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标正准备与老爷子孟黎去拜见张如之时下人忽然来报言道张丞相来了。
闻言,孟标一家皆是一惊,连去门口迎接。
孟家一行人见张如微笑着站立门口不觉加快脚步至张如身前,大礼参拜。张如立刻将孟黎老爷子扶起,寒暄两句便进了孟府。
正堂之中张如上坐,孟标命下人端来热茶,孟家一干人等除孟黎老爷子与孟标外其余人皆不敢坐,张如示意他们这才敢坐。
“老爷子,您这一把年纪让您舟车劳顿实在不该。但陛下有令我等不敢不从啊!老爷子今后便在这上京城享享清福,这操劳一生是该歇歇了。”张如笑道
孟黎道:“承蒙陛下与丞相厚恩,孟家感激不尽。”
“老爷子严重了。老爷子乃深明大义之长者,今后若有任何需要老爷子但说无妨。”
孟黎欲跪,张如连紧拦住:“老爷子无须多礼,无须多礼。”
“谢相爷!”
张如又道:“老爷子,如今朝廷改革,以后每三年举行一次总考,凡过者皆可为官。以后老爷子可使子孙发愤读书,以求考个功名报效国家。”
孟家众人闻言皆喜,孟标之父问道:“相爷,何谓总考?”
这一政策还没有实行开来,故孟家众人不知。
张如给孟标示意,孟标解释:先是县考然后是郡考,最后是朝廷总考。县考就是让读书人到自己所处的县里进行考试,通过者则可参见郡考,郡考通过者则参见朝廷总考,朝廷总考是由陛下出题,三公阅卷,通过朝廷总考者即可入仕为官,称之为“进士”。”
众人皆点头,他们也听明白了。这等于以后就没有孝廉制度了,而是考试。如此一来只要有本事便能为官,妙,妙啊!
这个制度一出百姓子孙皆可为官,只要你有真才实学。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啊!”孟黎连道
孟标道:“爷爷,这个科举考试制是丞相提出来的。”
“哦!”孟黎惊讶:“相爷真乃奇才也。”
张如挥手,闲聊了一阵孟黎突然道:“相爷,离开天南之时商家老头让老汉我给他带句话。”
“老爷子请说!”
“商老头说是他有眼不识泰山,当初在天南之时多有得罪陛下与丞相之处望丞相大人不记小人过,放他商家一路。当初之事皆由他一人决断,与商家无关。”
张如摇头一笑,这个商秋见风使舵的本事炉火纯青啊!若不是孟黎提起他都忘记了,不过这一说倒让他想起了商珏。
孟黎不知张如摇头是何意,也不敢问,这时张如道:“陛下以下令大赦天下,往事皆不予追究,商秋那个孙子也会被放出来。”
这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就是不打算追究了。
如今秦议登基不久,这个时候需要安定。他们这一路打过来像商家这样的富商之家不少,若一一追究是会出乱子的。
“陛下圣明……”
随后易凌国、谢元、林楠等一众朝廷大臣皆至孟府道贺,贺其乔迁之喜。
此乃张如之计。
目的就是让人都知道朝廷是如何对待有功之家的。
结果和张如预料的相差无几,外边老百姓见朝廷许多大臣皆纷纷入孟府不知其因,便开始打听。
“这孟家是什么来头啊?”
“这你都不知道?告诉你吧!这孟家是天南孟家,当初陛下路过天南的时候孟家鼎力支持,将自家家产捐出以助军资,将土地分于百姓。如今陛下登基将孟家从天南迁到了上京,以感谢当初之情。”
“原来如此呀!如此这个孟家可当真了不起啊!”
“谁说不是呢!你看看丞相,御史都要取拜访。”
“孟家可要发达了。”
“陛下真是重情重义的好陛下啊!”
……
人皆议论,这正是张如想要的结果。
这个消息一出去人皆以为朝廷对有功之人敬之、爱之。
此日朝会之后秦议接见了孟黎老爷子,聊了一阵之后又叫内侍给老爷子准备了一份礼物,孟黎老爷子高兴而去。
临近年关,上京城热闹非凡。
集市上的货物种类多不胜数,每每此时张如便不觉想起落凤江之事。此事非他自愿去想,而是不知不觉便会去想,仿佛大脑不受控制一般。
思考许久张如多出结论,他只是这个身体的灵魂并非本体,应该是这个身体对这段时间有抵抗,加之怕冷更能证明这一点。
由此可见徐平安恨徐博之深,虽死亦不是罢休!
……
与此同时两辆马车进入了济川郡,这两辆马车便是商家马车。
前面马车中是商秋与下人,后面马车中是商珏与贴身丫头。
舟车劳顿五六日她们终于快到上京城了,这时的商珏颇有些紧张。离上京越近她便越是紧张。
行了五六日商秋已经撑不住了,便决定在济川休息一晚明日继续赶路。她们不似孟家,孟家速度快是因为朝廷下了令,一路畅通无阻,而商秋他们还需被检查才可通行。
还有一点,孟家在驿站可休息,商秋他们不行,只能道附近的郡县找店住。
下车后老爷子商秋嘱咐众人:“济川是除京城外的第一大郡,非天南可比,你们凡事要小心谨慎。”
长这么大商珏第一次出远门,若不是这一次赴京请罪只怕她一辈子都不会来到这除京城以外的第一大郡。
如今的济川太守是唐混,当初张如留他治理西河,唐混幸不辱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