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夏阳城,下了今年最大的一场雪。
暴雪连下了三天三夜,几乎淹没了街道,压垮了很多的房舍,也冻死了不少牲畜与百姓。
朝廷为了这场雪灾,焦头烂额。
“公主,咱们要赈灾吗?西边有人家搭了粥棚,我们家要不要也开大门搭个粥棚?”女官问隆庆公主。
隆庆公主对镜梳妆,整理她那一头乌黑油亮的青丝,漫不经心点点头:“拨几个人去,也在咱们家的西门,搭个粥棚,施舍几天米粥吧。”
女官脸色有点古怪。
隆庆公主梳头发的手,突然一顿,问女官:“别人家是在哪里设的粥棚?”
女官支吾了一下,才说:“公主,多半是在大门口。旁人看不见你家门匾,也不知道是何人家的善棚,这好事就白做了。”
这次进城的,很多是附近村民。他们的房舍被压塌了,进城找寻活路。
他们不认得什么府邸。
唯有看到人家的门匾,才知道是谁家发善心救济他们。
粥棚,肯定要搭建在自家大门口不远处,而不是西门。
隆庆公主将手里的梳子,狠狠往梳妆台上一砸。
她深吸一口气,忍无可忍:“来人,去把对面那个石碑,给本宫砸了!”
女官觉得,早应该如此!
扶住了她的手,女官火上浇油:“早该去砸了的。公主,您堂堂天皇贵胄,居然要受这等欺负,岂有此理!”
隆庆公主深以为然。
对面的成阳郡主府,那块石碑至今还矗立了。
隆庆公主好几年都没有开过府上大门了。不管是她自己出门,还是有客人登门,都要路过那石碑。
难道要人家那么老远就下车走过来吗?
约莫有七八百米,挺长一段路,不是随便走走的。
故而,她只得开侧门。
一年年过去了,她都成了京城的笑柄。哪怕薛湄被囚禁,石碑还在,她居然还要受这等窝囊气。
她忍够了。
其实,薛湄的身份,在楚国暴露后大半个月,隆庆公主便听说了消息,当时她就想去砸了那块石碑。
薛湄逃到楚国,公然叛国,这是死罪。
不成想,守在那块石碑跟前的,却是瑞王府的人。
隆庆公主,应该说隆庆长公主,最害怕的人,也是瑞王殿下。
父亲去世之后,荣王登基,隆庆长公主的好日子并没有来。
相反的,她仍是不敢在瑞王跟前造次。
有瑞王坐镇,她也不敢在薛湄的府邸门前跟前撒泼。
“长公主请回。”瑞王府的侍卫很霸道,对长公主也无半分敬意,“大将军王说了,您感动郡主府的一砖一瓦,大将军王的亲兵会踏平您的府邸。”
隆庆长公主:“……”
瑞王叔会说到做到。
她忍了这口气,回家去了。
毫无办法,她只能忍气吞声。
女官劝她息怒,给她出了个馊主意:“公主,您可以这么办……”
于是,隆庆长公主很积极的,把薛湄叛国的消息宣传出去。然后,她又暗中鼓动一些相熟的势力,在朝堂之上弹劾薛湄。
哪怕不能杀了薛湄,也要夺走她的郡主封号,让她一无所有。
她已经是叛徒了!
当时皇帝也很震怒。。
和隆庆长公主的想法一样,皇帝也想废除薛湄的郡主封号。
然而,他的这个想法,遭到了另一波朝臣的反对。
皇帝在朝堂之上,与大臣们起了争执。
“郡主是不是叛徒”这件事,大家争论不休。皇帝以为板上钉钉的事,被朝臣们吵了一早上之后,皇帝自己都不太确定了。
一般是什么军国大事,才会让皇帝与大臣君臣失和,彼此妥协、拉锯。
但薛湄,这小小女子却做到了。
皇帝执意要废除成阳郡主的封号,要发国书给楚国,让楚国答应他派人进入楚国,去把成阳郡主抓回来。
他废陈阳郡主封号的圣旨,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
“陛下息怒,万万不可。”
皇帝第一次感受到做君主的艰难。
他这么个小小的想法,想要实现,阻力却是千千万万的。
他像是被大臣们包围住了。他们是水,自己是浮在水中央的一支独木舟。
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皇帝在上面浮浮沉沉,根本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也无法前行半分,他被这群水给困住了。
瞧着朝臣们那激动的神态,若皇帝再一意孤行,这些水甚至要把皇帝这座独木舟给淹没。
皇帝第一次被朝臣吓到。
他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父皇曾经说做皇帝很难;也理解了这些年,父皇的妥协与拉拢。
朝臣可不是奴隶,他们不会轻易就听话。
而统治一个国家,没有朝臣的协助是万万不行的,皇帝又不能把他们所有人辞退回去。他若是把他们都辞了,再找一些无经验的人来做大臣,整个国家更是乱套。
最终,皇帝放弃了,他没有褫夺薛湄的郡主封号,也没有收回她的郡主府,更没有给楚国发国书。
此事,他打算稀里糊涂的混过去。
那个时候,皇帝清清楚楚看到背后有一只手,一直在操控着整个朝局与他。
若他顺应那只手的心意,他做皇帝就很简单;可他稍微与那只手的想法背道而驰,他就会感受到权力带给他的压迫感。
皇帝想要找心腹商量,可心腹,又真的是心腹吗?
为此,皇帝消沉了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