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回到明朝当小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郑和后人的消息

杨齐真的很信任王户世吗?当然不是,首先严锦华,这个刑部尚书,孙鼎,后军都督府都督,这二位看似成天吃喝玩乐,若这二位是白给的话,那家产早就败光了,可非但如此,二位出手还极度阔绰,一看就是有其它来钱的路子。何况食为天的事,杨齐还拉上了他俩。

“大家也都知道,我最近开始着手组建船队,钱嘛!一个人是赚不完的,何况这么辽阔的大海?我有意找些人来入伙。”杨齐缓缓说道,这才是他今天晚上的重头戏。

“你还需要多少资金?”严锦华问道,他的眼睛是毒的,昭勇将军年纪轻轻不仅屡立战功,而且还能获得皇上的信赖,更加难得的是他是迄今为止除了朝廷的朝贡贸易之外,第一个获得海禁豁免权的人。

要知道现在大明从事海外贸易的,个个都是非富即贵呀,那钱可是大把大把的赚呐,以前自己还要看别人的脸色才能偶尔搭上几条商船,如今自己坐上杨齐的这条快船,那今后的钱,还不是大把大把的赚吗?所以他才直接问道需要多少钱,如果能力允许的话,他是极力反对更多的人加入进来的,毕竟蛋糕五个人吃,可跟五十个人吃,相差甚远啊。

“严老!”杨齐说道:“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

“今天也没外人,我也就不瞒各位。”杨齐站起来在厅长踱步说道:“如今朝政艰难,时局动荡,若想做长久买卖,就需要国泰民安,国泰民安,就需要朝局稳定,若要实现朝局稳定,单凭咱们几个?怕是远远不够,这个世上只有把利益捆绑在一块,才能形成团体,而且是稳固的团体关系,只有这样,咱们才能在朝中形成合力,从而影像时局走向!”

孙鼎不管那些,自顾自的饮茶,张昌贵早就是杨齐的人了,所以他说这番话,其实是说给严锦华听的,如今严锦华也是老相识了,说上一些隐秘之事,时机也是到了的,他不同于其他朝臣,杨齐摸过他的底,别看他是内阁首辅韩鑛的人,但他不是东林党,与韩鑛之间乃是师生关系,古代的文人都喜欢攀师,尤其是下属觐见上官的时候,为了拉拢距离,都会自称学生。古人又讲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老师,也是属于“师”的范畴的,所以严锦华只能算是亲近东林党的人,但不算东林党的人。

上次审理袁崇焕一案,这位刑部尚书:严锦华,就一直处于冷眼旁观的状态,他非常清楚袁崇焕并没有罪,他只是无意当中卷进了这场政治风暴之中,而处在核心位置的不是别人,正是钱龙锡,其实他看的不够透测,韩鑛早就发现有人拿袁崇焕说事,做文章,但他又碍于当时的朝局,自己乃是首辅,袁崇焕的事情,他在里面也有举荐之责,京城内外遭此大难,作为前线作战总指挥的袁崇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韩鑛处在朝廷首辅的位置上,更是首当其冲,所以他只能以一静来制一动,他不动,别人还要忌惮三分,他若一动,将彻底暴露在这个政治漩涡之中,对方就是冲他去的,不把他搅个粉碎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杨齐没有深究朝廷派系之间的斗争,因为他就没把这些事情或者这些人当成竞争对手,他只要保住袁崇焕,保他不死,因为他,对于整个朝廷,对于大明,都是有功的,整个辽东因为他的存在,后金没有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如果被政治漩涡跟皇太极的手段给阴死了,实在憋屈!

“嗯!”严锦华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不过,贤弟呀,这件事可不是件小事,还得徐徐图之啊。”

“严老说得极是!”杨齐点了点头说道:“眼下最关键的就是咱们需要先把台子搭起来,剩下的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那你打算投进来多少钱?”严锦华问道,他知道孙胖子就是个敲边鼓的,这种事指不上他,就只能自己上了。

“我手头上现在筹到了两千万左右的资金,后续还会陆陆续续有资金进来。”杨齐说道:“如果严老能搞到宝船的设计图,那小子可就如虎添翼了。”

“宝船设计图?”严锦华说道:“据说这东西早就失传了。”

“据传小道消息。”杨齐假装悄悄的说道:“这个图纸,在郑和后人的手中。”

“郑和乃是太监,他会有后人吗?”严锦华问道。

“据我所知,郑和原名姓马,叫马和,因在家排行老三,所以又叫三宝,他家一共兄妹四人,大哥叫马文铭,因为马三宝十岁就进燕王府做了太监,所以他的兄长就过继给了他一个儿子,名赐,字恩来,想来应该也是随了郑姓。”杨齐缓缓说道。

“那我能做些什么?”严锦华问道。

“严老在朝中熟人多,可以寻人在宫中多方查探。”杨齐说道:“我派人去外面寻找,据说在应天府有一个郑家村,我已经派人全区查探了。”

“看来贤弟是做足了功课的呀,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收集这许多情报,果真不简单呐!”严锦华赞道。

“严老。”张昌贵夸赞道:“我这位老弟,之后的本事会让你越来越看不透的,这只是开始。”

“王兄弟!”杨齐问道:“你可会航海?”

“会!”王明侯点头说道:“我跟我那几个兄弟,就是在海上寻活计的。”

“恩公大可放心。”王户世说道:“这孩子是我本家王家村的,都是从小看着长起来的,以前在我这里帮忙,后来遇到了他的师父,这才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七章 郑和后人的消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