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章独裁者与**者(二)
艾丽丝心中有了主意,她对李振华说道:回去以后在圣诞节的时候,要邀请中国的几个文艺团体,像歌舞团什么的,到乌拉尔来进行演出,活跃一下乌拉尔的节日气氛,同时也可以增进一下两国的友好关系。李振华自然是要答应的。
回来以后,列宁又来了,他对李振华问道:“陛下看了演出以后觉得怎么样?您以前是来过俄罗斯的,您对我们的歌舞团印象如何?”
“还可以吧,演出的效果不错。”李振华知道他这是客套话,自己也就随话答音的回答了两句,列宁建议一起到外面去走走,李振华也就答应了,艾丽丝自然也是要跟着一起出去的。
经过夜里的一席长谈,列宁好像是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一个独裁者的皇上,居然对于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解要比一般的人还要深刻的多,这也是一大怪事了。
列宁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他要有无数的难事等着他来作决定,手下的官员们能力不一样,有高有低,有拥护的有反对的,特别是建国之初,列宁觉得自己的压力很大,但是要和李振华的长谈以后,他发现这个独裁者的皇上,在很多的方面都是深不可测的。
因此他就又找了过来,和他在一起聊天,自己原来有许多不明白的事情,遇到他就好像是捅开了那一层窗户纸,一切都突然间的明白了。他已经把李振华当成了他的一个知音了。
就好像是他所说的,你们可以先在一个国家建立起一个**的国家。然后再进行发展,没有必要非得要在全世界建立一个相同制度,大一统的形式,要知道那样的想法,要想实行起来那可就太难了。
列宁和托洛斯基本身就是这样的一个国际**运动的领导人,他们的目的是要在全世界实现统一,他们要“解放全人类”,可现在生活在中华帝国的人。他们不会认为自己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很幸福,也是这样,中华帝国的人均生活水平是多少?他们那可是自己国家人的几倍不止啊。
他们那里人们的生活物资富裕,生活有保障,而自己嘴上的**,可是天天要有冻饿而死的人。难道人家执行的他们的那一套政策是不对的吗?显然不是。
因此他也就认同了李振华的观点。先在俄罗斯搞一个**的国家,作为一个试点了,以后可以再向其它的国家进行发展,今天晚上他们研究的专题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
不过李振华的观点是资本家出资本,进行企业生产,这是我们国家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要是没有资本家出资进行生产,第一不能让一些老百姓们得到工作,国家也不能取得税收,要是没有他们那国家就是一个损失。如果所有的资本家都不投资生产,那损失最大的是国家。其次就是工人失去了工作。没有工作就是失业,那国家就会去对那些人进行救济。那国家就会增加困难了,所以损失最大的还是国家。
如果要是按剩余价值学说,来进行分析的话,那资本家就是剥削阶级,他们的关系与工人的关系是水火不能相容的,他们是对立的关系,而工人阶级是要革他们的命的,反正他们在这个问题上,他们是进行了一番争论的,不过这只能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这就要说到立场问题了,你是站上在什么人的立场上说话,可是李振华和列宁二人都是说自己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来说话的,李振华的话很简单:假如我是一个工人,我现在需要养家糊口,那就必须要有一个人或者说是企业能给我一份工作,否则的话那我吃什么?我的家人吃什么?
这样一说,他也是很有道理的,而列宁却是说道: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是人民的,而人民是要当家做主人的,工人是在为自己而生产,结果是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最后他们二人只好是说道:那我们就走瞧,看是谁的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高一些,那就证明谁是对的,结果是两个人一笑了之了。
其实李振华作为一个穿越过来的人,他是知道这两者的弊病的,国家、集体私人经济三者应该是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搞成是绝对的保留某一种形式,这就是和打仗是一样的,要灵活机动地去进行战争,预先定的战术不一定就完全是对的,是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的。
既然是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就只好是走着瞧了。这些都是在扯一些的闲篇,他们之间的正事还是要办的,下面的人们根据他们所说的列出了一些条款,正式的签约了,也不知道是他们的心血来潮,还是早就已经商量好了,反正他们是要派出留学生到我们的帝国来。
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各方面都要有一些留学生到我们帝国的学校来学习,特别是军队方面派出的留学生,指明了一定要到保定的军事学校去学习的。
当然了这粮食问题和冬天的取暖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那就向中华帝国方面多要一些这类的东西吧,怎么着也要先解决一下这寒冷冬天的两大问题的,不能天天有人冻饿而死。
还有一个大项,那就是白酒了,他们自己生产的伏特加,远远地不能满足大量地供应,那就也得要进口的,他们原来的军队的供应标准中就有这一条的,每人每天需要供应白酒二两,看来这俄罗斯人就是和白酒有着不解之缘的。
反正我们那里就有大量的日用品,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