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大明二十四监>第520章 又见请辞

十一月十三i,朝会,今天是刘宗周上朝的i子,因为全民教育规划方案已经作好了,人员也招到了。老刘一辈子做学问,政事上可谓是有些不通了,比如他的观点就是不把皇上当人看,让皇上万事以圣人为行为,万事‘慎独’、“明圣学以端治本”、“躬圣学以建治要”、“崇圣学以需治化”在他的眼里,只要皇上一人做到了‘治心’的程度,那天下就太平了,这种人的确不适合去执掌国事,虽然他是大儒也是不行的。所以朱由校对其虽然尊重,但只是让他办教育。

教育工作首先的就是教学内容,结果这一点刘武周和黄尊素的教学大纲计划上,就让朱由校很失望,说:“刘爱卿、黄爱卿,朕要求的全民教育,可不是单纯的四书五经,为何没有数学、物理、自然、地理?”

“回皇上,臣闻用兵之道,太上汤武之仁义,其次桓文之节制,下此非所论矣。今i不待人而恃器,国威所以愈顿也。火器终无益于成败之数。还请陛下放还本国,以永绝异端之根。以圣人之仁义教化万民。”刘武周不卑不亢的说。他的意思,皇上办的教育就是以孔孟之道为基础,别的就不要想了,那都是异端存在。这是劝皇上不要用这些什么火器,也不要教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只要学好四书五经,一切就足够了。

“爱卿,孔子尚求六艺,多数必备的科目有何不可?朕要求的是开民智,朕在求极宫所写教材之中,已经对自然现象、物理做了相当的说明,就是要让全民知晓,在能识字之余有一番学识,如此单独的把孔孟之道教育万民又有何益?要知道,并不是第个学生都是要当官的。还要从事生产、经营。爱卿将数学、物理等课业重新并列入其内,不得有违。”面对这样的人,朱由校真不好说什么,你弄的和国子监、县学一样,那我还花钱搞这些做什么?朱由校并不讨厌儒家学说、中庸之道,但万事总有一个幅度吧。就象大家一起学英语一样,结果有个屁用?在学校里学完了。回头除了看大片的时候,除了那几个常用语,一无所知,再完完全全的放给老师,劳米伤财。

中国人必须学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这些jing华是必须传承下去的。这是祖宗留下来的智慧的结晶。但把全部的jing力都学这个了,还谈什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次投入几百万两银子,以后每年还得投,这岂不浪费了太多了,朱由校说的时候已经有些生气了,而且用了不得有违的字眼。异端?这个字眼亏你能想起来,没有这此异端。自己现在就被人在宫变里干掉了,哪里有这么多的大捷?所以口气不善,强硬非常,大有不换脑子就换人的意思。

“皇上,臣以为,孔孟之道方为治国之根本、、、、、”刘宗周还想辩驳,但皇上哪里容他唧唧歪歪,直接就打住了。

“停!刘爱卿。此事事关国运,不容任何一家学说独断,若爱卿认为不能胜任此职,大可不必参与全民教育!全民教育需要的是教导出直正的人才来,不是要全国都是儒生。”费了这么长时间,而且上次已经专门的把教学大纲说的明明白白,还来这一套。朱由校真的生气了。怎么这位大儒就那么不省心呢?

整个朝堂一下子静的不能再静了,这算怎么回事?出师未捷身先死?这才刚刚开头的事情,看样子这就要把领头羊给干掉了?不是全国都是儒生?这话什么意思?

更多的朝臣都一个劲的想着,事情已经有了转机。这次若刘宗周再多说一句,看来这个差事,就要与其失之交臂了,那自己可就有机会争上一争了。

刘宗周也在那里天人交感,他并不是留恋官位的人,也是能够适应贫困的人,从第一次任官不到一年,看到朝廷昏暗,就以侍亲为由,告辞还乡。不久,外祖父、祖父相继去世,他承重守制,于居丧之暇,在大善寺僧舍延课生徒,以此为生。他闲居七年,贫病交加,敝衾破缶,衣食不继,往往靠借贷度i。但他足迹不至公庭,官吏有慕名造访的,他也拒而不见。所以官对他并不是太渴求。

但皇上如今的全民教育让他大为心动,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可以清史留名,更加可以教化万民,是儒家最高的成就了。所以他打算在这次好好的推行儒学的孔孟之道,使全国的孩子都得到教育。但他对皇上提出的要把恪物、数学与至圣理论放到一个位置上,这对他来说是受不了的。在他看来,那些只是小道,与天主教专来大明宣传的那样数学等都一样,是异端,根本不可能与圣学相提并论。所以在说服了黄尊素之后,制订了这份教学大纲。

没想到皇上的反应如此之大,看来教导这些异端给全国的少年,才是皇上真正的目的,他真的伤心。但刘宗周有自己的尊严,皇上已经出口了,就差没有咆哮辱骂了。士大夫的尊严不容他人挑战所以刘宗周说:“回皇上,老臣的身体欠佳,的确不适合此职,特请辞去此差事,并请告老还乡。还请皇上另觅良臣。”

满朝文武一听就知道老刘的坏脾气上来了,这是和皇上对着干到底了。一个个以看热闹的心态看着,对于刘宗周,其实没有多少人愿意招惹的,对其抱着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其人学识非常,大儒的身份,又洁身自好,是清流中的第一人,让每个人都羡慕的要死,若能得此人一声善评,受用无穷;但一方面那脾气又臭又硬,根本不知道变通之道,整天抱着学


状态提示:第520章 又见请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