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青春校园>淑苑>第七十九章:花轿

先生也没说什么,就点了点头,“不过刚才你说的也对,女子确实不该太守规矩,你身为男子有这样的想法是极好的,想来嫁给你的人,不拘于形式,也是很好的。”李雪含蓄的笑笑,“是,是啊。”

“是早上接亲,中午就在这里拜堂吗?”李雪接着问,按照电视里演的一般都是这样。

“不是。”

“啊?那是什么?”怎么又看到的是假的吗?李雪不解的问。

老先生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也就是说,晚上举行婚礼才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婚礼习俗。所以是“上午接亲,晚上拜堂”的说法,中国古代迎娶新娘都是在黄昏以后。‘结婚与黄昏’中‘婚、昏’同音,也是古代人在晚上结婚的例证,说明女人在黄昏结婚后改变了自己的姓氏。”

“原来是这样,还挺有讲究的,忽然感觉结婚为什么叫结婚了,两个人可以一直从年轻携手到黄昏年龄,也是一种浪漫,还有女子在黄昏结婚后改变了自己的姓氏,很有意义。”李雪暗自感叹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现代,他们这边的风俗一般都是中午迎亲结婚,南方是晚上结婚,晚宴,有了这层意境,忽然很想再以后和孟天在一起的时候,两个人在黄昏结婚,很有意境。

“是,你可别小看了,我们一直流传下来的文化,结婚虽然繁琐,可都是有意义的,每一步怎么做,应该做什么,你所言的形式主义,都有你不知道的美好寓意,等你深深的知道它们的意义之后,就会很喜欢每个流程了,你现在觉得繁琐是因为还没有开始办婚礼,等你办的时候,就会抱着期待的心情,把每一步都做好,你知道,每一步都不是多余的,都是对以后的美好祝福。”老先生想起了自己和娘子成婚的时候,是多么的愉悦,所有的礼节到今天都是美好的回忆,所有的过程还都在历历在目。

“对于文化,我从来都没有小瞧过,有的只有尊重而已,只是接触的不太多,我也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文化能让后代看下记下,永远流传下去,难怪每次拜完堂后,直接就送入洞房了,原来结婚的时候是晚上,原来是这样,以前都不懂。”李雪望着前面说着,“听先生你这样一说,我忽然觉得,这场婚礼很有趣,很有味道,新郎是不是马上就要来了。“

”应该是快到了,等新郎到了以后,就开席了,路过这的时候,员外安排了人发喜糖和红包,大家都聚在这里就是为了这个。“老先生也期待的看了看路口,李雪放眼望去人越来越多,自己刚才路过的地方都站满了人,本来想打听完就直接回去,现在一时想出去根本出不去,只能被夹在这里,她深深的呼了一口气,我在这里留的时间不多了,还要在这里卡卡段时间,实在是太浪费了,她心慌慌的左看看右看看,希望能赶紧回去帮润宁准备婚礼上的很多东西,“在这里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多人。”果然只要是有点小实惠的东西,无论多奔波大家都是回来的。

“老先生,这么多人来,要是等会发红包的时候,像您这样稍微有些年纪,我这样比较瘦弱的,会不会被推来推去,摔倒之类的。”

老先生只说了一句,“等会你就知道了。”便看着远方。

“新郎来了。”远处穿来几个大嗓门的声音,李雪跟着一群人统统的把头回过去,仆人们开始从门口拉着红毯过来,到了路的尽头,还没一会,新郎就来了,李雪看马上所坐之人,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身穿一袭苏绣红色锦袍,腰系五彩蚕丝白玉带,足蹬青缎白底小朝靴,对着两边的百姓们一直拱手,表示感谢,身后几个人站成两排,对每个来参加婚礼的百姓都发放红包,没有像想象中的往人群里扔,而是井然有序的一个一个的给着,百姓们也不挤,李雪想象的凶残的画面并没有出现。

新郎离他们越来越近,看上去是个白净的书生,李雪更感兴趣的是新娘的花轿,众人都是在看着花轿上面的绣工赞赏不觉,花轿很新,“对于花轿,一个村备一顶,披红挂绿,轿顶上插上喜鹊、凤凰或八仙人物,迎风招展,连柱子杠杆都是虹漆油的。娶亲的花轿是两人抬,另有两人轮换,也有四人抬,另四人轮换的,由东家去请,有较高的工价喜钱。新娘上轿前全身上下都是新的,而且大都是红色,外套大红袍,下穿裙子,腰间系着两面铜镜,前小后大,名曰“避邪镜”,又名“降妖镜”,如在途中遇上妖魔鬼怪,如死人出殡、新坟堆等不吉利之事.即可逢凶化吉,避邪保平安。也有许许多多的礼节、仪式,比如搜轿、压轿、垫轿、照轿、摆上轿羹、扮上轿、抱轿、哭轿、洗轿、送轿、遇轿、摇轿、接轿、问轿、踢轿等等。”老先生看着李雪一直盯着花轿,便跟她解释花轿。

“那顶花轿很美,以前没看过这么好看的轿子,以为所有的轿子都是一样的,没想到轿子与轿子之间还会有这么大的差别。”李雪哀叹着,在现代所有人都想着婚礼的时候办成西式婚礼,白色的婚纱,欧式的典礼,总感觉很圣洁,今天在现场,她也看到了,中式婚礼也可以很神圣,过的不可替代,两边的人撒着花瓣给新娘的花轿开路,众人在领完红包后,都围着看花轿,女子纷纷都投去羡慕的眼神,争先恐后的想看看新娘是怎么样的天姿国色,才配的上这样的婚礼,配的上这样盛大的礼节。

李雪也


状态提示:第七十九章:花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