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明朝大纨绔>第一百八十七章 螭虎提笔诗三味,不见刀锋亦伤人

话是这么说的,但看着妙安小姐姐气鼓鼓的拉着他一定要作一首诗张小公爷还是无奈的提笔了。

张小公爷可以打发掉自己的几个弟子,然而对于妙安姐姐却几乎没有办法。

虽然有时候会有些许小调皮,但妙安把张小公爷伺候的那是真没话说。

张小公爷每天刚刚起来那温温的洗脸水就准备好了,前几年弘治皇帝陛下改进后的牙刷子也备好了。

甚至妙安还笑吟吟的,轻轻帮打着哈欠的张小公爷仔仔细细的擦好了脸。

然后再轻柔的帮他擦着牙,期间搂着还有起床气的张小公爷温声安慰。

刷完牙抱着他等张小公爷撒了起床气,这才将他除去内袍横抱起来轻柔的放进备好的浴桶里。

给渐渐清醒过来的张小公爷先擦遍了全身,然后打上香夷子仔细的擦拭一遍。

再从浴桶中将张小公爷横抱起来,笑嘻嘻的用毛毯子给他擦干了身子然后换上内外衣裳。

早餐就更不必说了,小公爷什么口味妙安早已经烂熟于心。

每日张小公爷精神抖擞的走出来,笑嘻嘻的妙安总是仔细的在自家公子身后帮他扯平衣服。

张小公爷漂亮的鹅蛋面儿刚刚抬起,妙安就知道他是要喝茶还是吃果脯。

看书稍微累了张小公爷还未及开口,妙安就已经坐在他身后轻轻的扶着他靠在自己身上。

手法轻重适中的帮他揉捏着头部、肩部,很多时候张小公爷就这么靠在妙安身上睡着了。

可以说张小公爷现在几乎离不得妙安小姐姐,实在是被她生生给宠坏了。

却见唐伯虎飞快的摊好了印花宣纸,边上的徐经熟门熟路的研磨好了墨汁沾饱狼毫递上。

李徵伯目瞪口呆的看着几个师兄如此熟门熟路的准备一切,然后自己的那位少年恩师则是沉吟了会儿。

随即抬手在宣纸上挥毫泼墨。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但见这首七言写完后,张小公爷顿了顿题上诗名《借纷扰咏兰》。

李徵伯虽然未考到举人、进士,可也是饱读诗书的人啊!

结合自家小恩师写这首诗的境况再配上这首诗的名字,顿时满心飞奔草泥马!

虽然以前就知道这少年恩师那骂人的本事不是一般的高,骂人的话不是一般的狠。

但今天他算是亲眼见着西洋景儿了,张小公爷给他表演了一下什么叫现场指桑骂槐!

什么叫云淡风轻骂的你狗屁不是。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这二句的意思是形容险恶身处的环境,千山最顶、突岩深缝。

结合诗名这等于是在说那些个攻击他的谣言,极为恶毒无耻。

而那“妙香稠”,原意说兰花生长出来照样的芬芳香郁。

结合诗名和前半句,则是说你们再怎么恶毒无耻的造谣都无用。

我才华横溢就是才华横溢!

后面那两句“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就更狠了,你可以认作是张小公爷这么说:

乃们都是浮云,还是我脚底下的渣泥。

我特么连你们姓甚名谁,都懒得知道。

若是再结合全诗和诗名,那意思就是:

臭不要碧莲造我谣鸡毛用木有,小爷就是才华横溢。

乃们这帮子辣鸡于我不过如脚底烂泥浮云,名字连摆在我面前的资格都没有。

就连你们啥时候滚蛋,我都丝毫不关心。

李徵伯看着这诗涨红了脸,心里直道卧槽!

估计那背后造谣的,看到这首诗得气的吐血罢?!

妙安小福宝挺着胸膛眨巴着杏眼又品读了一遍,随后见唐伯虎却要收走顿时不愿意了。

让他只许抄下来,不许把原文带走。

说宫里的太后对自己极好哩,她又喜欢少爷的字儿。

自己答应了她要给她带几幅少爷的字儿,不能食言呀!

张小公爷听得妙安的话便一摆手,道是妙安姐姐既是要送人那我便多作一首。

妙安眨巴着杏眼拼命的点头,随后挪开了这宣纸又铺上一张。

却见张小公爷沉吟了会儿,提笔改小楷很快一首五言便现于纸上。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随后补上了一个名字《竹》。

李徵伯见状不由得心下感叹,自己刚拜师的时候伯虎师兄和自己言道恩师之学能学得三分便已是不错。

可这等才情,加之这几日伯虎师兄他们带自己的锻体、练刀、药食补……再有那计然之策。

这些哪怕是学的一分,都足以安身立命了。

这首《竹》看似在咏竹,实则是在说一种处世方式更可以说是对太后的盛赞。

前者可以是在表明一种态度,我只是在丰富自己懒得招惹是非。

后者则是可以认为是对太后这么些年虽然地位节节拔高,却几乎从未干预朝政。

对于她这等格守妇道表现的赞誉,数种意味在其中颇可深品。

“这首诗暂时莫刊发出去了,便是送太后的罢!”

张仑笑了笑,见唐伯虎要抄录便道:“都去忙罢,记得到时候车行计然的策论得交上来!”

“徵伯现在身子骨还未及大好,就先不必做靶了。若是策论不合,着甲跑三里便是。”

李徵伯闻言那脸不由得垮了,虽然比去做靶子让妙安、足利鹤揍一顿要好。

可也好不到哪儿去啊!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七章 螭虎提笔诗三味,不见刀锋亦伤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