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英也很清楚,交响曲想要排练首演并不容易,光是确定交响乐团以及排练计划都难,还不知道找哪个交响乐团来首演呢!
而且,秦放歌想要通过交响曲来赚钱基本没可能,不倒贴就算他本事好。⑤v八⑤v八⑤v读⑤v书,.●.●o
周秀英也问了他,“打算把这首交响曲用在电影里?”
“是的,这其中第二乐章的部分旋律和《送别》差不多,我这偷懒最大化利用起来。而且在电影中会以不同语言和演奏形式出现……”秦放歌回答道,但他没办法把背后的故事讲出来给她听,只能归结自己偷懒。
“好的旋律并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送别就很经典,这交响曲肯定差不了!”周秀英倒是能接受,她从没看轻过他的创作能力,但也没指望他每天都爆发灵感写出让大家都喜欢的旋律来,那不现实。如她之前说的那样,要在创作中找寻灵感,而不是等灵感来了再去创作。而根据某个乐思或者说主题动机,就像是“送别”的旋律,创作成交响乐曲的一个乐章,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不管怎么说,周秀英对此还是特别期待的,也表示她会帮他留意交响乐团。
聊了会之后,秦放歌也没多打扰她休息,毕竟,周秀英每天也是特别忙碌的。光是给他歌剧《唐璜》当总导演的事情就特别多,这老太太又追求完美,要求近乎苛刻。不光是歌剧演员那边,大剧院的管弦乐团也多番调教。也正是因为清楚大剧院管弦乐团的水平,距离世界一流的管弦乐团,差距甚大,周秀英也没直接推荐给秦放歌。歌剧演出的话,那是没办法,即便是周秀英这样的歌剧界泰斗级人物,也必须得做出妥协。其他管弦乐团也不会抽出这么多时间来练习歌剧《唐璜》的乐队伴奏。
周秀英也只能是盯紧点,让他们多排练,争取在演出的时候,别搞出太多的纰漏来。而多用心练习,是提高演奏水平的唯一方法。
当然,站在普通的大剧院管弦乐团团员立场来看,这要求也的确比平时要高的。以前那些歌剧伴奏啊交响曲的排练演出,他们甚至在学校里的时候就有练习过,基本也都是经典中的经典,还有录音甚至是现场可以参考。
秦放歌这歌剧的音乐是全新的,他们必须得从头练习,这其中,指挥最不容易,其次就要数各个乐器的首席了。但交响乐团近百号人里面,每个人都必须到位才行,想要滥竽充数,那基本不现实。莫说指挥的“金耳朵”听得出来,身边的团员也能听得出来,台下的观众更清楚。
要平时排练不好,演出的时候出各种事故,酿成“车祸”什么的,就特别丢脸。尤其是管乐的团员,其中又以负责铜管的,压力最大。
国家大剧院也有排练自己的原创歌剧,但那要求和周秀英对待《唐璜》,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没办法,大家就多练习咯!现在想要找一部优秀的原创歌剧也难,以前的那些西方经典歌剧倒是很多,但大剧院能上演的,也就那几部,不光歌剧演员的水平限制选剧,管弦乐团的水平也是一个短板。
剧的话,是不用给作者版权费的,人都死上百年甚至更久。大剧院自己原创歌剧的话,花费还不小。
秦放歌这部歌剧《唐璜》,大剧院没出一分钱,算是赚大发了,他们有场地有人,主场优势很大。
秦放歌再怎么牛逼,也不能自己一个完成所有的项目。别说是歌剧了,光是他自己这部交响曲的演出,他都搞不定。除非他自己出钱赞助一个职业化程度比较高的交响乐团,水平太低的瞧不上,但这些乐手还有指挥管理,都是要拿钱堆出来的,如果只追求艺术的最佳效果,不去接那些乱七八糟敷衍的商演,每年没有五千万肯定搞不定。
上次秦放歌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找的是音乐学院的青年交响乐团,全部由在校学生组成,水平肯定没职业的高,但不用他掏钱。学生们练习得也比较勤快,要职业交响乐团的话,排练一次都是要另外算钱的。
在这个金钱至上的年代,交响乐团的水平,和乐团的经济息息相关。
就秦放歌了解的状况,欧洲的老牌交响乐团,因为有政府的赞助,水平就保持得比较好。交响乐团的乐手们没有后顾之忧,发不了大财,但肯定衣食无忧,绝大部分乐手都把这个当成是工作。水平更高的,就去当演奏家了,收入自然更高一截。
而美国那边的交响乐团,基本都是由基金会赞助的,会受经济形势影响,赞助多少也直接影响交响乐团的水平,起伏不定。乐手把这当工作,收入不够的时候,也就无心练习演出,而是想着出去教学生,接私活参加其他演出捞外快,排练少了,演出质量自然也就下降了。
从这个角度看,交响乐团本身也是挺无奈的,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没有政府和企业财团的赞助,光靠演出门票什么的,完全不够看,而且赞助才是大头。
国际上最顶级的交响乐团尚且如此,其他交响乐团也都处于类似的困境中,在市场和艺术中摇摆不定。
秦放歌也没指望他这交响曲能赚什么钱,哪怕现在他已经拥有了相当的人气,交响曲排出来的话,应该也不愁门票卖不出去的事情。
对交响乐团来说,排练演出其他免费的交响曲有什么不好?完全不用给版权费,又是观众们耳熟能详的,精挑细选出来的经典,不用担心作品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