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战国改革家>第82章 林胡也来凑热闹

堂皇的挖来投奔赵国的人才,你不要以为会得到国君的厌恶最终给予报复,国人的打击。

其实这种现象,在战国根本就很平常,像赵兴这种明目张胆的挖赵雍的人才,根本不足为奇。只要你遵守先来后到,让国君先将好的人才选走,剩下的人才你要能招揽,不管是哪国人,被哪一个国家招聘,这个国君不但不会恼怒,返会乐见其成。

究其原因,还是那个成人之美的绅士风度。

自己不用的,就不要挡住他们继续求职的机会,在自己的地盘上,在自己的大度中,能够给他们一个就职的机会,最起码会结下一段香火情份。尤其是像赵兴这种,剩下那些无处可去的人才,能够收揽在自己国内,也是一种变相的人才储备,总比再流到外国去强。

约定成熟,国君挑选完了人才之后,不单单赵兴下手,就连其他的各个家族,各个贵族世家,也趁着国君召开的这一场人才大会的机会,开始马车四出,奔走在大街小巷,在这塞满邯郸城的人才中,选择自己家族需要的人才。

于是在整个邯郸城,就出现了一个非常绅士的场景。

两家招揽人才的马车相遇,本来相当友好人家,应该互相亲热的打招呼,但车上的人却装视而不见,就那么冷漠的擦肩而过。

而两个岔路,拐到一个主路上,相向而行的马车,上面的人不得不互相打招呼,这都是不着边际的胡说八道。然后悄悄的催促着自己家的车夫快走。因为这两家可能选择了一个人,那就是手快有手慢无,谁也不想相让。

无论是各个世家豪门,招揽人才给出的级别和待遇,都不能和当今的新贵赵兴相提并论。

老牌儿的豪门大家,招揽人才,不过是作为一种人才储备,大多没有实际的职务,只能作为一个门客,预备着未来的不时之需。

而赵兴新封代郡,他要在代郡实行自己新的统治和管理办法,他需要实实在在的管理人才。每一个被他招揽的人才,都会被明确的直接宣布他的官职,他的权利,他的待遇。因为有着巨大的权力缺口,在这个人才招揽的竞争中,赵兴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哪一个被招揽的人,不想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哪个想被招揽之后,只是论资排辈等机会?

所以,即便是三四家的马车,站到一个客栈的门口,招揽同一个人,而最终那个人选择的,一定就是赵兴。

因为只要不想混吃等死的,都看到了代郡,赵兴给大家搭建的那一个广阔的平台。那一个平台,能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才能,从而走向天下。

赵兴每一天都站在自己的大门前,用最恭敬的态度,最真诚的笑容,迎接着被马车拉过来的人才,亲自的搀扶他们下车,做足了礼贤下士的功夫,然后用三礼三让的礼仪将他们请到厅堂之上,安排他们享受接风宴。

由于赵兴是一地的领主,给的官爵都是低于朝廷一级,而这时候他所招揽的人才,绝对没有小吏,最低一等,都是国家县令级别的三百石的下大夫,吃的是有鱼有肉,奉上的服装都精美绝伦,奉上的配剑都华丽无比,是的,这是赵兴特有的,他要求自己的每一个属下,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都必须配剑,用以弘扬尚武之风。

这样的待遇,还没等未来赵兴将他们怎么地呢,就已经将这一群人才感动得稀里哗啦。

这样大面积的容纳人才,不但将其他诸侯国赶奔来的人才留住,同时最直观的效果就是,将整个赵国的文化水平直接拉升了两个档次,让赵国成为天下文化之冠。

这一点,当然被已经习惯了招揽其他诸侯国人才,而感染的赵雍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也是这一次赵雍和赵兴站在高台之上,看着高台下鱼贯而过,高谈阔论的人才,赵雍说出:“有的国家铸造黄金台,有的国家张贴了招贤榜,但真正的收获不过是了了,哪里像我们这样,几乎是将天下英豪一网打尽。”

赵兴附和道:“一个公开授官,给士子们一个上升的机会,其实比给他们一次千金还要重要。同时,其他诸侯国招揽的人才不过是一个两个精英,就以为凭借着他们一两个人,就足可以称霸天下。其实是大错特错的,一个人是可以改变天下格局的,这我们不否认,但这个人的所做一切,都会出现一个让人扼腕叹息的结局,那就是人亡政息。

而现在我们招揽的是一个集团,这个集团推行的东西,并不是以一个人的能力决定成败,就比如说老师我,制定的规矩已经形成,而执行却是靠他们。我死了,已经不可能再改变这个规矩了。只要这些人不死绝,这个规矩必将延续到永久。这就是我的改革与别人的改革的与众不同。”

赵雍深以为然,但看着邯郸城那依旧灯火辉煌的馆驿客栈,不由得忧心忡忡:“老师虽然目光长远,但是在邯郸城中,依旧有来自各国的人才,我们是无法完全消化的,放他们回到其他国家去,寡人是真的不甘心啊。”

赵兴狡猾的一笑:“那我们就将这些人才,放到我们的盟友中去,让他们先替我们养活着,当我们需要的时候,他们就是我们的人才。”

赵雍看了赵兴好久,最终感叹:“老师,真能人啊。”

就在这天晚上,同样豪华的马车,停在了一个驿站的门口,上面下来了一个士子打扮的家伙,同样站在大门外,冲着里面高声呼喊:“


状态提示:第82章 林胡也来凑热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