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着牙稳了半日,太子妃这才平稳住了自己的情绪,她又恢复了那宽厚中带着精明的本色,追问太孙妃道,“这事,是你亲眼见证的,还是别人告诉你的?”
太孙妃低垂下头,轻声说,“自我再来京里,也是聚少离多,二一个我也多病……”
虽是在给太孙找借口,但小夫妻两人感情有所疏离的事实,也是经由太孙妃的口中清清楚楚地摆在了太子妃跟前。
太子妃不禁又是一阵头痛,她捏了捏鼻梁,也顾不得去追问这事了,先要专心处理服药的案子。“不是你自己知道的,那是徐氏,还是何氏?”
“是小循。她早觉得有些奇怪了,却拿不准,后来请她身边的嬷嬷私下问了大哥的大伴王瑾,才晓得是皇爷给赐的补药,说是陆陆续续也吃了一段日子了。她估摸着时间对得上,方才能够肯定的。”太孙妃轻声说,“但这事还请母妃为她保密,小循说出这事来,自己也是担着风险的。”
担的什么风险,岂非一目了然?几个月前谁知道皇爷会病?眼看选秀在即,谁不是得一次算一次呢。太孙若是能一夜十次,只怕她们就更乐了!太子妃使劲拧了拧鼻梁,又问,“你肯定是皇爷给的药?”
“我也问了王瑾。”太孙妃面上也是布满了忧虑之色,“确实是皇爷赏赐的滋补药丸,据说是皇爷吃着自己都好的……”
皇爷今年都六十多岁了,再是雄风不减当年,也有力不从心之感了吧,他吃的药丸和太孙吃的药丸那能一样吗?更别说这些道士们炼出来的药,到底是仙丹还是毒药,还很难说呢!
太子妃气得手都有点抖了,却不愿在儿媳跟前发作,她又细问了几句,把来龙去脉问了个清楚,明白确实是皇爷赏下的药丸后,不禁是满心的气苦,却又无法说得出口,只好握着太孙妃的手,流泪道,“好媳妇,若不是太孙婕妤心底纯善,你又能见微知著,这事还不知该怎么了局了。老人家毕竟是——”
天威深重,连这一句埋怨,到了口边都不能说完,太孙妃眼中不知不觉也蓄满了泪,两人对望了一会,太子妃方哽咽道,“这事儿就交给我吧,你只管放心,娘心里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
太孙妃的眼泪也掉了下来,两婆媳依偎在一起哭了一会,太子妃便打发太孙妃回去,“好生歇着,别再挂心了,万事有我呢。”
送走了太孙妃,她略沉吟了一会,便打发孟姑姑,“去尚仪局,把太孙宫的册子取来给我看看。”
这本册子,并不是谁都能取阅的,但以太子妃积年的身份和权威,却不过是说句话的事儿。没有多久,她便已经翻阅起了这本《内起居注》,太子妃做事很有章法,她居然从迁都那年开始看起。
这几年间,太孙宫里侍寝的规矩还是很严密的,徐循和孙玉女单独服侍太孙的时候,两人就是轮换着上夜,等到太孙妃来了,三人均分,何仙仙再来了以后,太孙在太孙妃屋里歇得少了,但是从她屋里匀出来的次数,也不是说都给了何仙仙——何仙仙告病的时候也多些,再说还要带女儿呢。多数时候是徐循和孙玉女比较受宠。其中和徐循比,孙玉女侍寝的次数就又要更多了。
青梅竹马,从小一块长大,这样的情分别人原也难比,再说现在宫里就她和太孙婕妤无后了,太孙多照顾太孙嫔,也是很正常的事。
只是,太孙嫔如此冰雪聪明的一个人,会察觉不到这服药没服药的差别么?太孙妃侍寝次数少,没留心也罢了,何仙仙更不必说,久别重逢更不会注意这个了。唯独太孙嫔,是毫无任何借口可找的。太孙婕妤人微言轻,只靠着太孙的宠爱立足,膝下也是一片空虚,正需要子嗣傍身的时候,都会私下询问大伴,又向太孙妃反映。太孙嫔可直接对她说话,甚至是直接规劝太孙的人,却是一片沉默?
太子妃的眼神慢慢地就冷硬了起来,对着欲言又止一片迷惑的孟姑姑,她却是一句话也没多说,前因后果概不解释,只是淡淡地合上了《内起居注》,“还给尚仪局吧……再往东门派个人,大郎回来的时候,把他截过东宫来。”
孟姑姑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即使好奇欲死,主子不开口,她按例不敢多问一句,沉沉地应了一声,便起身碎步退到门前。
转身跨出门槛的时候,她听到了一声深沉的叹息,这叹息声,竟浸透了失望之情。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啊……”
如今皇爷身上不妥,太子又忙于清查赵王谋逆一案,许多军国大事,自然是顺理成章地要由太孙出面承办了。因去岁远征无功而返,今年皇爷才稍好一些,又要发兵去追逐瓦剌。 朝中大有钱粮吃紧的意思,为了吃透如今的局势,太孙连日来也是疲惫不堪。
他从外朝回皇城太孙宫,直接东华门出去便是了,因外廷不比别处不能擅入,所以在东门被东宫中官截住时,便立时知道是母亲寻他有事:这一阵子,母亲也是忙于安抚赵王妃,只怕不知又有什么棘手的事,要寻他一起商量了。
如此丝毫不存戒心地进了东宫内室,一进屋,见母亲面上神色不对,端端正正地坐在椅上,太孙不免心头一突,也是慎重了几分,行礼下去,没有母亲说话便不敢起来,而是跪在当地,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