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李世民的话,窦诞并没有被说服,而是坚持己见:“就算突厥再次来犯,但是距离边境远了,他们会有所顾忌,顶多是侵犯边境。
“即便他们想要攻打都城,那距离远了,我们也有时间调遣军队保卫都城。
“虽说我这个计策不是很完美,但是能防范和消除突厥的威胁。”
“一派胡言。”李世民只觉得窦诞愚蠢至极,不想跟他说话,便对李渊说:“父亲,戎狄之祸,自古有之。
“且大唐在父亲英明神武的统治下,越来越繁荣强大,更有百万雄师,所向无敌,又何惧戎狄?
“今日若是因为突厥侵犯边境就迁都逃跑,国人的颜面何在?父亲的威信又何在?
“父亲若这么做,一定会遭世人耻笑。”
李渊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望着李世民的目光也越来越复杂。
见李渊没有动摇,李世民“噗通”跪下:“当年,霍去病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将领,都能立志消灭匈奴,何况儿身为大唐的天策上将?
“请父亲给儿数年时间,儿必定砍掉颉利可汗的脑袋,献给父亲。”
这一番豪言壮语引起了李建成的强烈反感,他毫不客气地讥笑:“数年?我看再给你五十年,你也杀不了颉利可汗。”
李世民起身回击:“不出十年,我必定杀了颉利可汗,踏平漠北,绝无虚言。”
李建成:“......大言不惭。”
这时,萧瑀站出来帮李世民说话:“陛下,臣认为秦王说得很有道理,且秦王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若陛下恩准秦王出征,必定能击退突厥。”
接着,殷开山等人也纷纷支持李世民。
而裴寂等人则坚决表示反对李世民出征,都支持迁都的提议。
两方吵得不可开交,直到李渊一声暴喝“都给我闭嘴”,他们才闭上嘴巴,默默地站好。
李渊用威严的目光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李世民身上:“秦王听令。”
李世民心中一喜,以为李渊要派他出征,当即跪下:“儿在。”
却没想到,李渊说的是另一道旨意:“明日,你率三十骑去樊、邓一带,找一块适合定都的地方。”
李世民眸中的光亮瞬间熄灭,但这是圣旨,他不能违抗。
他握紧了拳头,强忍怒气:“儿......遵旨。”
李渊威严的声音再次响起:“迁都一事事关重大,尔等不得泄露分毫。”
“臣等遵旨。”
......
最后,李世民灰头土脸地回到了秦王府,而李建成一回到东宫,就忍不住发出喜悦的笑声。
李元吉有点懵:“长兄,虽然父亲没有赞成李世民的提议,但父亲因为突厥来犯的事情就放了李世民,你应该感到愤怒才是,怎么还笑呢?”
“哈哈......”李建成笑得更大声了。
不过很快,李建成就停止了笑声,他耐心地跟李元吉解释:“从前父亲每次想要狠狠地打压李世民的时候,突厥人就跑出来作祟,让父亲不得不把李世民派去抵御突厥。
“那个时候,我就和裴寂不断地向父亲进言,说李世民是‘挟突厥以自重’。
“显然,父亲深信这一点,所以今日才赞成了窦诞的提议。”
李元吉似乎听懂了:“所以说,父亲其实并不赞成迁都的提议?”
“没错,父亲心里并不赞成。”李建成肯定了他的猜测,并解释道:“父亲之所以当着众臣的面赞成窦诞的提议,还派李世民去寻找宝地,不是为了防范突厥,而是为了警告李世民。
“父亲是在警告李世民不要妄动心思,不要妄想挟突厥以自重,否则,为了打压李世民的锋芒,父亲会做出比烧毁长安更疯狂的事来。”
李元吉听了后,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如此,父亲的心思果然不是我等愚钝之人能猜测的。”
李建成忍不住嘴角上扬,即便出了罗艺的事情,他在父亲心目中的地位依然没变。
他依然是父亲支持的太子。
......
过了几日,李世民率领三十骑回朝,认真地向李渊述说樊、邓一带的地势以及周遭环境:“......所以说,樊、邓一带并无合适的地方可以作为都城。
“父亲,儿认为迁都一事不可行,中原地界,没有一个地方比长安更适合做都城。
“何况突厥大军已经攻下原州,兵锋直指关中,就算现在迁都也来不及了。”
说到这里,李世民跪下:“父亲,儿请战,愿带兵前往原州,把突厥人赶出中原,若没有做到,誓死不还。”
望着李世民那双坚定又近乎卑微的眼睛,李渊同意了。
“好,迁都一事便作罢,你且回去准备,明日带兵出征。”
“谢父亲。”
出了宫之后,段志玄忍不住问李世民:“陛下前几日还坚定地要迁都,无论您怎么劝都没有用。
“怎么今儿您一请求,陛下就答应了?”
段志玄认为,大王说了樊、邓一带没有合适的地方,陛下一定会派大王去往其他的地方寻找宝地。
却没想到,大王旧事重提,陛下就答应了。
在他看来,陛下这事做得有点草率。
李世民忍不住自嘲地笑了一下,父亲这般姿态,不过是在警告他,威胁他。
姿态做足了,他再递个台阶,父亲自然就下来了。
“迁都一事本就不可取,陛下英明神武,怎么可能会同意?前几日不过是被小人蒙蔽罢了,如今冷静下来,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