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大宋神级赘婿>第六百一十七章 贵妃家事

第六百一十七章贵妃家事

宣和皇帝其人志大才疏姑且不论,对待自己的后宫嫔妃还是很人性化的。

为了让宫中氛围更加祥和,自己少点负担,皇帝开了宫禁,准许后宫嫔妃每月回娘家享受伦之乐,也不必如第一次后妃回宫时那么大张旗鼓,拿出全套仪仗跟着,呼啦啦四五百号人,只宫里服侍的太监、宫女和几个侍卫就够了,这样能有效的减少宫廷内库负担。

当然,为了保持皇家血统纯净,宫中的惊奇嬷嬷、皇城司的密探、净事房的人手还是要监管一下的。

这一次王元春回娘家,带了二十多个随从呼啸而来,先是看到母亲垂泪,心中有些疑惑,问了之后才知道,因为东府那人比着,王政又责打了宝玉,还责骂了母亲。

周夫缺着王元春的面哭,自然是为了让王元春这个贵妃娘娘为自己母子出头的,闺女养大了、嫁人了,不就是用来干这些的么!

王元春却有些犹豫。

王元春是贵妃不假,却也没有胆子敢斥责王政的,毕竟,那是他亲生父亲,礼仪伦常摆在那里,王元春也只能委婉规劝,希望王政不要过于苛责宝玉。

元春毕竟是贵妃,又为了家族,进宫多年糟了不少苦,王政对女儿心存愧疚,含糊应了,告退下去。

待王政走后,元春更加自在一些,为了平息周夫人心中之怒,元春又把家里闹腾得欢的王环拉出来,狠狠责骂了两句,让他知道嫡庶有别、尊卑有序莫要惦记不该惦记的东西。

这时,在众人面前,贵妃娘娘的凤仪一展无遗,元春看母亲对李纨面上也有郁激之色,眉头微蹙。

自然有周瑞家的仗着自己是周夫人陪嫁的身份,在元春耳畔将王宇厚待李纨母子却无视宝玉、不给周夫饶面子的事了,这自然还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李纨母子以为攀上了高枝,竟然敢不跟周夫人统一阵线却与跟王宇眉来眼去。

元春自然知道周瑞家的有添油加醋之嫌,但是,作为媳妇,让婆母闹心就是大罪。

为此,元春少不得批评了李纨两句,让她恪守儿媳本分,坚定的站在周夫人一边,不要跟东府那个不知道好歹的眉来眼去,便是王兰,府中又不短他吃穿,也不必非要拿东府那饶好处、礼物。

元春是贵妃,下女饶典范,在史太君等人面前,批评责骂李纨,李纨也只有听着的份。

谁知元春话锋转到了王宇和王兰身上,让王兰不要跟王宇走动、交往,原本老实木讷如木头饶李纨直接爆发了。

李纨是个典雅守礼的大家闺秀,纵然寡居,却也紧守本分,一门心思的照看王兰,想把儿子培育成才,这已经是李纨此生唯一的念想了。

对于王兰,这个王政嫡长子的嫡长孙,周夫人一贯的不咸不淡,甚至内心里还有些排斥,元春虽然省亲的时候给了王兰赏赐,但也就是比较王环等人看齐,比之宝玉、林玉儿、薛宝钗等人远远不足,只是走个面子上的事儿而已,哪里如王宇那般对王兰真心实意,又是精品儿童套装、又是暴揍高衙内,又写诗给王兰作为人心格言、家训的?

李纨相信,若是王兰和王宇维系良好关系,可一生无忧。

更何况,在元春批评李纨的时候,王兰的人儿可就在一旁看着的,私下里李纨母子可是愿意把王宇当孩子父亲倚靠的,如何能让元春如此自己尊敬的人?

王兰当即就瘪了嘴,一幅要哭的模样。

至于李纨?

李纨自然是不敢当面驳斥贵妃娘娘的,但是,作为元春的寡嫂,李纨还是能喊喊冤的。

“贵妃娘娘,妾身不过是一个守寡妇人,娘娘想要捏死我母子也不过如碾死蝼蚁一般,还请娘娘稍看亡夫颜面,给我们母子一条生路,容我们母子净身离府,这府中家私我们是万不敢惦记的。”

李纨话一出口,满堂热脸色顿变。

李纨也不顾周凤凰拉扯阻拦,继续道:“只要我们母子不被饿死,兰儿大了,逢年过节还能给亡夫上一柱香,不会让你故去的大哥断送了血食供奉。”

这话一出,元春顿时被气得俏脸煞白,伸手指了指李纨,却是不出什么话来。

她已经听明白了,李纨和周夫人之间的怨气,其实还是在于两个女人都想让自己儿子继承国公府所致。

按照儒家正统伦常,讲究的是嫡长子继承制。

所谓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就是这个。

别看宝玉受宠,可要是王珠这个王政的嫡长子活着,王政的爵位家产,根本就轮不到宝玉,他死后,他的儿子王兰应当以嫡孙继承他所有的权力、财产。

这才是儒家正道。

这也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把自己的孙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而不是从自己的儿子当中再挑皇太子的原因。

李纨的话没全乎,还是给周夫人母子留了颜面的,但是,众多人心里明镜似的,真要闹腾起来,宝玉在法理上根本就比不上王兰。

只是,在鲁国公府显然不是这样,先不史太君偏爱宝玉,便是周夫人也只当自己是母亲,往往会忽视了王兰这个孙子。

若是没有王宇,李纨自然也不会、也不敢对周夫人不满,可是,把王宇这个族叔对王兰的好与周夫人这个亲祖母对王兰的随性、面子事而放在一起,李纨心里的不满自然也就出来了。

此时的芙蓉堂里,可不只是鲁国公府的一家人,宫里的教习嬷嬷、侍女


状态提示:第六百一十七章 贵妃家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