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千秋谋士>第三百一十三章 互相牵制

年家在锣鼓声中结束,张如一如往常早起上朝。

今日是年后的第一次朝会,不过今年却未发生什么事情,一切都顺顺利利的。朝廷会上秦议问群臣年过的如何,群臣皆答好,张如亦是如此。

至于陈国变化之事张如并没有提及,他已命宝拉楚暗中打探,等宝拉楚那边打探到确定的消息在禀告不迟。张如也怕呀!万一宝拉楚得到的消息不真实,如此便就是欺君之罪呀!其他人可以他不行,他是大陇丞相凡事必要了解透彻才可。

元宵之后宝拉楚来了消息。

信中言道他听从张如之计暗中派人打探,在山中遇一打柴之人一问才知陈帝不仅向边境几郡征兵而是全国范围的征兵,可以是要打仗了。

张如放下信站了起来在书房中来来回回的走着,脑中思考着陈国为何要如此着急的征兵,难道有攻陇之意?

还是说陈国与梁国交恶了准备兵戎相见?这个可能应该是非常小的,陈帝算不是英明之君但也不是痴傻之主,与梁国交恶对陈国有百害而无一利。及时陇国与梁国前后夹击陈国必败无疑,这等事陈帝不会做,陈国一众大臣也不会做。

若攻陈国攻陇,陇国自是不惧的,当初张如害怕陈国趁陇国新君上位,人心不稳来伐便命宝拉楚领八万兵马屯兵于黑头关防止陈国来攻,左右两山之中更设有暗哨,陈国一旦有动便能发觉。

陈国人马主要分布三处,一处是陇陈交界之处;一处是夏陈交界之处;另一处便是京都,是陈帝的禁军三处大概有十五六万兵马,加之这次征兵或能达二十万。

但据宝拉楚信中说陇陈边境军队没有动作,只将征的新兵调走,这叫张如不得其解。

次日

朝会之后张如去见秦议,将士陈国征兵之时向秦议说明,秦议闻之大惊,连问张如:“先生,陈国可是有攻我大陇之意?”

张如道:“陛下不比担忧,现在臣不能断定陈国是否有攻我大陇之意,倘若陈国真来攻我大陇我大陇自是不惧。黑头关有骑兵四万,步兵四万,宝拉楚更是有万夫不当之勇,且深得臣之兵要更兼有强弩陈国来攻注定是要无攻而反的。黑头关左右皆是大山,两山之间有谷三十里,黑头关易守难攻,陛下大可放心。”

“先生之言朕岂能不知,但只恐陈国来攻会坏了先生之五年计划,如此得不偿失呀!”

“陛下,计划跟不上变化。现在我大陇各项新政皆已实行,大的方面皆已落定。只有一点,便是粮食不足。若粮食足够陈国若敢来攻便叫他有来无回。臣当你制定五年计划是因我大陇贫穷,无力与诸国开战,臣一边施行五年计划一边等候诸国变化,一旦时机成熟便举兵伐陈,这个时机便是夏国攻梁。”

秦议点头:“先生之前说过。”

“陛下试想,一旦陈国与我大陇交战夏国又岂会错失此等良机?必定要举兵伐梁。所以,陛下在等这个机会夏帝同样也在等这个机会。”

“先生何已断定夏帝也在等这个机会?”

张如一笑,道:“陛下,司州诸郡原是我大陇与陈国对半而分,但如今司州尽在陈国手中,而司州又是一块宝地,得此地可南下,可右扩,换谁也要拿司州,这一点夏帝自然知道。”

秦议还不明白:“先生的意思是说夏帝知道朕南下之意?”

“陛下,夏帝知道或者不知道这个现在不好说。但夏帝知道我大陇与陈国对恩怨深,陇国伐陈那是迟早的事情。”

“夏帝知道,那陈国必然也能知道。”

“陛下说的不错,不仅陈国真的梁楚也都知道。这事情很明显,但这其中是有牵制的,所以当初陈国没有趁势攻打我大陇,陈国害怕一旦举兵伐陇夏国便会攻打梁国,即便梁国有天险落凤江若没有陈国的帮助迟早会被夏帝所灭,梁国一旦被灭陈国又岂能安然无恙?”

“明白了,明白了!诸国之间的牵制间接帮助了朕呀!”

“陛下,其实各国国君皆是聪明人。都想借他国之手来消耗另一国,如此便给自己减轻了压力,或者还是坐收渔人之利。”

“先生之言不错,这便也是先生制定五年计划的原因。当初朕便知道先生用心良苦,时至今日在看亦是如此。朕之大陇贫穷,国力不如他国,虽有草原十余万铁骑但粮草军费不足。没有粮草军费士兵又岂能奋勇杀敌,只恐吃不饱会逃往敌国来攻打朕。”

“陛下所言极是。一旦我大陇有了与诸国抗衡的实力便可对外扩张。届时即便诸国来伐也不惧他,有人之地便有利用,诸国来伐无非是利用使然,虽为盟但心不齐,如此一击而溃。”

秦议点头,短短两年陇国整体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只要在给他三四年的时间就足够了。

“先生,依你之见陈国征兵之事当如何处理?”

“臣以为当密而不宣。现在陈国的目的还不明确,这个时候告知群臣会使其担忧。臣已命宝拉楚继续打探,一有消息便来京上报。”

“好,便依先生之意。”

秦议说罢!张如向他一拱手,道:“陛下,楚国粮食充足,陛下何不向楚国购买一些,用以军粮。”

“这件事朕想过,只恐楚国不会答应。如今各国皆有战事,楚国虽数年无战但因与夏结盟这些年给夏国提供了不少粮草,向楚国购买楚帝不会答应。”

“陛下,听说楚帝现在身体不好,每况愈下。臣有一计,或许可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三章 互相牵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