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恐怖悬疑>诸天通行>第179章入第11号世界

……

朝会的设置,主要在于让在京的臣员都有机会见到皇帝,避免皇帝与臣员之间的沟通,被极少数的大臣隔断。

至于具体事务,是极少在朝会上进行的。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绝大多数的时候,只是走个形式。

大约七点半的时候,太和殿前,朝会举行。

这天的朝会上,本来也没什么事。忽的礼部尚书黄道周跳了出来,奏请皇帝选秀纳妃。

这位黄尚书已经六十有一了,鼓掌之事他怕是做不了了,却十分的关心皇帝这方面的事,次次朝会都要跳出来说。

用他的话说,皇家无私事,皇帝鼓掌都是为天下!要鼓得好,天下才稳定!

张伟感到无语,一挥手,叫他退回班列去。

哪知这回,他却胆大,违抗起命令来,屈膝一跪就拜伏,说皇帝你独宠皇后一人,这叫天下人怎么看啊?天下人会以为皇帝你好自私啊,皇后是个妒妇,容不下其她啊!

朝会行跪拜之礼,是习惯性免除的,渐渐的大家也就习惯起来。朝会之时,皇帝坐,而众臣立,行礼、启奏都是站立。

黄道周这一跪拜,言辞恳切,说的都是为了皇帝皇后着想。

张伟脸上显露出不满之色,心说:“皇后来自玄门,这是儒门要平衡后宫么?”命令侍卫将黄道周扶起,又问众臣可还有其他事情。没有。便宣布退朝,回昭仁殿了。

昭仁殿在乾清宫东侧,张伟拿来做书房、办公室,一天处理奏折百份左右,他一目十行,过目不忘,阅览的极快,批阅并不自己动手,而是口述由三名秘书郎代笔。这三名秘书郎为侯方域、陈子龙、顾炎武。他们代笔完了,张伟再过目,盖印。这样大大的提高的工作效率。

奏折中,有一事,朝廷决定明年举行秋闱!

这天,批阅完奏折,张伟有心变革儒门,便与他们说了一事,说如今常用文字,楷书笔划繁复,令他们研究一下,吸收其他字体的经验,将之简化了,以易于书写,契合大道至简之意。

三人得了差事,大喜。

这时候,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是文人应有之技能,所以,对书法一道,他们是内行的。

他们心知,这事办好了,简体字推行,自己也将收获不小的名望。

种花文明,源远流长,光文字就演变发展出了许多的书写方法。

朝廷以楷书为正。楷书又有欧体、颜体、柳体等风格。其文字多有笔划繁复的,对教、学、写,造成了障碍。

主世界,近代文字变革,对这些繁复文字(繁体字)进行了简化变革,立出了常用字近2300个,其简体版中,80都是其他字体中早就有的、拿来主义吸收进的。

从文字演变史所展现的趋势来说,由复杂到简单、由难写到易写,是大势所趋。

一件事,花a份功就能做到,为什么还要花a+++份功呢?

沙门被整顿了!

玄门乖巧,他们高大上伟光正的宣布主动放弃特权了!沙门残余也顺势而为,跟着他们献好了!

然而,神州有三大门啊!

玄门一转头,就往儒门看去了。

我们都放弃特权了,你们呢?

话说儒门之内,有边缘分子,或亲沙门、或亲玄门,

沙门之中混进奸邪之辈,破坏戒律,为非作歹,早就引得坊间鄙夷了,此番朝廷整治,大多拍手叫好,这叫激浊扬清嘛,此乃正道!

主动放弃特权,宣布交纳钱粮,这才是真正的济世为怀、慈悲为怀啊!

这么一对比,满嘴仁义道德儒门,就显得不那么的高大上伟光正了!

儒门之内都有了非议之声,尤其是那些亲沙、玄的,颇为极端,风评四起,骂儒门中的某些人,“拔一毛利天下不为也”,欺世盗名、沽名钓誉,名为圣人之徒,实为杨朱门人,是混在儒门中的奸邪……

太平二年,眨眼即过。

太平三年。一开年,皇帝便颁布旨意,对死刑做了些微变革,原有斩首、腰斩、扒皮、抽肠、凌迟等手段,以不仁之名,一概废除,改为凡死刑,戳心杀之。

死刑本质不变,只是变了形式手段。但已经能忽悠的天下高呼仁义了。

这年开始收税。

科举是读书人进入仕途做官的渠道,也是朝廷选取人才的途径。这个制度的建立,本来是为了对抗以及应对门阀世族势力的。

为了鼓励发展,便对考取了功名的读书人,给予特权优待。

他的诞生、发展,在一定时期内,是代表着进步的,他打破了门阀世族对文化人才的垄断,推广了文化教育。

科举本有明经、明法、明算、策问等数十个科目。

但到萌代,只剩下进士一科。

萌正统为儒门-理学,学子读这些书,然后考试,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一阶一阶的通关,通过殿试,便为进士。打通关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技能又是做八股文。

这样的规则安排下,所谓的科举取士,所得的“人才”,只能说是作文高手,在入仕为官的实务上,其实挺废的。

科举在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物极必反,他便由进步、积极,演变成了落后、消极。

因为取得功名便能享受特权,朝廷税收便会减少,当人数少的时候,税收的损失,还可有可无,当人数多到一定阶段,便会严重影响朝廷税收。

朝廷为了减少税收损失,便会有意无意的打压读书人、科举。


状态提示:第179章入第11号世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