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突厥阴谋
五日后,隋帝杨广率领巡视队伍继续北上,在汾阳行宫休息几日后,于四月初,巡视大军到达了红干河南岸,这里依然是马邑郡境内,北方数十里外便是巍巍长城,这都是杨广登基以来修建的,从红干河延绵到雁门郡,长两百余里,沿着长城向西走,数天之内便能抵达雁门郡!
就在十余万巡视大军,沿着长城浩浩荡荡向着雁门郡方向前进时,一只草原猎鹰飞越隋朝大军上空,翻越长城,继续向北飞翔了三百余里,在大隋最北部的天鹅湖北岸,却是一望无际的突厥大营,延绵数十里,突厥始毕可汗已经率领数十万大军杀到了隋突边境。
猎鹰飞过一座座大营,最后在哨子的引导下,飞向了一座占地数亩的庞大帐篷,这是突厥的王帐,王帐前站着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金盔金甲,目光冷酷如鹰,他正是突厥的始毕可汗。
始毕可汗伸长手臂,猎鹰一声鸣叫,安安稳稳地落在了他的手臂上,始毕可汗从猎鹰腿上解下一卷半皮。
羊皮上面写满了密密麻的文字,全部都是关于这一次隋帝杨广北上巡视的情报。始毕可汗看了一遍,脸上充满了得意的笑容,大隋皇帝杨广竟然出现在塞北边境,这就好比一只肥嫩的小鹿跑到了猎人面前,简直是自寻死路!
“传我的命令,大军出发!”
……
在雁门郡以北一望无垠的草原上,一支数万人组成的军队正在缓缓向北移动,这支军队大约有三万人,正是护卫隋帝杨广的核心军队。
按照之前双方的达成的协议,为了表达双方的诚意,在天鹅湖畔,双方各自的护卫军队,人数不能超过三万人,在三百里范围内,双方军队均不能超过十万人!
根据隋军得到的情报,在天鹅湖畔以北驻军的突厥始毕可汗,其身边的军队也只有两万五千余人,在一百多里外还有着一支突厥骑兵,人数不超过三万人,一切情报都表明,突厥人忠实执行了双方达成的协议。
杨广也欣然执行双方达成的协议,只让三万精锐骑兵护卫自己继续北上会面,剩下的巡视大军被留在了代县附近,由大将军薛世雄率领,随时准备着接应隋帝杨广。
在数年之前,杨广第一次北上巡视时,他乘坐的是一座气势恢宏的移动行宫,那是一座可以移动的城堡,长宽数百步,在二十万大军的簇拥下,在茫茫草原上快速前行,引来万千草原臣民的膜拜,那也是隋帝杨广声望的顶点!
而现在的移动行宫早已年久失修,不能再用,修建移动行宫的宇文恺也早已病逝,此时杨广只能坐在一座搭建在巨大木车上的御帐之内,木车两边各有十多对大木轮,由数十匹强健的骏马拉拽,相比当年的移动行宫,可是寒酸了不少!
更广杨广心中不爽的是,在大隋境内他宣布的是召见突厥始毕可汗,但实际上这却是一场双方平等的会面,而且突厥可汗的态度非常强硬,单方面决定了这次会面的地点,以及会面时双方的护卫军队,还威胁杨广,如果不答应就取消会面。一路北上,杨广始终脸色阴沉,一言不发。
这次北上天鹅湖略的,还有数十名重要大臣跟随,他们都骑在马上,跟随在御帐两侧,每个人心中都沉甸甸的,感到百般不是滋味。
他们都想起了数年之前的那次北巡,大隋国力到达鼎盛,万国朝拜,突厥启民可汗匍匐在地,不敢仰视,那时的他们,是何等的风光!
而这一次却完全不同,不用说比不上当年草原各民族的顶礼膜拜,连双方平等协商都有点谈不上,连会面的时间地点都是突厥可汗指定的,这分明就是大隋天子去朝觐突厥可汗。
寒酸的御帐,微弱的兵力,连仪仗队都被迫取消,这些都是表象,而骨子里的问题却是国力衰败,今天的大隋已经远远没有了当年的强大。
“裴公,三万骑兵的军力太弱,令人心中不安啊!”兵部尚书卫玄遥望着草原远方,神情有些担忧。
裴矩苦笑一声,“三万军队其实也不算少,关键是这次随行的后备军队太少,算上后方太原镇守大营的军队,也只有十五万军队。如果大隋还在当年鼎盛时期,这十五万大军已经是卓卓有余,可现在的环境,还真是让人担心哪!”
卫玄叹息一声,“裴公说得对,鼎盛国力转眼便烟消云散,天子名义上是施行精兵简政,实际上却是自毁长城,我真想不明白,陛下为何要解散各郡军府?”
裴矩摇摇头,“陛下他其实也很无奈,这几年来,各地家族兼并土地日趋猖狂,自耕农减少,朝庭税赋一年比一年少,已经养不起百万大军了。若是让各地官府自己养军,那这些军府必然会成为各地豪门家族的私军,重演汉末地方豪强割据的一幕,所以与其被各地豪强家族控制地方军队,还不如直接解散,现在的军队人数,虽然只有鼎盛时期的三成五,但至少还掌握在朝庭的手中!”
卫玄沉默片刻,“关键是三次征讨高句丽,耗费了太多国力!”
裴矩依旧是摇摇头,“三次征讨高句丽,只是耗费了先帝留下的老本,动不了朝庭筋骨,根本原因还是一年比一年严重的土地兼并,严重削弱了朝庭税赋,去年的全国税赋只有鼎盛时期的一成多!”
卫玄大惊,“有这么严重吗?”
“要不然陛下为何宁可忍受屈辱,也要和突厥会面,陛下就是为了消除突厥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