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我成了仁宗之子>第三四七章 战前最后一次会议

虽然好水川之战过去二十多年了,可秦州的百姓对于战争的理解相当深刻。

赵曦并没有下达坚壁清野的命令,主要是受后世人道主义的影响,忽略了这点。他还真不在乎西夏人是不是能掠夺到粮草。

但秦州的百姓,把这点做的很到位。

在战时开始,百姓已经拖家带口的进山了。

西夏人收集粮草的游骑越跑越远了。人家有战马,精良的战马,百十里地的路程,还真不在乎。

况且,攻击永兴军和会川军,牵制宋国两翼的西夏骑兵距离主力战线,也就两三日的路程。

也就是说,整个秦州境内,从萧关一直到定川寨,西夏人已经全部占领了。

不知道算不算真正的占领。

西夏人不守营寨,但从萧关以南,每三五十里,就有千人或者两千游骑……这是后路。

西夏人几乎是一路攻,边一路留下游骑,确保退路畅通。

边寨破了,但他们撒出去的骑兵,居然没有追击到宋国的溃兵,这是与以往最大的不同。

这一点不同,被长驱直入的态势压下去了……以往游骑派出去是可以斩杀溃兵的,也能收集到那些村寨的补给。

“这宋国百姓看来很了解他们的太子殿下,知道无胜算,早早的逃了。就是守军也如此。”

“把精锐全部留在身边,根本不管边寨守军的死活……他倒是真惜命。”

这是西夏人最普遍的认识。

这人吧,一旦脑子里形成某种观点,所有的因素,都会围绕着这个观点解释,并且所有的因素都能解释成支持观点的成立。

就比如现在的西夏人。

攻城过程中,西夏人确实是让战马适应了火药弹,同时,他们也感觉到了每个边寨没有增兵。

所以,对于整个秦州像坚壁清野一样的情况很理解。

宋国太子怕死,把所有的精锐都留在了秦州,根本不管边寨守军。

这也就想通了为什么破了营寨后找不到军卒了,因为军卒都跑了,直接成了老百姓,躲山里避战去了。

估计,就是秦州边境上的百姓,也多数这样想赵曦了。

赵曦顾不了这些,别说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会在意……最终的结果就是最好的解释。

这时候他正在召集所有将领做站前的最后一次部署。

三川寨的守军昨晚撤退了,直接回归主力,后天得胜堡的守军就会撤退。最多再有三五日,西夏的主力,就会进入好水川一带,并且与中路军接触了。

这是围剿前的最后一次全体将领会议,就包括郭逵和种谔也到场了。

当然,折可行和曹霖也在场……围剿战是以新军为主。

“大战就在这几天了,我估计在十日内……机动战,咱们面对西夏人没有任何优势,所以,以己之长攻其之短,我们要想赢下这战,就必须打阵地战。这也是我命令各部提前进入据点的原因。”

“近二十万骑兵,不可能全线对攻,也不存在单独某个区域内几十万人混战的情况。战场,接下来的时间,应该是整个芊笼城以北,每一处都是战场。”

几十万人对战…~赵曦无法想象,也没那么大的战场。

这是大宋,不是后世。即便是后世有名的大决战,也是在方圆百里,甚至几百里范围内,不同的城池和不同的战场,由敌我双方的兵员展开不同形式的战斗。

后世的百团大战,从晋东南以北,一直蔓延到雁北以南,甚至连河北西边也是战区。更别说更大的三大战役了。

这一次虽然主战场预设在好水川,但赵曦清楚,整个秦州境,好水川以北,将全部是战区。

国朝军卒的战术素养基础,使赵曦不得不在任何一个战斗区域,都部署足够的兵力,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这样,才能让这一次大战,能以压倒性优势取得胜利。

“如今对于好水川已经形成包围之势,也就是说,好水川将是这场大战的第一战,胜负关系着整场战役。”

“现在我命令……东西两路在得胜堡至永宁寨的两侧十里左右驻防,形成宽度达二十里的狭长的通道。作战任务是封闭西夏人向两侧撤退,并伺机将撤退或者溃败的西夏人打散,使其不能成建制撤退,为沿路部队埋伏围剿打好基础。这将决定这次大战的战果。”

“所有新军以及所有的战车和车轮炮,全部部署在好水川地带,对西夏人形成围三缺一之势,只留下北面的口子让其撤退。”

“在好水川打响后,根据战局情况,我会下达冲击的命令,在好水川冲击开始,同时会发信号烟花。东西两路在看到信号烟花后,往中路推进,阻击并打散西夏人。”

“一旦完成打散的作战任务,东西两路也要发信号,层次推进信号,让提前埋伏在整个秦州山林里的军卒,开始执行大范围无差别的围剿任务。”

没办法,现在的通讯就这样,只能用这种接力形式的传讯方式。

间隔三五里,信号烟花的作用还是有效果的,并且已经提前安排了烟花令。

当然,赵曦并没有放弃传讯兵的作用,依然安排了传讯兵,只不过作用更倾向于查缺补漏。一旦在这个面积几千上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形成混战局面,这传讯兵作用真的不会有多大,还真不如烟花令有用。

毕竟战区的范围太大,别看三五里……这是方圆,不是直线,还是层层叠叠的三五里,一个三五里套着一个三五


状态提示:第三四七章 战前最后一次会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