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的,他们便抵达了一处日军的工事前。日军在这里建造了一个碉堡群,匍匐在灌木丛里的美军士兵们甚至能够看到射击孔内的机枪。
“我们已经抵达,坐标……”丹尼斯和其他的美军们第一次开眼了,他们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步炮协同。
这些国防军战士抵达战场后,并没有立即发动进攻。而是通过电台呼叫后方的火炮进行支援。
步炮协同战术,事实上早在一战时期就出现了。在一战时由于机枪的出现,步兵发起密集冲锋付出的代价大的难以接受,往往每前进2,3公里要付出上万人的代价。
在这种情况之下当时的德国国防军想了一个办法。他们挑选身强力壮,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老兵组成精悍的小分队号称“风暴突击队”。
这种突击队在做好充分侦查的情况下,以班排为单位,在徐进弹幕的的掩护下,踩着炸点,以跳弹坑的形式像敌方薄弱工事发起冲击,很快德军便打破了沉默了快一年的堑壕战的僵局,打得英法联军节节败退,而自身伤亡却出奇的小。
由于这种战术的实用性,渐渐的让各个国家军队接受采纳,而这就是小分队渗透战术。
而屠孟贲所在的后世,经过了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军队中的这种协同战术便显得更加的成熟而实用。
同时,步炮协同也被进行了一定的修改。第一次炮击,是按照地图上事先标号的诸元和侦察兵的观察进行概略射击,结束后侦察兵观察射击效果。这一轮的炮击并要求有多大的杀伤力,主要是做火力试探。同时也是看看坐标是否有误差。
在第一轮射击后炮兵会根据侦察兵的观察报告修正坐标,开始第二轮射击。这一轮才是最为重要的精确射击,这轮射击要求清除第一轮射击没有打掉的明暗火力点,力求摧毁敌人表面阵地上百分之90以上的有生力量!
第三轮便是徐进弹幕,第一梯队紧跟炮火与炮火相距300米像敌阵地发起冲击,徐进弹幕的作用是摧毁敌方的反步兵雷、反坦克雷、敌方障碍物、敌方工事,同时压制敌方使其不敢开火,第一梯队协同工兵排开始以弹坑掩护发起冲击时进过对方雷场开始为步兵进攻进行排雷。
按照屠孟贲在实战中的要求,一个班分成几个组:有火力组、攻击组和掩护组,三人为一个单位,进攻时每个小组采取倒三角阵型,间隔15至25米,多个班采取多个方向的批次进攻。
“轰!轰!!轰……”日军工事上的火力点被一个个的拔除,混凝土块被大口径火炮轰的四处飞舞。
“坐标修正,xxx、xx……”大周和几个乌鸦在冷静的通过望远镜观察着轰击效果,随后低声讨论了一下做出了坐标修正。
很快的,美军便发动了第二轮的炮击。在有了具体的坐标后,炮击并非那么的困难。只需要调校好角度,便计算诸元便可以了。
“冲上去!”大周在第二轮炮击结束之后,冷然的一挥手。丹尼斯和他们的战友们便猛然向着日军的阵地扑去。
“哒哒哒……”此时,隐蔽在防炮洞里的日军们也冲了出来,开始对着试图冲进阵地的美军进行还击……
ps:第一章~下一章全面搞死关岛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