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明末小进士>第二百二十七章 视察

袁方在议事厅看过海防图,又听了卫指挥同知的讲解,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广东水师,他决定亲自去水寨的战船上看一看。

卫指挥使和卫指挥同知以及佥事陪同袁方上了船。

袁方身边没让多少人跟着,他只带了一员蒙古战将永日布,永日布不会说汉语,袁方让他跟着,他更能集中精力保护自己,再加上他那高大而强壮的身体,在袁方身边一站更有震慑力。

这是一艘底尖上阔的三层福船,高高的桅杆耸入云天,因为是停靠在码头,所以桅杆上的风帆是收起来的。

袁方是从挑板上的这艘船,进到了船的第三层,这一层是淡水舱,有五个大水柜立在船舱的不同部位。

袁方走近每个水柜观察,看到有三个水柜是空的,乘下一右一左两个水柜只有小半柜的水。

卫指挥使刘朝解释道:“制军大人,现在非临战,所以没有充满水柜,左右两个只充半柜,是为了平衡船体。”

袁方沉下脸严肃道:“这些水柜必须全部加满水,真等到打仗时再来加,你们的船何时才能启航?”

一旁的同知辫解道:“制军大人,平时我们都是这样做的,因为水柜里面的水储存久了就不能用了,必须更换新鲜水,所以一般请况下是只充半柜水。”

袁方毕竟是新官上任,船上的东西又不是他的专业,所以他保留了自己的意见,没有对这些弊端作过激的反应。

同知还说,如果所有的水柜都充满,浪费人力不说,还要花费银两,因为了水寨的经费不足,现在这样,也才是勉强维持水师运作。

“底舱是什么?”袁方问。

刘朝答道:“下面是压石仓,堆的全是大石。”

同知进一步解释:“制军大人,下石压上大石是为了稳定大船。您要不要下去看看?”

“不用了。”袁方对这些压舱石不感性趣,他用手往上一指,问道,“上面为何舱?”

同知答道:“回禀制军大人,上面是兵士的休息舱,这个时候没有多少人在。”

“那就不去了。”

“对,我们不去了,去了也没什么可看的。”刘朝陪着笑脸道。

同知一条绳梯:“制军大人,从就梯子爬上去就是露台,我们上露台去看看吧!”

同知所说的露台其实就是甲板。

上了甲板,袁方才发现正在下小雨,天空恢蒙蒙的。

同知关切地问袁方:“制军大人,我们先去雨棚避避雨可否?等雨停了再去船头看看。”

袁方摇了摇头:“这点小雨算什么,如果敌人来了,我们也要等雨停了再去打吗?”

刘朝狠狠地踢了同知一脚:“还不快去拿雨伞,不会说话在此乱囔囔!”

同知一声不吭地跑开了。

少倾,就听到同知骂人的声音,你们一个个都是木头吗?落水了也唔知出来打伞!

不一会同知就带了几个打着雨伞的小年青,年青的兵士为袁方撑起了伞。

因为有风,福船在轻轻地摇晃,为袁方打伞的兵士伸出手要搀扶袁方,袁方善意地拒绝了,他又不是没有见过大风大浪的人,这点轻微的晃动对他的行走毫无影响。

他四下张望着,看到船舷的护栏有多处洞开,经历过海战的袁方一看就知道,那些洞是被炮弹打成的。

“为何还让那些洞存在?”

刘朝答道:“军制大人,水寨缺钱呀,反正也不影响航行,所以没有进行修缮。”

同知补充道:“军制大人,我们广海水寨一年的饷银是六万两,实际拿到的不足七成,余下的要我们就地征收,您看我们水寨赤贫一片,上哪儿征收去?而修缮大船所费不菲,这种小洞小伤的我们也就忽略了。”

袁方没有吱声,继续往前走,这个同知不简单,这是在向他这个总督诉苦来了,袁方是不会接这个茬的。

来到船头,有两名炮手立在一尊炮的两边,炮身被一块油布盖着,同知叫炮手把油布掀开,一门红衣大炮展现在眼前,袁方对这款红衣大炮很熟悉,他们从海上打捞上来的红衣大炮就是现在这款。

能够看出来,这门炮经历过激战,因为炮台四周能看到有修补过的痕迹,甚至还有两个地方没来得及修补,如果按照同知的说法,就是缺钱不补了。

炮保养得很好,袁方表杨了两名炮手。

看过红衣大炮,袁方又决定看一看风帆。

于是,好几名水手将四张风帆扬了起来。

袁方以为,经过战争的洗礼,风帆必定会有残破,没想到四张风帆都是新的,这让袁方欣慰了许多。

收起了风帆,雨也停了,天边也亮堂了起来。

之后,袁方又去看了驾驶舱和火药舱,然后下了这艘船。

作为一名穿越者,袁方深刻地知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道理,要想真正了解广海水寨的情况,看一艘船是不够的,所以他向卫指挥使提出再看一般船。

卫指挥使刘朝和同知都吃惊了,他们从未遇见过如此较真的总督,别说总督了,就是总督府的官员来他们这里,也没有这么认真过的,现在这位总督亲自爬上爬下,而且看一艘船还不够,还要再看一艘。

袁方何止是再看一艘,他看完了第二艘,接着又看了两艘不同大小的战船。

回到驻地,袁方认真地总结了这次视察的心得。

一,广海水师缺员严重,袁方直观认为,战船上的兵士绝对不会超过半数;

二,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七章 视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