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青春校园>张秋生>第八十九章 学习挣钱两不误
己都不知道怎么就说出了:“没关系,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跟着又上来三个祸水级的女孩,一人手里拿出大把的巧克力,往警察手里塞:“给你们添麻烦了,请吃几塊巧克力。”几个警察接过巧克力,慌忙说:“你们忙,我们维持秩序去。”

本来是要驱赶她们的警察,现在反倒帮着维持秩序,疏散交通。第一个女孩无疑是张秋然了。高一一班女生太少,只好向外班救援。张秋然是第一个要拉来的,其余的都是平时参与高一一班一起跳芭蕾的女生。

另外的三个女生当然是吴烟、李秀英、林玲了。她们事先就设想了各种可能会遇上的情况,对各情况都设计了相应的预案。甚至包括如果混混、流氓、**人物捣乱怎么办,肯定是要打,打起来进了局子怎么办等等。

越来越多的人买呼拉圈,有不急着回家的人就当场玩起来,不会的也安排有人教。广场上玩呼拉圈的竟然多达上百人,气氛越发的热闹。热闹的气氛,带动着更多的人购买。

二十几个男生骑着三轮,飞快地补充着货源。市中心大货车不准许开进来,只能停在三站路开外的地方,再用三轮拉到现场。反正这些男生有的是狗力,不找点力气活让他们干天理不容。

吴痕也带着他的四个跟班过来了,他妹妹是高一一班班长,他能不来吗?虽说十来个流氓都哥总是不放心的。

广场前面不远就是府右街,餐饮一条街的老板们怎会让自家的孩子饿着?好吃的饭菜流水般送过来。

一个活动方桌撑在广场稍偏辟的一角,这是特意招待帮忙维持秩序的警察。菜肴的精制就不说了。最让警察们开心的是桌上的两个土坛子,这是麒林市出名的府右陈酿。这个酒没名,老板们也没给它取名的打算。府右陈酿是顾客酒友们叫出来,并得到一致承认的酒名。

警察知道这个土坛子装的是一斤六两。唐四两宋半斤,据说是唐朝是四两为一斤,宋朝是八两为一斤,清朝和民国是十六两一斤。成语八两对半斤就是这样来的,清代和民国八两就是半斤。这个土制酒坛还是清末民初的度量衡制,由此可知,说它是百年陈酿一点没错。

府右街的酒是限时限量供应。每个客人只有二两,多一点都别想。并且还得去早,晚了就没有了,说没有就没有了,一点商量余地都没有。现在打酒是由量杯改成那种竹舀子,一舀子一两。

以前的商家都遵循紧打酒慢打油的规则。因为酒轻,酒舀子猛地按到酒桶里,再迅速提起来,利用酒本身的上下摆荡可以晃出近五分之一出来,最后快速倒入打酒的漏斗里。而油呢?因为油的粘稠性,利用它的上下摆荡作用不大,就慢慢的往起提,利用提的过程尽量让油多淋点出来。

府右餐饮一条街的老板们没有紧打酒慢打油的德性,竹舀子慢慢放下酒坛,再慢慢提起来。顾客们就喜欢围在柜台边,看着浓浓的酒液凸出竹舀子边沿,证明这酒确实比别的的酒浓稠度高,非几十年以上的窖藏而不可得。

像今天这样成坛的端来,那是只有市领导才有资格享受的待遇。特别让几个警察受宠若惊的是孙叔和市军区参谋长俞安成亲自来陪他们喝酒答谢。

如果胡斌在这儿就认识俞安成。这就是在古玩街拎着他一只脚倒拖的中年大汉,只不过不知道俞安成是军区参谋长而已。而孙叔则是麒林市所在的大军区特种部队特聘教官。张秋生前世所在的部队不属于这个军区,否则应当认识孙叔。

那时还没有实行警衔制,带队的警察只是副科级。有这么两个高级别的人物陪着喝酒,只能说是三生有幸。都感觉今天的事真是做对了,当时要是稀里糊涂的驱赶那些女孩,现在多半是在挨批,就不要说喝酒了。

孙叔是必须来的,他在麒林市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保护吴痕兄妹。吴烟这么抛头露面,万一要是出了什么事,他可担不起。

俞安成更是必须来。不说吴痕兄妹的爷爷是老将军、老首长。李秀英叔公也就是李满屯的爷爷也是一位老将军,特意打了麒林军分区的招呼,他的孙子与侄孙女带着几个兄弟到麒林上学,安全问题就交给他们了。与情与理他都必须来,何况司令还给他下了命令。

俞安成早就听说了府右陈酿,只是一直没时间去品尝。见只有两坛酒,大呼太少了,两坛怎么够喝?他一人都要喝掉一坛。

带队的警察也姓俞,两人当即认了本家。俞队说:“知足了吧,俞参谋长。平时任何人到府右街只有二两,今天我们八个人能有三斤二两,整整翻了一倍。我们是沾了这些学生的光,可以说这些学生的面子比市长都大。”

孙叔对俞安成说:“俞参谋长,这酒可不是像你那样喝的。要一小口一小口慢慢的品,像你那样,简直是暴殄天珍。”他喝下第一口酒,就感觉丹田里暖洋洋的。心知这酒对武功修炼定然大有好处。明天问问小五,他们的同学肯定与府右街的老板们有关系,否则今晚不会又是菜又是酒的往这儿送。如果有可能一定要多搞点,这酒来历不简单,不仅仅是年头长。

广场上热火朝天,呼拉圈卖的火极了。麒林日报与麒林电视台得到讯息也赶来采访。女生们轮班休息,吃饭喝水。林玲一边喝着冬瓜排骨汤,一边问负责记账的卫乐顺卖了多少。卫乐顺翻翻账本说:“三千六百多只了。”

林玲差


状态提示:第八十九章 学习挣钱两不误--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