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蛟龙级装甲巡洋舰的升级舰,大蛟龙级装甲巡洋舰乃是张家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4000吨级高性能巡洋舰。
大蛟龙级装甲巡洋舰于1892年2月动工,1892年12月下水,经过长达8个月的试航和舾装,终于在1893年7月28日宣布建成。
标准排水量4560吨,舰长96.2米,舰宽15.2米,吃水5.7米,双轴推动,由两台三锅炉蒸汽机提供动力输出,整舰总功率为11000匹马力,航速则是达到了惊人的21.5节。设计之初,这艘由蛟龙级扩大而来的大蛟龙级装甲巡洋舰,预计的马力为10000匹,而预计的航速则是21节。而在建成之后,大蛟龙级的马力比预计中多了1000匹,而航速则是比预计中多了半节。
在装甲防护上,大蛟龙级直接就是蛟龙级装甲巡洋舰的一个升级。2350吨位的蛟龙级装甲巡洋舰的水线装甲厚度为100至150,炮座装甲等同大炮口径,司令塔装甲厚度180。而大蛟龙级,因为吨位阔绰,故而其装甲防护已经是在向着铁甲舰靠齐。大蛟龙级的水线装甲厚度为150,炮座装甲等同大炮口径,司令塔装甲厚度也增加了不少,提升到了200。
在火力配备上,大蛟龙级乃是将蛟龙级原型舰的火力进行了升级,整舰总共拥有4门210中等口径飞龙炮和4座鱼雷发射管。整舰12门大炮全部都是采用双联装,而且全部都是旋转式炮座设计,即全部大炮都可以实现侧向火力输出。4门210口径炮两两一座分别安装于舰桥的前部和后方,8门150口径飞龙炮同样安装于中线,采用双联装,舰首一座,中后位置分装三座。
张家自产的210口径飞龙炮,有效射程已经高达11000米,标准射速为每分钟1发,炮重12.2吨,发射的炮弹乃是重达143kg的三魔核二级炮弹和内置单二级魔核的穿甲弹。大蛟龙级巡洋舰,成为了张家自产军舰中第一艘拥有大口径炮的军舰。
4560吨的大蛟龙级装甲巡洋舰的建成交付,对张家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战略意义,因为她向全世界展现了张家在4000吨位级军舰上的建造能力。建造此舰前后共计耗时约1年零6个月,建造速度堪称快捷。首舰便有如此惊人的建造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对英国这样的造舰权威发出着挑战。英国a公司给日本建造4267吨的吉野号,自1892年2月开工建造,1892年12月20日下水,预计将在今年9月份建成。即,英国人建造吉野,从动工到下水花了10个月,从下水到建成预计将花9个月。而张家自建大蛟龙级,从开始到建造到下水也是花了10个月,而从下水到建成则是只花了8个月。当然,吉野号乃是英国外售型军舰,此舰的建造周期并不能代表大英帝国的造舰能力。而且,张林投入到大蛟龙级装甲巡洋舰的人力乃是英国建造吉野号的二至三倍,更是日夜赶工轮班进行建造。
大蛟龙级已是张家目前所能够建造的最大吨位的军舰了,而现在的英国却是已经在建造14000多吨的君权级战列舰,而大英皇家海军那两艘排水量吨位近12000吨的尼罗河级战列舰更是早已在大西洋海域游弋了好几年。
这就是差距,哪怕再怎么策马猛追,再怎么大开时代作弊器,张林与欧洲那些庞然大物依旧是差距明显。
“马上启动新一轮的建造计划,这次要一次性建造六艘大蛟龙级。为了保证进度,除了动力装置,所有原设计保持不变,就按照大蛟龙级的初舰模型进行建造。船厂采用三班轮换制度,日夜赶工,我要在1年内建成这六艘大蛟龙级。”在建成仪式上将这艘大蛟龙级装甲巡洋舰交付给张家海军第一舰队,随后张林便是匆匆回到了江宁。张林回到江宁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召开家族会议,并在会议上直接宣布拨资建造六艘大蛟龙级的决定。
现在,在年初动工建造的12艘蛟龙级装甲巡洋舰正在三大船厂火热建造,六千多张家船匠工人正采用着双班轮换制度赶班加点地追赶进度。劳动人民是伟大的,中国的劳动人民更是伟大的。张林给工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住宿衣食条件,给了工人们丰厚的薪水,而工人们则用辛勤的汗水和可喜的劳动成果回报着张林。在船厂工人的努力下,在全家族相关产业的大力支持下,在建的12艘蛟龙级巡洋舰目前的建造进度相当喜人,预计到今年11月份就能够实现建成交付。
经过不断大扩招,张家的工人队伍发展得很快。张家旗下产业下辖的工人的很多,真的很多。为避免出现产品过剩,家族管事们曾多次向张林提出停止大扩招计划,不过张林却是坚持敞开着家族的大门,继续疯狂地吸收着来自国内甚至是国外的可塑性人才及青壮劳力。现如今,张家旗下的产业工人总数已经超过了20万,而这20万产业工人中,船厂工人已经超过了3万。唯一遗憾的是,三万船匠工人中,熟工仅有不到一半,另外超过一半的船厂工人还只是学徒。熟工带学徒,是张家产业发展的固有模式,而先培训后上岗也是张家产业的一贯作风。张林知道自己底子薄,知道国内底蕴差,故而他在扩招工人的同时会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对吸收进来的工人则是不遗余力地进行培养。现如今,几乎所有张家工厂都设有职工学院,职工学院除了基础教育外,还开设了各种初中高级培训班,个别高精尖行业甚至还开设了学员实验室。张家产业的内部管理相当严谨,近乎等同军事化管理。而且,每个工人每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