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说,大明的官员,虽然有不少人只会往自己口袋里装钱,但是也有一些,心里依然是家国天下的情怀。
去洛阳的事情,简直成了香饽饽……
究其原因,无非是人们认为,洛阳不会有什么危险,还是个展现自己不卑不亢、高风亮节的地方。
那里的事情是什么原因,傻子都能看出来,而且,朱常洵又不敢真有多少作为。别看他平日里蹦达的欢实,但是比起来,连宁王都不如,更不要说,北京城的四皇子了。
要是福王真的敢造反,还用等到现在,万历刚昏迷的时候才是最佳时机。
那时事情突然,诸事尚未理顺,现在已经全部安排妥当,是真的没有多少机会。
所以,去洛阳,几乎不需要多少危险就能完成。
洛阳的事情,不用方从哲费心太多,现在他被另一件事情烦着,一件本来不应该烦恼的事情。
事情的起因么,是一个对头。
郑大发,当然他有个更有名的名字,也更加世人皆知,郑国泰!
这已经是他第四次登门!
“老爷,人已经送走了……”
管家小声回报。
“这厮,阴谋诡计不成,还想动我宝贝孙子的想法,也不看看他那女儿,徒有其表!莫说是世清看不上,就是他能看上,老夫也不同意!”
方从哲说着,气的狠狠的咳嗽了几声。
“老爷,您悠着点,他那是别有用心,不值当您生气。”
“你说说,这都是什么人,明知道老夫与他们是对头,还来提亲,这是来恶心人?”老方抱怨着。
郑大发几次登门,目的一样,要跟方家结亲,将幺女许配给方书安。
他当然不会同意,以种种理由推脱掉。
但是这样的做法,必然会引起有些方从哲阵营人心里的想法。
别人都是一次两次不行就完事,但是他郑家可是三番五次的来,虽然有人会觉得,这是拒绝到底。却会让另一部分人有其他的想法,是不是拒绝过几次,会有其他的改变?
不管别人怎么想,方书安是半分兴趣都没有,他将此事说给李尽忠听,对方长叹一口气。
看这样子,好像方书安又错过什么好事一样。
李尽忠惋惜道,“前次游园诗会时我见过那郑瑞儿一次,端的是难得美人儿,不比林家妹子差多少,而且没有沾染郑家那股子势力劲,阁老给你推了这门亲事,实在可惜,你可知道这郑瑞儿原本是给谁准备的?”说完往南努努嘴。
孙传庭笑骂,“你个憨货,跟郑家接了亲,你以为太子会怎么想,书安将来前程呢。”
李尽忠撇撇嘴,扔掉手里的果核,道,“书安常说,糖衣炮弹,糖衣剥下来然后炮弹打回去就是,娶了郑家的闺女不给他办事,他能拿书安如何。而且啊,将对头的女儿征服,那感觉,岂是一般人能体会的?想想就觉得十分美妙!”
说到后边,更是摇头晃脑,好像已经沉浸在征服完以后的快感当中了。
孙传庭苦笑着摇摇头,对此不作评价,方书安是半分意思都没有,李尽忠也不过是调笑而已。
至于卢象升,也是在走神。
“象升,你这是怎么了,闷闷不乐。”李尽忠问着。
孙传庭看着还在出神的卢象升,说到,“他呀,家里是吃织造局饭碗的人,先前那些人乱折腾,家里父老乡亲没少遭罪,现在事情还没有结束,又是水涝灾害上来,换做是谁,都要忧心。”
方书安和李尽忠听完,俱是叹息一声,在大变局面前,有时候小家庭的福祸,真的很难预知。
毕竟与他们相斗的是苏杭商会,而不是卢象升家里的父老乡亲。
屋外,天气又是一阵阴雨,现在渐渐变小。
可惜了,一阵阵急雨,并未能让天气凉爽,反而更加闷热。
方书安站在屋檐下,看着越来越小的雨势,叹息一声。
一旁的李尽忠正专心对付面前的红烧肉,方府厨子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与别家不同,这道菜他是百吃不腻。
孙传庭使劲摇着扇子,虽下着雨,但却十分憋闷,使人烦躁,然而表情一脸轻松,他的差事下来了,河南府下中牟知县出缺。
一个中县知县,七品官,可不算小。
历史进程推进到明末,想要直接出缺任知县,那是难能可贵的情况。
毕竟不是明初,功名在身的人少,现在,年过四十的进士都还在排队。
按理说,他的二甲成绩,去翰林院也不是问题,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只有几个人进了翰林院,剩下的人都在候缺。
没办法,榜单发布没有太久时间,万历就病倒,虽然现在朝廷上下各处都有缺口,但是官员的任命已经多年没好好进行了。
莫说是基层官员,就是中上层都缺,谁也没有办法……
中枢多少人都是顶着侍郎的官,干着尚书的活……
孙传庭今日来,一方面向方书安辞行,一方面看他有何嘱托,长时间相处,他们这些人自然而然将方书安当做主心骨。
李尽忠擦擦嘴,说道,“我家一个从南直隶回来的商队说,灾情严重,路过河南府时,不少城镇都淹的看不见了,水面上飘满死尸,惨呐!”
方书安表情严肃地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我已经写了有关卫生防疫的条陈建议给了家祖,让月华采购了不少药材运往灾区,略尽一些绵力吧。”
李尽忠点点头,道,“你提的建议,自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