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都市现代>超级能源强国>第一百零四章 船厂

初七一过,春节就算是结束了。

苏城首先带着老五参观工厂,并给他稍作讲解。在苏城的印象里,表舅家的老五是机灵的代表,小的时候,就懂得带粮食到隔壁村子换高粱,用高粱换酒,用酒换回粮食……每折腾一次,就能赚个三瓜两枣的当零食。

如此想来,他能长出一身盘根错节的肌肉,或许也是机灵出来的。没有多吃多占的本事,也弄不来养肉的粮食。

老五听的很认真,偶尔遇到重复的事儿,也懂得举一反三,让苏城顿时放心不少。说起来,既然苏城能考入北大,作为表弟的老五自然没理由愚笨,双方的命运差距,只能归结于教育的不同。

将大华实业、济南动力机厂和油井全看了一遍,苏城才问老五:“你现在还想开豆腐厂吗?”

老五摇的脖骨咔嚓咔嚓的响。

苏城颔首道:“那我现在给你两个选择。第一是做工人,以你的身板,做个好工人很容易,熟悉了情况之后,我再提拔你,在城里安营扎寨,养家糊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应该也是表舅希望的。第二,你学做生意,到时候给我帮忙。若是做的好,我再借本钱给你,让你自己开厂。不过,生意场,什么事都可能发生,能不能做起来,能做多大,我是无法保证的。”

“我能不能做一段时间的工人,赚点钱,再学做生意?”

苏城心想:能说出这个话,还真是做生意的料。

他就摇摇头,道:“你要做生意,那就不用做工人了。刚开始跟着人学,也有钱赚。”

老五扭捏的说:“表哥,学徒是不是钱少?”

苏城乐了,道:“你还打问的清楚,不少你的。薪水和普通工人一样。没问题的话,明天开始到销售部班,先和我去青岛走一遭。看看那边的船厂情况。”

五有心要问户口的事,最后却没吭声,暗想:办城市户口太难了,先不麻烦表哥了。攒几年钱。说不定能凑三千块,回家想办法买个户口。

苏城自去打电话了。

他对老五其实寄予厚望,这是他带出家乡的第一个外戚,若是成功,以后还可以带更多的乡人出来。后世的中国有温州帮。有浙商帮,同样可以有一个荆山帮。乡人知根知底,不需要太深的交情,就能做到互相帮扶,是扩大实力和打基础的最好方式。

苏城并不准备建立一个家族企业,也不准备让老五等人在自己的企业内长期工作。他只是想要扶持一批不同类型的荆山人企业,组成企业联合体,来对抗未来的激烈竞争。

这些企业。将会像现在的配件厂一样。围绕在苏城周围,互相壮大的同时,也互相支持。所不同的是,配件厂是以工厂为中心,而荆山帮是以人为中心。

将老五安顿好,苏城就往三车间去了。

隔着老远。即能听到里面的各种机械噪音。

苏城有些亲切的深呼吸了一次。三车间集中了全厂最好的设备,专门用来生产一些高端精密零件。由于国内设备投资普遍不足的缘故。他们已经开始承接一些大型企业的零件。

这是利润丰厚,而且利国利民的事情。很多大型国企。往往就是因为某几种零件不过关,而暂停了生产或研制。大华实业给他们补了短板,大家都不介意一点小小的加工费。

至于刘秋这样的研究员,直接就住在了大华实业,过年也只休息了两天,就迫不及待的到车间来摸机器。

“大家过的怎么样!”苏城进到单独的玻璃房间里,就高声问候起来。

“不错。”

“还好。”

“忙着呢。”

各种声音交错,把车间的噪音也压低了一些。

苏城绕着圈儿,随意的看了一群技术宅的工作,然后来到刘秋跟前。

现在,最快出成绩的,一定是190柴油机的改造了。当然,虽然只是已有柴油机的改型,工作量仍然不小,在苏城的记忆里,中石油接手济南动力机厂以后,用了两年时间,才推出第一款船用柴油机,那个时候,最好的机会已经过去了,国外柴油机厂,像是飞蝗一样,扫遍了中国沿海地区,用技术水平很一般的柴油机,竖立了一堆价值不菲的品牌。

苏城站到刘秋身后,就见图纸已是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数字。

让他略显惊讶的是,刘秋用的竟然全是经验公式。

通常来说,诸如有限元计算一类的大杀器,是现代机械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无数的牛人,就是靠着改进一点点有限元,然后做学霸许多年。

不用这些现代化的计算方式,论文都不好意思发表。

相比之下,经验公式则是老旧的古董,有很多情况下,甚至没有形成理论,而是以实验数据来做基础。

苏城作为一个纯正的学院生,从学开始,就将有限元分析等算法,当作金科玉律,如今看刘秋的做法,简直不可思议。

“进度如何?”苏城俯身问。

“快整完了。”刘秋抬了一下头,将最后几个数字写完,然后拿出一叠稿纸,道:“我准备把冷却方式改成海水冷却,这样比较经济,其他部分都差不多了。”

“我看看。”苏城其实就是想看,他只用经验公式,怎么完成这个复杂的机械设计的。

事实往往是悲哀的。

刘秋的设计是没有问题的。这是纯粹的经验丰富的成果。其中许多计算公式,明显是不完整的,偏偏结果都是能对的,严丝合缝,与计算机算的相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四章 船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