋好歹还算是有个脑袋,若是没脑袋才是真的不妙。

当然了,唐大人其实也想少交税,能不交税更好。

远远望着承天门下,正跪伏在人群最前端的皇太子朱常洛,唐旭的心里更是泛出几丝异样的念头。

如果历史仍然是按照原来的那段轨迹继续发展下去,纳命这位即将登基的新君的王朝,将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

其实在唐旭看来,这段历史已经改变的够多了。

努-尔-哈-赤没有能取下北关及叶赫,建州女真仍然处在被两面包围中。

原本应该生下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榔的桂亲王朱常瀛,在前天夜里被李凤翔所谋,身死人亡,当然唐大人不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

原本应该继续在乾清宫和一干文武大臣继续跳脚骂街的皇贵妃郑氏,也已经没了半条命,该如何处置恐怕应该等到新皇登基以后再算,这一条唐旭倒是觉得自己有功。

唐大人清楚的记得,朱常洛只做了一个月皇帝,多少和传说中的“红丸案”有关系。如今郑贵妃已经没了力气再继续挣扎,那么兴许“红丸案”也就没有了吧。

没了“红丸案”,朱常洛还会只能再活一个月吗?虽然唐大人也不敢肯定,可是多少觉得会有点出现转机的指望。

就连万历帝朱翊钧,也比原本的历史上多活了一天,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全聚德”的菜式的功劳。

标点符号,就是新句读了,也已经在整个大明朝流行起来。据说很有可能会在大明朝的下一次会试里被采用。会试所录的,就是进士了。虽然说新句读这东西,到了如今也不是人人皆通,但是作为选拔朝廷最高端人才的会试,做点高要求也不过分。

如今朝廷里的行文和奏疏,都要求用上新句读,若是连这个都不会,那么还来考什么进士。【92ks. 】

总之,这个世界真的开始在变了。唐旭也不知道,这对自己来说,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好的是方面,这个世界正在朝着自己所理想的方向去行走。不好的方面是,恐怕以后自己能“未卜先知”的机会会越来越少。

让唐大人最感到不满的是,原本说好只做两天的统率东厂,居然一直到了月底,监国皇太子殿下还丝毫没有把唐大人“撤职”的打算,唐大人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是被忽悠了,新皇帝是个骗子。

与皇后驾崩时候的丧期一样,京城里暂时禁绝了饮宴嫁娶,所以“全聚德”的生意也跟着一落千丈,几乎都只靠着送“外卖”过日子。

好在唐大人似乎并不太在意这一点,因为唐大人发财了,这回是真的发财了。

京城里头,不管好事坏事,传播起来就只有一个不变的特点,那就是“快”。

自从七月二十一日,唐家在花市街的小院里,往来的人几乎就没有断绝过。唐大人丝毫没有想到过,有朝一日吴亮嗣门前那种排队送礼的情景会出现在自家门前。

其中的绝大部分人,唐旭都是第一次见到,其中甚至有的只见了唐旭,立刻就口称“厂督”,让唐旭恨不得给他小鞋穿。

一开始唐旭还要不停的解释,自己只是个东城司的指挥,这个统率东厂其实没什么权力而且很快就要被“撤职”了。到后来,见的人越来越多,唐旭也就懒得解释了。

唐旭说自己只是个小人物,众人点头;说自己很快就要被“撤职”,众人还是相信,毕竟东宫的潜邸里头,还有王安和邹义,以及一大帮内侍们在,提督东厂这个位子,总归还是要交给他们的。

但是话听完了,该送礼的还是要送,此人如今还只是个东城司的指挥,居然就敢领着队伍在皇帝的家门口动刀砍人,砍的还是堂堂东厂番子和司礼监的公公,若是官职再大一点,岂不是更不得了。

寻常的人这么干,命早就没了一大半了,不出意外的话,基本上等于预定了死刑,偏偏这位唐大人,砍人之后前程却貌似是一片似锦。烧香烧头香,送礼要乘早,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不是。

按道理说,在国丧期间,是不准串门送礼的,但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不让串门,我路过这里,口渴了进门讨碗水吃还不准么?不止是唐大人这里,据说礼部侍郎孙如游,督察院御史左光斗,太子伴读王安,甚至就连国子监监生汪文言家里,也都被人踏破了门槛。

况且唐大人如今可是统率东厂,等于手握大明朝的最高纪检部门,虽然是临时的,但也是做过“厂统”不是。

但是,让人注意的是,就算同样被踏破了门槛的那一大帮热门人物,他们也都是不约而同的干了同一件事情。那就是去踏破唐大人家的门槛。

从万历十四年到如今的万历四十八年,整整三十四年里,朝野间无数士人百姓为之奋斗的国本之争,几乎在一夜间就功亏一篑。而最后力挽狂澜,一锤定音的,居然只是一位小小的东城司指挥。

东林党虽然自认高洁,可是好在唐大人的名声也不坏。要是运气好,没准


状态提示:第133章 家财万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