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都市现代>从艺术家开始>第235章 必须的呀

陈大器开口,一席话讽刺的意味十足,一些人觉得尴尬、气急,却无可奈何。

因为当事人已经阐明了,自己选择白叶作品的原因。

如果有人不服气,再与陈大器争辩的话,不仅是作无用功,还可能因此得罪了大学者,得不偿失啊。

最关键是,抛开了成见之后,大家再次审视雕塑,或许是有了一些心理暗示,一些人忽然觉得,白叶塑造的形象,也不是那么差劲呀。最起码,有点粗放写意感。

看似随性的雕像,似乎真有几分味道。

只不过有人觉得难堪,也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是找了个理由,提醒大家:“……时间不早了,该开会啦。”

“对,开会。”

旁边有人附和,开始有了一些动作。

袁瑞笑了笑,示意一行人先离开,然后他看了白叶一眼,轻轻地点了点头,也跟着走了。

这件事情,仿佛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但是黎胜、段嚣等人的脸色,却变得格外的铁青。他们忽然转身,快步而去。

陈大器笑眯眯,扬声叫道:“喂,你们的东西落下了。”

段嚣等人自然不会停留,速度又快了几分,有点落荒而逃的意味。至于雕像……更不可能带走。

“哼,活该丢人。”陈大器不屑道,他对于不好好实力,脚踏实地干活,专搞邪门歪道人,非常鄙视。

咳!

白叶搓了搓鼻子,偏头道:“那现在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走了?”

“走?”

陆怀庸笑了,一脸兴奋之色:“走什么走啊,你赶紧准备一下,等着上镜吧。”

事实证明,陆怀庸这样的老江湖,经验就是丰富。

在不久之后,果然有记者扛着摄像机过来,先录像再采访几句。这是编辑用的素材,属于开胃小菜。真正的大餐,还是会议的后期,几个人直接把雕像,送到了会场。

一刹那间,在与会人员激烈的掌声中,这事才算圆满结束。

之后的后续,就是在新闻播放,带起来的热潮。许多人也是看到了新闻,才知道白叶又有新雕塑面世。

最关键是,在新闻消息之中,也证明了之前的思想者雕塑,就是出自白叶之手。一下子,冒出两尊雕塑作品,这对于业界人士来说,也是值得振奋的消息。

嗯,至少对于艺术评论家来说,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有活干了。

一时之间,许多评论家,不请自来。一堆奔向卓越画廊,另外一堆奔向江南图书馆。

在第二天,关于两尊雕塑作品的评论文章,在杂志、报纸、网络艺术论坛中,频频刷新。

一些文章中的吹捧,夸赞,也可以忽略。

毕竟以白叶现在的名气,只要他自己不作死,行情基本上是一年比一年好。所以诋毁的人少了,褒奖的人越来越多。

有了名气,有了积累,对一些有争议的作品,一般的评论家,也会再三斟酌,轻易不会骂,而是深入去解读,多说好话。

这些评论文章,多数是不知名的评论家蹭热度,文章内容比较空泛无趣,洋洋洒洒长篇大论,压根没说到点上。

类似这样的文章,无非是蒙一下外行人,骗些点击量。不要说白叶自己了,恐怕行业人士也不重视。

真正让人难以忽略,重点关注的评论文章,也就是几个成名多年,有口皆碑的评论家之作。

高博就是其中之一。

自从两年前,他率先为白叶发声,帮他“翻案”之后,他仿佛成为了白叶的“御用”评论家。

但凡白叶有什么作品出来,大家都可以在期刊上,或者社交网络中看到他的文章。

现在也不例外,江南图书馆新闻报导才出来两天,大家刷新高博的社交账号,立马看到了新鲜出炉的评论。

大手笔之作,肯定出手不凡。

众人好奇,发现高博的文章,根本不纠结于雕像背后的故事。哪怕一些人打听过了,也隐约知道一些狗血内情。

这些狗血恩怨情仇,无疑是大众读者,比较喜闻乐见的。普通评论家,往往揪着这些事情不放,各种挑唆、站队、剖析……

对此,高博却不执一言,不费半点笔墨。他在文章中,分析雕像的角度也比较刁钻,探讨的是世俗观念与艺术眼光的差异化。

他以大学者雕像为例,讲述了一些人,乍看到雕像的时候,对于雕像的造型,不满意、不理解,觉得丑爆了。

这样的事情,不仅限于白叶的雕像作品,更普及存在于艺术行业之中。许多人对于一些艺术作品,不明白究竟好在哪里,自然与艺术的创作本质,产生了强烈的冲突。

其中的对错,一言两语讲不清楚。

或者说,不管是群众,还是艺术家,都没有错。

错的是……社会。

真的,这不是梗,而是事实。

社会环境,教育,氛围,直接影响人的审美。普通人对于艺术,没有明确的概念,还停留在粗浅的阶段。

要知道,艺术家的工作不仅要靠手,更要靠大脑。创作的灵感,作品的灵魂,因人而异,也因人成事。

不同的人,对于美的理解,肯定不一样。

特别是艺术家,由于对于艺术的探索、思考,比常人领先一点,所以作品有时候超脱于时代,经常背负了骂名。

所以高博希望大家,对于看不懂的艺术,不要急于否决,要多一点容忍,多一些包容。

陈大器看


状态提示:第235章 必须的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