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民国第一军阀>第261章 元气大伤的俄国

spnps:

第一更到!

在陆军建设方面,当前中华民国的陆军编制显然已经跟不上发展了。

首先陆军没战略预备部队,也就是该组建野战军群了,国防军人数可以削减,很多边区只要有小队巡逻,并驻扎一支用于镇压少数民族叛乱的部队可以了。

“除了要建立一支快速反应,能向各地区增援的战略预备野战军群外,海军陆战队也要大规模组建,起码得有一支人员为五十万海军陆战队,这样才能确保有可能发生的登陆澳洲作战我的基地我的兵。”蒋方震思索道,江渝不由点了点头,同意组建一支规模比较大的海军陆战队。[

江渝对此早有计划,不过之前也能凑合着过,因此没有急着调整和扩军。

毕竟现在世界列强一例外都参战了,中国四周没一个能威胁到中国安全的国家,唯一有点威胁的,那就是红色毛熊了。

不过现在红色毛熊比较挫,而且江渝也着手对红色毛熊的战争潜力进行削弱,俄国劳动力及妇女正在被不断掠夺。

“倒是俄国那边已经快要入冬了,我们最好是把部队收缩起来,找个可以过冬的地方,等到明年开春再进行军事行动。”蒋方震接着对江渝建议道。

过冬啊!

江渝想了想之后问道:“现在我们抓了多少俄国劳动力了?”

“到目前为止,包括逃难进入中国的俄国青壮男子数量已经上升到了1120万,妇女则掠夺了1200万。整个俄国,除了莫斯科以北地区,以及西伯利亚地区,其他地区的人口都被我们给差不多扫荡了一遍。尽管不是所有劳动力和妇女都被掠夺了,但起码俄国已经损失三分之一的劳动力。”蒋方震说道。

“呵呵!俄国佬之前和同盟国打仗已经死了近七百万了。又被我们打掉了两百多万,现在又损失了两千万人口,俄国原先的13亿人,现在有个1亿就算不错了。”江渝笑道,在这轻描淡写的笑声中,不包含着俄国人民的巨大苦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参战之后,因为同盟国得到了中国军方的技术援助等等,结果俄军伤亡惨重,死伤了近七百万。还有两百万人被同盟国俘虏。

接着中华民国国防军在俄远东行政区及突厥地区屠杀近百万俄国人,在干涉俄国内战的时候,喀山战役加上零零星星的反抗和镇压当中。又弄死了一百多万。

白俄杀人倒是比中国国防军更多,这些白俄军队在抢劫、镇压过程中充当了刽子手的角色,在经过镇压、白色恐怖般的清洗之后,起码也弄死了三百万人,同时还将大量劳动力及妇女卖给了中国。

加上中国掠夺的两千多万人口。俄国人损失的人口起码达到2500万。

“另外芬兰已被波兰已被红色毛熊割让给了德国,又损失了近2500万人口,加起来俄国已经损失了5000万人口了。实际上现存的人口,只有8000万左右。而劳动力方面,则损失更加惨重,现在俄国的男性劳动力应该只有1200万左右。”蒋方震带着些怜悯的神色说道:“真是悲剧的俄国人。”

“既然我们的目的达到了。那就撤军吧!150万人突入俄国,每天得打掉不少钱。”江渝决定道,他在财政上向来是精打细算。

尽管这花的是国家的钱。打仗财团能赚钱。

但钱这个东西实际上只是一个数字,本质上是把国内的生产力消耗在了战争当中,如果把这些劳动力投入到生产建设当中,能多建设不少东西。

目前军工生产一直没有完全降下来,一是出口给红色毛熊。二是私下向德国进行援助,三是国防军进入俄国作战。

这三个方面拖住了不少劳动力。

其中援助同盟国是最大的消耗。光是这一年向同盟国援助的军火、物资,价值就达到了50亿。[

当然这是以当前欧洲的物价计算,实际生产成本也就只有15亿左右。

加上同盟国向中国出口一些尖端的机械设备,倒也还能维持青帝重生全文阅读。

双方的战争已经进入了疯狂的动员阶段,双方在这场战争中,动员了7400万兵力,直接参战的达到了近3000万。

这绝对是一次比疯狂的战争。

其中同盟国的阵亡人数已经达到了200万,负伤近400万。协约国则比历史上更惨,死了近600万人了,其中俄军死了200万左右。同时负伤一千一百余万,俄军负伤近五百万。

总的来说,协约国排除俄国的话,死伤比同盟国惨重得多,那些负伤的士兵,很多都变成了残疾人。

要知道军事技术发展到这个时代,枪杀伤力是很大的。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步枪口径普遍比后世来得大,打在身上就是一个大洞,特别是德国毛瑟步枪。

机枪打在人身上,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要么就是直接挂掉。

等于说,那些残废军人,不仅上不了战场,很有可能生活都不能自理,这给协约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协约国尽管疯狂动员,但是前线准备一直十分缓慢,因为美国的物资在德国潜艇的打击下,运到欧洲很艰难。

恐怖的群狼战术,在1918年期间又击沉了近700万吨商船,协约国疯狂的造船,在1918年,协约国制造了近500万吨商船,但依旧赶不上被击沉的速度,协约国的商船进一步下降到了1300万吨。

中国在1918年疯狂制造了三百多万吨商船,远洋商船在1918年的排水量达到了


状态提示:第261章 元气大伤的俄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