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帝疆>第三十二章 客官,办卡吗?

随着吕老和狂公的离席告退,醉仙楼的重阳文坛盛会也随之进入了尾声。而重阳盛会的一些事迹,也慢慢传了开来,犹如秋日的寒风,瞬间便刮遍了大半个江宁城。

文人雅士在这个时代还是地位崇高备受追捧的,所以重阳盛会第一首词令《醉花阴》被广为流传,因为江宁府学监事吕老“不着一字,尽得fēng_liú”的高度评价,让这首词达到了另外一种层次,深受江宁名门贵妇和大家闺秀的喜爱,“人比黄花瘦”一时也成为被讨论最多的五个字,这也让鱼玄机在江宁城的名声更上一层楼,第一花魁的位置也做的更加稳当了。

倒是《定风波·重阳》的传唱程度到还没有前者高,一来江宁有名青楼勾栏的花魁头牌都更偏向于表演《醉花阴》,二来《定风波·重阳》整篇出自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虽说改的更为旷达洒脱,但事涉圣贤诗作,作为这个时代的人倒觉得不好品评,用词遣句须得好好斟酌,索性就不再提起,哪怕有些人心目中觉得曹奕曹昭正更改的词比原诗更得心意,也不好妄加取舍和评论,索性避而不谈。

而醉仙楼作为本次江宁文坛重阳盛会的主办方,也成为了最大的得利者。江宁府知府杨公,江宁府学监事吕公,江宁书法大家、文坛宿老狂公三位重量级的人物亲笔题字的酒楼招牌,还有江宁第一才子曹奕书就的二十多种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醉仙楼”酒旗,都是其他酒楼所不具备的文雅底蕴。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江宁知府所题的招牌震撼力更大,至少一些地痞泼皮是断然不敢在醉仙楼闹事的。

除此之外,随之流传的还有醉仙楼那极具特色的统一服饰和无可挑剔的贴心服务,让所有人都叹为观止。当然也少不了那色香味形意俱全的炒菜方式和菜肴,更是被传得越来越玄乎。太白醉之前在中秋诗会后便被传颂已久,此次随着醉仙楼的开业,倒也又火了一把,更不要说限量特供,档次更高的青莲酒了。

当然还有那分成三个级别的“天、地、玄”三字贵宾卡,分别一百两、五十两、三十两的预存金额就设置了极高的准入门槛。这也让贵宾卡“三个字”被多数人提及,纷纷质疑醉仙楼到底有什么样的底气让其他人愿意为办卡掏钱?

按照曹奕上一世的说法,早上的重阳文坛诗会还算不得正式开业,最多是一个超级大片的点映场,而下午的正式营业方才是醉仙楼真正意义上的首映礼。经过了众多文人雅客的笔墨渲染和诗词传颂,醉仙楼在江宁城至少得到了极高的人气和关注度。

况且曹奕还在下午正式营业前准备了一个大招,让醉仙楼五十名服务员在江宁城的繁华街道和秦淮河岸边进行“派单”,没错,就是曹奕上一世的“派单”,把今日开业酬宾所有费用减免两成的优惠信息,还有拿着“单页”上醉仙楼用膳即可免费获得一小壶传说中的太白醉。数种营销方式的综合效应下,醉仙楼的开业几近达到了万人空巷的盛况。

因为之前那些达官显贵、名门望族均参加过中秋金陵诗会,对于太白醉这酒很是喜爱,且有三位宿老的三张天字贵宾卡在前,各大世家子弟在过来品尝过炒菜和太白醉后,纷纷预存了三百两白银办理天字贵宾卡,满足和三位宿老同等级的虚荣心,当然,醉仙楼确实美味无比的炒菜和太白醉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更想去品尝“青莲酒”,想要知道跟太白醉比起来究竟是怎样的的更胜一筹。

对于往日里还是只能喝“绿蚁酒”这类非蒸馏酒的炎朝人来说,当第一次喝到太白醉和青莲酒的感觉就像是以前已经习惯了“萤火之光”,且认为世上美酒大抵也只能如此了,结果被太白醉的“皓月之辉”所震惊到了,但是青莲酒却像是“金阳曜世”一样震翻了所有人,以极其明显的对比和极大的优势碾压其他美酒。所以那些名门望族、世家子弟才肯心甘情愿地去预存白银办理天字贵宾卡。

地位相对次之但是财富尤有胜及的商贾富好,竟然争相攀比起来,你王家是江宁名门望族,我李家虽然只是一介商户,但同样也是天字贵宾,且存的钱比你王家还多,一旦有一个人存了这种攀比心理,存了大金钱后岂能不与他人显摆。就这么一传十、十传百的,最后几乎搞的所有商贾世家都办理了天字贵宾卡,不然就是被比了下去,甘愿弱人一筹。更有些世家出手豪放,最高者甚至存了一千两白银。

至于那些财力稍微差点,实力稍有不如的殷实商户和中等世家则纷纷办理了地字贵宾卡和玄字贵宾卡,虽然稍有不如,但是比起来也不能显得太差。

这也让办理贵宾卡业务的红袖和麝月喜笑颜开,之前连续一个月的辛苦终于换来了最好的回报。就连在一旁凑热闹的檀云都是开心得蹦蹦跳跳走路。

容貌姣好,身形秀丽的迎宾女侍,整齐划一的“欢迎光临”,无处不在的真诚笑容,无微不至的贴心服务,用膳前的热巾擦拭,用膳后的果盘赠送,都让这个时代的人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和挥之不去的尊贵体验。在离开醉仙楼后还以此为谈资在那些未去过醉仙楼的亲朋好友面前狠夸了一顿,让醉仙楼的影响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就连之前曾和沈家组成“江宁酒楼共进联盟”的其他酒楼,各个都派了人去醉仙楼打探一番,查看醉仙楼的尊贵服务、色香味俱全的“炒菜”和犹如仙酿


状态提示:第三十二章 客官,办卡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