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恐怖悬疑>超级搜鬼微信>第390章 巾帼女将秦良玉!

陈峰不是一个做事拖沓的人,既然决定盗走大英帝国博物馆中那些华夏文物,当天夜里,他便趁着孙毓泽田甜等人睡熟的时候悄悄的从床上爬了起来,步行出距离酒店好几条街之后,打了一个的士,向着大英帝国博物馆华夏管驶去。

因为最近一段时间伦敦各种灵异事件层出不穷,导致人心惶惶,很少有人会选择半夜出行,因此,原本繁华锦绣,有着西方不夜城之称的伦敦在此时显得特别的萧条,除了稀稀疏疏偶尔有几个形色匆匆的行人之外,整个街区显得特别的安静。

在距离博物馆还有一站路程的时候,陈峰便下了车,付了车钱之后,随便找了一个比较偏僻的小巷,换上一身具有反射红外线,热感应仪等防盗装置的夜行衣,偷偷摸摸的摸进了博物馆。

因为大英帝国博物馆华夏馆之中闹鬼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在加上鬼魂非常凶猛,因此,纵使官方已经开出每月一万英镑的高价,也没有人敢在这里做保安,在加上文物管理部门不认为有人会不要命的在这个节骨眼上盗取文物,索性就连保安也不请了,只在馆中设置了一些自动防盗报警系统以及监控设施之。

松懈的防盗措施让陈峰这个菜鸟盗贼非常顺利的进入了华夏管内,不过,当他前脚踏入博物馆中的展览厅后,瞬间便意识到了不对。

因为进入展厅之后,他清晰的感觉到整个展览厅之中的温度非常低,几乎接近零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诡异。

一般来说,博物馆为了保护文物不被氧化,其室内的温度绝大多数都维持在某个恒定的温度,可这个展览厅的温度却最多只有1、2°,这绝对是一个异常的现象。

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在联想道外面关于博物馆华夏馆的传言,陈峰已经可以确认,这个展览厅之中,定然存在着一只鬼魂,从其阴气浓度上来看,其修为相比庄园中的那一只女鬼还要高出很多,至少是一只死了四五百年的厉鬼。

想到这里,陈峰心中不由的暗暗叫苦,自己还是太过莽撞了,若鬼魂念着自己同是华夏人,顾念同乡之情便罢了,若对方是一只残忍嗜杀的绝世凶灵,恐怕除了躲进阴煞宝塔之中外,没有第二个选择。

有句话说的好,叫做白天不能念叨人,晚上不能嘟囔鬼,怕什么来什么,正当陈峰进退维谷之际,原本寂静的博物馆之中突然传来一阵清脆中带着肃杀之气的歌声。

&军百战死、马革裹妾尸、建奴犯边时……”

唱歌的应该是一女子,但歌声之中却带着一股子金戈铁马的萧杀之气,那种长天一笑的豪迈,纵是许多男儿也要自愧不如,至少,陈峰不认为自己能唱出这种豪迈的感觉。

这歌是用正宗的华夏语所唱,一时间,陈峰竟然忘记了恐惧,下意识的悄悄向着歌声的来源处走去,他,突然对这个唱歌的女子产生了一股强烈的好奇心。

走过几个拐角后,陈峰终于找到了歌声的来源,这是一幅挂在墙上的明代古画,上面画着的是一个手持红菱枪,骑着汗血宝马,身着亮银锁子甲,英姿飒爽的女将军。

画中,这女将军战马长嘶,指点江山,带着一股许多男儿都自愧不如的英雄气概,一看便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

视线微微移动了一下,接下来,古国左边的一副注释让陈峰彻底的怒了,牙齿咬的咯吱咯吱作响,这该死的洋鬼子,着实是可恶,当了强盗还沾沾自喜,简直是没有羞耻之心。

只见古画左侧的注释上是一篇用英文写的小字,上面讲述的这副古画的来源以及出处,最后又是如何落到伟大的大英帝国手中的,整个过程非常详细,但却让陈峰气的脸红脖子粗,产生了一种把博物馆给炸掉的冲动。

这注释通篇都是吹嘘当年伟大的日不落帝国是多么多么的英勇,多么多么的无畏,如何杀进圆明园之中进行烧杀抢掠,除了大幅度的自我膨胀的虚荣心之外,终于在文章的末尾,陈峰找到了这幅画上的人物注视。

当看到这里后,陈峰竟暂时忘记了愤怒,满脑袋之中只有一个念头,“怎么会是她?”“她的灵魂怎么会在画中?”

这画中的女将军不是别人,正是明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巾帼女将秦良玉,这可是曾经出现在课本上,少数几个可以在史书上留下浓重一笔的女人,没想到死后她的灵魂竟然会流落到英格兰。

大家对于秦良玉可能不是太了解,在这里,我给大家做一个比较系统的介绍、

秦良玉,字贞素,生于明朝万历二年(1574)正月初二,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她的一生,生活在明朝末年,当时朝廷**,阉党专权,天灾**,致天下大乱。

内有杨应龙、奢崇明、安邦彦等土司官先后叛乱,割据一方,扩张地盘,杀官屠民;王嘉胤、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揭竿而起,攻城掠地,对抗朝廷;外有倭寇渡海来扰,烧杀抢掠;后金兵挥师南下,觊觎大明江山。内忧外患,明王朝大厦将倾。在那“天崩地解”的战乱年代,激烈的阶级斗争、********造就了一批杰出人物,秦良玉就是这些人物之中最为特殊的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女性。

万历二十三年(1595),秦良玉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为妻,时年二十一岁,她帮助自己的丈夫整饬土政,训练土兵。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与其夫千乘到播州参加平定杨


状态提示:第390章 巾帼女将秦良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