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开发成熟的土地养活新开拓的土地减轻朝廷负担,这个主意获得了大部人的认同。
岳山也觉得这个方法挺好的,但他没有出声支持,原因是李世民的态度有问题——没有表露出意动的迹象。
他是单纯的不同意这个方法,还是这个法子本身有问题?想不通这个问题岳山也不愿意轻易表态。
正当他陷入思考的时候,房玄龄先一步站了出来:“陈相的法子老成持重我基本同意,但有一个瑕疵。”
“哦?还请房相指教。”陈叔达道。
“岭南拆分之后旧地和新地属于两个同等级又互不统属的辖地,既如此旧地没有用自己挣来的钱粮支持新地的道理。”房玄龄解释道。
“那是朝廷的赋税,不是他们的钱粮。”陈叔达打断道。
“是朝廷的赋税,可旧地的人不会这么想。这笔钱粮是从旧地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直接运送到新地的,他们心中只会认为朝廷在用自己的血汗钱养活新地的人。”房玄龄摇头说道:
“一次两次或许还没什么,次数多了他们心中必然会起疙瘩,到时候一个不好就会引起新旧地之间的矛盾。”
听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房玄龄的意思,是啊,我们是两个独立的单位,凭什么我要用自己的血汗换来的财富养活别的地方的人?
我家要是亿万富翁也就算了,问题是我的日子也才勉强混个温饱而已,每一粒粮食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心中肯定会有怨言的。
到时候被人煽动指不定会起什么反复葬送大好局面。
房玄龄停顿了一下,等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才继续说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新地一直接受旧地的援助,在见到旧地人的时候难免会低三下四抬不起头。”
“到时候新地的衙门很可能会因此受到旧地衙门的辖制……我们拆分岭南道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生,那又何必多此一举。”
这时岳山彻底明白了房玄龄的意思,也知道了李世民为什么没有同意陈叔达的观点。
两个字:法理。
大家都是同等级的单位凭什么我要用自己挣的钱养活你?虽说这个钱是属于朝廷的赋税,可那也不行,我就是不爽。
就算在朝廷的强制命令下这么干了,也会造成两地之间的矛盾。
前世国家搞对口支援,发达省份对口支援贫困地区,表面看一切很和谐实际上里面的麻烦事儿也很多。
支援者高人一等的心态是难免的,而被支援者其实心中也不好受,懂的都懂。
为了防止两地之间的居民产生矛盾,国家基本不会宣扬对口支援的事情,一切都在私下悄无声息的进行。
即便如此也出现了不少矛盾登上新闻。
二十一世界尚且如此,在唐朝搞对口支援简直就是找死。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隶属关系,有钱的才是大爷。虽然新旧地是同等级的,但出钱的那个人地位肯定更高。
朝廷拆分岭南就是因为这里地域太广阔容易培养出军阀,现在新地需要旧地养活,拆分的意义就不大了。
同样的事情,国家先把钱收归国库,然后划拨给需要的地方,大家就都没有意见了。
看起来好像是脱裤子放屁还白白浪费人力物力,然而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是同一笔钱,从朝廷手里拿和从同等级单位手里拿,意义完全不一样。
所以法理这个东西真的很重要。
想通了这一点,岳山对房玄龄不得不说一声佩服,想事情就是全面。还有李世民,他估计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才没有表明态度。
和他们比起来自己还有的学啊。
岭南的拆分方案很快就获得了通过,以广信城为界整个岭南道被拆分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
东道就是已经完成初步开发的那一片区域,西道就是新占领待开发地区。
之后又商量了下一步的开发方案,比如钱粮的划拨,比如各种产业的扶持,比如一年内从中原迁徙一万户贫民入岭南等等。
最后商量的是岭南官吏安排。
“宇文巡抚和宁都督劳苦功高,当入京接受褒奖。”魏征站出来说道。
“理当如此,且两人在岭南任职期限已满,去年的考核皆为上上,理当获得升迁。”高士廉马上接话道。
“理当如此。”
“不能让忠臣良将寒了心。”
其他人也纷纷表态,恨不得马上就把两人调入京中为官,岳山自然也跟着表态应该给两人升职。
两人在岭南任职时间很长了,尤其是宁纯更是在那里经营数十年,在那里他们的个人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朝廷。
并不能因此就怀疑他们造反之类的,但人心善变啊。
趁着现在这个机会把两人调离岭南对朝廷对他们个人都有好处。
但对于其他人来说,把他们两人调走也是一件大好事儿,抢位置啊。
魏征和高士廉提议给他们调动职位应该没有多大私心,但其他人十有**都存着私心。
这也属于正常现象,党同伐异才是政治的常态。
接着又商量了对突厥的下一步计划,最终确定夏季到来前彻底解决西突厥彻底解决北方草原的祸患。
李世民特别强调了要提前打探高句丽的情况,为将来征高做准备。
这个话题一起引起了不少人的忧心,毕竟现在大家还普遍把隋朝的灭亡归罪于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他们生怕大唐步了后尘。
手机阅读:http://m.txtdown.cc/185520/
发表书评:http://www.txtdown.cc/185520/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628章 二三事)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步兵长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