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资本大唐>第五百八十四章 参观乔拉城

听到六哥李愔问起新婆罗门教的推广,李贞和李恽都是精神一震,其中李贞更是抢着说道:“六哥你不知道,新教的推广速度远超我们的预料,特别是当初在我们统治范围内推广时,你提醒我们向大食人学习,将新教徒的税率下调,而提高非教徒的税率,结果这个办法一实施,再加上新教来就源自原来的婆罗门,所以教徒发展的极快,现在统计的教徒人数已经达到了……达到了……”

李贞说到教徒的数量,却一下子卡壳了,毕竟他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军队上,对行政和宗教方面的事并不太放心,所以介绍个大概情况还行,但一说到具体的数字,立刻就现出原形了。

旁边的李恽看到李贞尴尬的样子,却是笑着接口道:“现在新教徒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一百八十万人,占我们领地内总人口的六成,而且这还主要是因为前段时间扩张太快,所以新婆罗门的推广力度跟不上去,相信等过了这段时间后,新教徒的人数增长会再次出现一个高峰期,按我们的估计,一年后的新婆罗门教徒数量将会达到两百八十万以上!”

李愔听完也是惊讶不已,当下开口问道:“一年就能增加一百万的信徒,你们的传教速度也太快了吧?”

“哈哈~,六哥你有所不知,这种速度其实还是慢的,若是我们的全力传教的话,估计在短短几年能,就能将新婆罗门教传遍整个南天竺,而这主要是因为三个原因造成的,第一就是因为我们的实力够强,用武力做保证的传教,可以将任何阻碍都打碎。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新旧婆罗门来就同出一源。人们也比较容易接受。”资本大唐584

说到这里李恽停顿了一下,然后又接着道:“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在种姓制度中,最底层的首陀罗根没有参与宗教活动的权利,但偏偏他们又是人数最多的一个阶层,所以一般来说,只要我们将一块地方打下来,那么当地的首陀罗就会自动的成为新婆罗门教的教徒,根容不得他们有任何的反抗,也正是如此。所以才使得教徒增长的数据那么漂亮。”

李愔听后点了点头,另外他也想到,除了首陀罗外。身为农夫和客商的吠舍,这一阶层的人数也十分庞大,反倒是处于统治地位的婆罗门与刹帝利数量并不多,而新婆罗门影响最大却刚好是这两个阶层,所以吠舍和首陀罗对新婆罗门并没有太大的抵触。这也是新教得以顺利推行的原因之一。

商议完正事后,李愔又在李贞和李恽的陪同下,将他们所在的神殿参观了一遍,然后又到两人住的王宫看了一下,结果在李恽那里,蒋王妃元氏和越王妃武美娘已经准备好了酒菜。而且还是她们两人亲手做的,全都是纯正的汉家美食,李愔品尝过后自然是赞不绝口。

酒宴上李愔还将杨氏和武媚娘姐妹带给美娘的礼物拿出来。全都是一些吃的用的,虽然看似平常,但是对于远在异域的美娘来说,却是最好的礼物。当然了元氏那里也同样有一份,只不过是以心的名义送的。毕竟都是弟妹,不能厚此薄彼。

吃完一顿舒心的家宴后。李贞和李恽又带着李恽参观了一下乔拉城,这座沿海城市做为他们第一个攻占的天竺城市,同时也是一座优良的港口城市,所以被李贞和李恽做为重点发展对象,整个城市经过重新规划后,正在进行统一的建设,其中城中心的部分已经建造完毕,只剩下外围还正在建设之中。

说起乔拉城原来的设计,也处处体现着种姓制度的森严。整个城市来呈正圆形,正中心的位置坐落着一座建筑,但却不是国王的王宫,而是婆罗门的神庙,神庙外围则是婆罗门贵族的居住区域,再向外才是刹帝利贵族的居住区,而且国王的王宫也是这一区域。再向外则是吠舍阶层的居住区,他们也是城内最大的居住群体,至于首陀罗,是不允许居住在城内的,他们一般都是居住在城墙以外的棚户区,或都在贵族的庄园里做奴隶。

不过在李贞和李恽占领这里后,他们对这座圆形的城市感到很不适应,于是就将这座圆形的城市改为大唐常用的长方形,原来不坚固的夯土城墙也全部被拆掉,改用大唐的筑城技术建造,而且也去除了城墙上的一些神话雕塑,使得城墙更加的坚固耐用。

不过虽然城墙的形状虽然改变了,但是内部的区域划分却没有太大的改变,首陀罗依然居住在城外的贫民区或贵族农庄里,城市内部的最外层依然是吠舍的居住区,不过以前层次分时的婆罗门和刹帝利的居住区,现在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比如在乔拉城的中心,原来的神庙被改建为李贞和李恽接待官员的神殿,后面更有两人的王宫,而以王宫为分界线,东面是婆罗门贵族的居住区,而西面则是刹帝利的居住区,这象征着两个阶层已经处于同一位置,而李贞和李恽所代表的教皇一族,则超然于四个阶层之上,暗地里也被新婆罗门教徒称为皇族。

李愔跟着李贞和李恽出了乔拉城的中心区域后,第一个来到的就是婆罗门贵族区,在他的想象中,婆罗门贵族应该都是一群年老的祭祀,然后住在神庙里。但是参观过他才发现,原来根不是那么回事,婆罗门贵族其实也和一般的贵族一样,只是他们在八岁时就要向其它婆罗门学习,到了二十岁回家结婚生子,享受俗世的生活,等到年老了才会去修行,然后进行宗教生活。


状态提示:第五百八十四章 参观乔拉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