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力端着大饭碗,继续干饭,他什么时候胃口都很好。
陈阳看着他,道:“还能冲得动么?”
这个铁塔一般的汉子,上一轮冲锋时就基本立在自己身前,最后冲入山寨时,也是将自己当作攻城锤一般给砸了上去,破开了缺口。
真是当世虎将!
陈阳也是宿将了,深知这种猛将在鏖战时可以迸发出怎样的作用。
樊力点点头,
道:
“吃饱了就行。”
…
午后时分,
日头过了最毒的阶段。
陈阳一声令下,补充了兵员的陷阵营重新披甲。
这种“易守难攻”的地形,并非对于进攻方完全不利,提前是你得足够精锐。
因为在地形限制下,双方能确实投入到正面厮杀中的兵力都不会太多,这就导致素质偏差的一方也很难用人数优势来进行战场弥补;
所以,哪怕陈阳清楚,在第一座山头被自己拿下之后,对面赵军必然会加强对下一座山头的戒备和防御,但他依旧选择歇息片刻。
因为赵军总不能增兵飞到天上去助战;
重新穿上甲胄后的陈阳扭了扭自己的脖子,看向身边的樊力时,却发现对方不光早就利索地将那铁罐头给穿好了,而且还在脖颈位置套上了一圈馕,还在那里继续地啃着。
陈阳提醒道:“得放下面甲。”
樊力笑了笑,点点头。
这一次,
没有阵前动员,因为第一座山头的顺利拿下,已经证明了赵军是一群猪的事实,大家的士气,很高。
不能轻敌,那是对将领而言,其实对于士卒而言,主帅巴不得他们在开战前将对方当作土鸡瓦狗将自己看作天神下凡。
狭路相逢勇者胜,横竖也就那一哆嗦。
熟悉的步骤,在午后,重新上演。
陈阳领陷阵营开始登山,后方兵马也准备就绪。
在上行一段距离后,赵人的箭矢再度落下;
哪怕赵人占据者地形优势,但他们的箭矢依旧绵软无力且没有准头;
燕军士卒也依旧和上午时一样,尽可能地在保持稳定上行的基础上去躲避箭矢,被射中的,失去行动能力的,就自己趴下。
射中要害的,就默默地躺那儿哀嚎着等死;
袍泽看你一眼后,也就不看了。
江湖厮杀土匪火拼时,倒是有可能出现那种一方谁中箭倒地自己这边谁上前抱着他的头,再你来我往说几句话的情景;
但在真正的战阵厮杀里,容不得这些矫情。
等打完了仗,有足够的时间去缅怀战死的袍泽,说不得,自己待会儿也会跟着一起下去呢,连缅怀都省了。
一样的沉默,一样的节奏,一样的韵律,上方的赵军,体会到了前面那座山头袍泽面对这种情形时近乎一模一样的头皮发麻之感。
终于,
距离拉近到一定的程度。
陈阳张弓搭哨箭,射出。
所有燕军士卒全部开始张弓搭箭进行还击,这种距离之下的对射和排队枪毙时代几乎没什么差别,首先考验的就是双方的勇气;
但奈何,陈阳这边当真是士气如虹,正如谢玉安所言,他们本就是来雪耻的。
再者,射术的差距,是完全碾压的。
这玩意儿,不是说短时间操练就能操练得起来的,燕人善骑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毕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燕人的主要生死大敌是蛮族;
而蛮族人自小就是天生的猎手,想要拼得过他们,固然需要甲胄和军纪素质的保证,但骑射功夫,绝对不能落下太多;
相较而言,不仅仅是赵人,哪怕是乾楚这两大国,后天训练你得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是成本,才能让你的士卒在骑射方面不说能和燕军不分上下,只求勉强可以有资格应付个几招。
这种技能,单个的天赋,是能够速成的,但放眼一支兵马,想速成近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故而,
又是熟悉的一幕发生了;
赵人很快就失去了继续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身边袍泽被射中自己继续还击的勇气,不少赵军干脆缩了下去抱着脑袋;
此消彼长之下,燕军这边也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由下对上的压制。
但就在这时,上方出现了一名赵军将领亲率数百着重甲的士卒冲杀了下来。
这是在攻打第一座军寨时所没有出现的;
樊力举起双斧,准备对战,却被陈阳一把拉住:
“后撤三百步!”
燕军开始后撤,避其锋芒。
上方的赵军见自家打退了燕军的攻势,当即发出了欢呼。
但很快,
刚刚完成后撤的燕军,在陈阳的再次的一声哨箭之下,两翼持弓,中路全部丢下弓弩,抽刀而出,开始了快速冲锋。
会打拳的清楚,拳头打出去,留一两分余劲再叠挥,力道会更强,打人会更疼;
用在战场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先让你半个身位,再在你那一口锐气卸下之际,直接将你冲垮。
两翼的弓箭手负责压制对方的中路,己方中路则负责快速地穿凿。
于两翼弓箭手而言,他们不再分心他顾,一门心思地帮忙压制对方中路,这需要克服一种大恐惧,因为你无法对那些正在朝你射箭的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