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哥,有事啊?”赵小翠刚刚转首,就看见一个长长的身影立在那里,跟一条竹竿似的。大柱子比赵小翠大四岁,本名叫张大贵,人比较高,看起来高高瘦瘦的,因为缺营养的缘故,脸色有些蜡黄,所以村里人给他起了一个花名大柱子。
大柱子家有三兄弟,大柱子排行老三,父亲张朱寿在一个地主家做长工,母亲苗氏被城里的大户人家聘了做乳母,在大柱出生以后便极少在家,大柱是喝着米粥糊糊长大的,从小就没怎么喝过母亲的奶水。
苗氏因做乳母的缘故,和大户人家的少爷培养了不错的感情,少爷大了以后,就留下她在家里做妈子,因为紧着大儿子上私塾,家里还有年迈的公婆需要吃药,虽然赚的银两多些,少爷有时也会有一点赏赐,但是生活也过的十分拮据,但比起赵小翠和赵大妞家的生活,还是好了很多。
后来,张大贵的大哥张大财就去了京城考科举,这一去就渺无音讯了,张朱寿托了多少人到京城里找,却是一点音讯也无,整个人像是人工蒸发了一样,张大财比张大富大上几岁,在张大贵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家了,张大贵和他没有多少感情。
自从张大财失踪以后,大柱子就把张大富当大哥看待了。
“那个……我家里挤出一点大米,想拿过来紧着你弟弟吃!”张大贵提起手里的小麻袋,赵小翠目测了一下,足足有一个碗那么多,他咧开嘴一笑,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
“不用了,我今天和大妞上山挖了野菜,我弟弟已经吃饱了,你拿回去自己吃,啊!”赵小翠满是客气的推辞道。
“拿着,拿着吧,给你弟弟熬糊糊吃!”张大贵硬是把手里的麻袋塞到赵小翠手里道。
“那怎么好意思呢,你们家粮食也紧张!”张大贵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赵小翠家送来了大米,虽然不多,但是也是人家的一点心意,一般来说,赵小翠都是要到万不得已怕弟弟们饿坏才收的,毕竟张大贵家虽然不算困难,可是要挤出这点米不容易。
“没事,我们家都是大人,可比不得小孩子,别的什么的也可以充饥!”赵小翠知道,张大贵是在说好听的话,其实他们家境况虽然比赵小翠好些,但是饱一顿饿一顿的还是有的。
赵小翠原来想着赶明儿也给张大贵家送点野菜过去,也让他们家饱餐一顿,今天既然张大贵自己送了大米过来,她也不妨收下,多拿些野菜给他也算是回礼了。
“行,大米我收下了,大柱哥,你等一等哈!”
“小翠儿,麻袋!“张大贵见赵小翠把麻袋里的米倒了出来,麻袋却没有还回来,怕赵小翠忘记了,吆喝道。
毕竟他们的布紧张,一个麻袋也是很珍贵的,他不是吝啬,他知道赵小翠他们家也有麻袋,如果拿了他们家的麻袋,赵小翠家的麻袋就算多余了,但他以后要给赵小翠他们家米粮也找不到装的东西反而麻烦,况且在他们这样的人家麻袋的用处可多了。
“就来了!”赵小翠提起麻袋就往厨房走,拿了一个大碗把米倒了出来,再往麻袋里塞了野菜,直到塞满了整个麻袋才递回去给张大贵。“大柱哥,这些野菜你收着,回去给你兄弟,你爷奶熬汤喝!“
“怎么这么多啊?小翠儿啊,你家自己个留着吃!”张大贵不好意思的道,他才拿来那么一点大米,没想到赵小翠回了这么多的野菜。
“没事的,拿回去吃,屋里还多着呢!”说话的档口,赵小翠又回了厨房把整个背篓都拉出来给张大贵看。
“那行,那我也不客气了!”本来乡里乡亲的穷苦人家就需要互相接济,张大贵见赵小翠背篓里还有很多的野菜,便也没有推辞笑纳了。
一夜好梦,赵小翠起床后觉得精神十足。
原来的每天晚上,赵小翠都是饿醒的,她第一次感受到吃饱的感觉很好,全身都是暖和的,所以,美美的一觉睡到了鸡鸣。
早上起来摘好了野菜,赵大权和张氏也起来了。今天刚好是赶集日,赵大权和张氏没去下地,是和赵大妞的父母相邀上城里购买做衣服的布料去了。
而这点银两,还是她娘跟她老舅磨破了嘴皮子才借来的,毕竟天气寒冷,没有多点布料做衣服,大人还能耐寒,起码也得保证小孩子穿的暖和。
煮好了早饭让父母吃了,也喂饱了两个弟弟后,赵小翠就去厨房里把昨天她娘藏在灶下的两个土豆拿出来。
赵小翠仔细的端详了一下土豆,发现上面的眼都已经发芽了,古代的人可能不懂,发芽的土豆如果蒸了吃会有微小的毒素。
这在现代是常识。
但是对于赵小翠的打算,发芽的土豆要拿来种是最好的,把土豆拿来种,正是赵小翠的突发奇想。
她刚刚才发觉,她穿越过来的这个古代,居然连土豆可以拿来种都不懂,只能等天然的土壤自己长出了土豆,然后直接取来吃。
毕竟自己生长出来的土豆本就有限,村里的那些穷苦人又都对这些土豆虎视眈眈,就算是每一家轮一次,还要多久才能轮到一次吃土豆的机会。
就拿赵大权这一次拿回的土豆来说,如果不是二狗子他爹看到赵大权家困难,通知他一起去挖土豆,他们家别说吃上土豆了,连见也别想见。
然而这种指望别人同情的事情也就是许久才一次,总不能眼巴巴指着人家每次都想着你吧。
所以,赵小翠认为,只要自己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