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盛唐开始于南海>第215章 大换装(中秋快乐,愿祖国繁荣昌盛)

这种划时代的后装炮贵吗?/p

答案是相当贵,也就是云家不差钱,才生产了这么多出来准备装备岸防部队。/p

这种火炮以年号命名为“贞观一千四百七十年型岸防炮”,口径九十毫米,架退原理,重达两吨半,六倍口径炮管,四条螺旋膛线,炮弹采用机械碰撞引信,弹头内装五公斤颗粒火药和一公斤钢珠,发射药为栗色火药,药柱采用丝绸包裹,拉发式点火方式,仰角范围负五度到三十一度,最大射程六千米,有效射程四千到四千五百米,最小射程两百三十米,炮弹毁伤半径三十米。/p

这种架退式后装炮是由穿越五人组合力设计,制造难度几乎达到云家机加工能力的极限。/p

炮身的难点在于密封炮闩和炮管膛线。/p

因为没有符合要求的炮钢,炮管不得不做的非常厚,与炮膛接口最厚,有二十一公分,炮口最薄,九点五公分,炮膛就是个四百斤重的铁疙瘩上掏出了一个圆柱形的洞,这才造就出一门短身管小口径火炮重达两吨半的奇葩情况。/p

为了炮管膛线的刻画,云浩和老爹设计制造了三台大型推进式钻床,依靠坚硬的金刚石刀头才让炮管的量产成为可能。/p

此型岸防炮的核心在炮弹上,尽管这种炮弹连高爆弹都称不上,勉强只能叫做大开花弹,但其身上却集中着云家最高的科技成就。/p

炮弹的结构并不复杂,真正的难点在于引信。/p

刘建国在钟表厂忙活一个月,在四十五中方案中筛选出合用的三种,并经过六十多次试验,最终选定了高碳钢撞针加青铜弹簧加延时锁的结构加以定型生产。/p

别小看这个引信,它的精度要求和h4型航海钟的核心零件相同,以崖州钟表厂的加工能力,每月只有三千个合格品的产量。/p

炮弹的外壳是参考后世六十年代的半冷凝铸造工艺生产。/p

再有就是发射药和爆破药,其生产工艺与配比采用的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技术,达到了矿物火药的顶峰。/p

五十门火炮集中了云家机加工厂和兵工厂两个月的时间,近七成的生产力才勉强搞定,核算成本平均每一门大炮要四万六千贯,云浩开价五万贯还真不是狮子大开口。/p

就这已经镇住了程咬金和冯智辛,原本被深深震撼的两人听到云浩的报价瞬间就变成了霜打的茄子。/p

“两位不必失望,这种火炮本就是给重要港口防卫用的,不是给作战部队准备的。”/p

云浩解释道:“这么重的火炮也不适合随军行动,除非是要攻打坚固的要塞,这种火炮给你们也没用。”/p

老魔头恋恋不舍的把目光从火炮山移开,对云浩道:“这种火炮我代兵部订五门,炮弹五千发,你派人先送到登州去,等陛下的调拨命令。”/p

云浩明白他的心思,笑道:“卢国公,您太心急了,北方的事情还有几年才能开展,到时候兵工厂会有新武器出现,更适合北方战场使用。”/p

“我会送两门火炮给陛下,让百官看看科学的力量,您荷包里的钱可不是用来干这个的。”/p

老魔头挠挠锃光瓦亮的脑门道:“送上门的钱都不赚,这可不是你的性格。”/p

“您说笑了,有的钱能挣,有的钱不能挣,我分的清楚轻重。”/p

云浩对张庆招手道:“去把给南洋先遣军的装备拿过来。”/p

张庆得到命令,带着几个家丁去了靶场的武器库,不多时就带着几个箱子回来。/p

云浩打开一个长方形的箱子,里面有十支双管猎枪,他拿起一支道:“南洋潮湿,大唐一号和二号步枪的弹药容易受潮,这把枪用的是木筒弹,弹体上有石蜡密封,防潮性非常好。”/p

他把扳机拨到待机发状态,松开撅把开关,轻轻用力,枪管撅开露出两支枪管的枪膛。/p

取出一白一黄两颗子弹放入枪膛,把枪交给老魔头道:“白色子弹是霰弹,里面有十五颗小钢珠,一打一片,有效射程二十米,对付密集阵型很有效,黄色的是独头弹,和大唐二号威力相当,还有一种蓝色子弹,里面是沙包,不致命,可以用来驱赶敌人。”/p

“两个扳机可以单独击发,也可以同时击发,不过我不建议同时发射,后坐力太大,容易受伤。”/p

采用木筒子弹也是无奈之举,刘建国在纸壳子弹的研发上陷入困境,现有的纸都不符合要求,要想实现纸壳弹的量产还不知道要等多长时间。/p

木筒子弹虽然生产工艺复杂,但在生产成本和效率上比铜铸弹壳具有更大的优势,作战效能也不错,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大唐军队都要使用木筒子弹来作战。/p

老魔头拿起双筒猎枪照着三十米靶连开两枪,霰弹只有三颗钢珠上靶,独头弹直接连靶子后面的木架一起打穿。/p

冯智辛也试射了几轮,还把子弹放到水壶里泡了五分钟,子弹也顺利击发。/p

他俩对这种双管猎枪很满意,单场就下了一万五千支的订单,一千支交给冯智辛,四千支留给老魔头,其他的送往长安。/p

之后云浩又给他们展示了单兵火箭弹。/p

这种火箭弹采用的是直射方式,发射筒为钢制,射程只有五十米,弹头重三公斤,内置七百克火药和三百克小钢珠,杀伤范围十米,主要用于爆破土着的寨门和对付集群目标。/p

发射时将发射筒固定在地面或者由士兵肩扛,对准目标扣动扳


状态提示:第215章 大换装(中秋快乐,愿祖国繁荣昌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