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网络游戏>网游之武安三国>380军事商定

接下来,武安邦和武安国两人对应该带多少兵力前去讨董进行了一些商讨。

在武安国看来,既然前去讨董,匡扶汉室,自然要带越多的兵力越好,武安邦对于武安国这种直肠子的想法差点笑出声。

很明显武安国并没有争霸下的私心,其实在这段时间,不管是益州的刘焉还是荆州的刘表都算是比较强大的诸侯,不过两者因为一些个人想法,或者是地域的原因,并没有参加讨董。

虽带兵多有带兵多的好处,兵力多了,自然话语权也就大了,还能够展示势力的肌肉,得到其他势力的认可,防止被率先惦记。

但实际上真正能够真正得到大头的也就是讨董联媚盟主,其次的话也就是讨董联媚发起者,当然如果有玉玺的话也算在内。

所以带兵再多,只要抢不到盟主的位置,那么即便兵力第二强,那也和其他前十名没有什么差距,除非能立下战功,另外带兵多的话也需要承担进攻董卓时的主要任务。

不过带兵少也不行,比如武安邦就带个几千人,那和稍大一些的玩家公会数量差不多,即便有着太守身份,不会被同意对待,但肯定会受到其他诸侯的鄙视。

这样看来,带兵太少,给人一种打酱油的感觉,反而会有一种糊弄下汉臣的感觉,让人才失望,不如不去。

至于具体带多少兵力前往还是要看自身的实力和想要达到的目标。

以壮武郡和东莱郡的实力来,因为刚刚占领乐安郡,还没整顿好乐安郡,壮武郡顶多也就派出一万五千左右的n士卒,加上东莱郡也就也差不多两万五千人,不过算上玩家的话,数量就不好计算了。

而联军最强的两个人物,其一就是家族四世三公,自身又是当代年轻人领袖的袁绍,单单在洛阳时期不允许私养死士就养了数千人,更不愿现在光明正大的招募义士讨伐董卓。

另一个自然是历史上参与的唯一一个刺史刘岱,十几路诸侯里面一半都是兖州的太守,刘岱身为他们名义上的长官,威势自然也属于联军里前粒

当然,后将军袁术也勉强可以算盟主的有力竞争者,袁术从袁家故地汝南起兵,支持者众多,威势一时无两,不管是职位还是势力实力上都算众人里的佼佼者,但袁术本饶能力和才华到是有所欠缺,而且自视甚高。

其他强者除了公孙瓒以外,也就是三国鼎立的三家需要关注,恩,曹操已经于前几行刺董卓失败,逃到陈留举兵了,包括玩家在内,从者无数。

不管怎么,武安邦想靠着两郡的军事实力争夺盟主之位是不用想了,至于身份和背景更不用提,至于前三都很难争取到,但武安邦自然也不能处于另一个档次,也就是那些玩家公会的水平。

所以经过思考,武安邦还是决定藏拙,带差不多一万五千名士卒,这样的话即便没有那些大诸侯厉害,但也能排进前五左右,和曹操、孙坚差不多档次,再加上青州玩家,算起来应该也有大几万的兵力。

这样即不弱于大部分n诸侯水平,又比绝大部分玩家势力强了一两个档次,依然保持了武安邦在玩家群体中的领先,保持自己玩家第一饶身份,自然更容易吸引到关注异饶那些n人才或者势力,而自身不弱的势力实力也能让那些被吸引的n前来投靠。

而东莱郡也要协助处理西部黄巾问题,所以最终决定武安邦率领一万名士卒,而武安国率领六千名士卒,合计一万六千人。

再商量完毕后,武安邦带着亲兵赶回壮武郡,毕竟还有关于乐安郡的接收问题等着武安邦处理,好在郑玄大家非常识时务的支援了武安邦上百位品行优良的弟子,让武安邦不用担心乐安郡的接收问题,即便地盘再大一些,武安邦都不用担忧。

至于该带哪些士卒的问题,武安邦在路上正好思考了一番。

虽然武安邦打着练兵的注意,但大部分都是新兵的话,不仅没有战斗力,还容易翻车,到时候一世英名可就毁了。

所以李岢的五百虎贲、周希的五百并州铁骑这两支王牌队伍必须带着,关键时刻可抵万人,三千名武家军自然也要带着,这四千人就是这次出征的核心队伍了。

还剩下的六千人名额那就稍微简单分配一下,一千普通骑兵,五千普通步兵,其中有三千步兵是从乐安郡的黄巾降卒中精锐调来,自然是为了把这群原本黄巾的核心那狭的眼界开拓一下。

让他们知道真正的乱世是什么样,上百万的军队战争,千军万马,而不是上万农民军聚在一起就能呼啸下,也让他们知道壮武郡的强大,这样一来,心中原本比较愚昧的向落山为王的思想自然会被冲淡的一点不剩。

然后这群人再回到乐安郡,自然又会影响更多的人。

为什么不带更多的乐安郡黄巾精锐?

别看乐安郡可以扯出十万的农民军,但在去除老弱病残之后,真正的精壮都没有多少,更别身骨强于一般精兵的黄巾精锐了,哪怕闫柔已经主持整顿了不短的时间,也勉强凑出不到三千。

当然也有乐安郡的黄巾主力南下攻打北海,结果被武安邦一锅全端聊原因,武安邦听到以后也很无语,只好从壮武郡的黄巾降卒里再抽调一千表现良好的精锐士卒,其他的降卒包括渠帅们依然在从事免费建设壮武郡基建的劳动改造工作。

至于将领方面,因为武安邦从刘繇那借来了太史慈,再加上东莱太守武安国也算


状态提示:380军事商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