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刘陵却低声斥喝道:"别再私底下嘀嘀咕咕的,还有,以後要改口唤她为娘娘了。什麽董卿的乱叫一通?没规没矩的?"
小安子听了,顿时冒出了一阵冷汗,紧接着又搓着双手,一付侫幸样,陪笑道:"皇上果真是英明神武啊,您的耳朵还真是锐利无比啊,这麽小的声音您都听得见,简值比蚊子还厉害千万倍呢。因为还没正式的册封,所以现在改口似乎是早了一点……"
刘陵皱眉道:"朕昨日已经下旨了,为何中书舍人还没有定稿上呈咧?"
小安子道:"册封昭仪的仪式极其繁复,现在才刚下了早朝,那里能这麽快啊?金印都来不及刻上了呢。不过,董昭仪可是皇上後宫的首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嫔妃,皇上待她自是不同的,册封娘娘之事,自是无人敢怠慢,奴才琢磨着不出酉时,便能完成册封的仪式了。"
刘陵抬抬手道:"你快去催一催,务必在日落之前完成册封的仪式,朕打算今晚便在永乐宫留宿。"
昨儿晚膳时,太后亲口允诺过,只要董婉生下皇嗣的那一天,她便是一国之皇后了。
愈早生下皇子,对她是愈有利的。
他早已等不及,想册立她当皇后了。
"遵旨。"小安子於是弯了一弯,迅速的退了下去。
遣走了小安子,刘陵接着大步往南走,蓦地,他却停下了脚步,脸色迅速地沉了下来。
但见一道熟悉的背影,站立在鳯仪亭前正朝着皇太后作揖。那人身穿着一袭莽袍礼服,头戴着王冠,不知道跟太后说了些什麽,待他离去之後,太后便眉头深锁,连连的叹着气,一付忧烦的模样。
待那人走远了,他立刻大步上前,来到鳯仪亭前,轻唤了一声道:"母后。"
太后这才回过神来,迅速地敛一敛心绪,却佯装若无其事的对着儿子笑道:"皇儿啊,今日下早朝晚了?怎麽这会儿才回到後宫呢,用早膳了吗?"
语罢,便转头对着一旁的侍婢阿秀吩咐道:"快!去弄一些茶点过来。"
刘陵道:"不了,儿子稍待片刻,便会去永乐宫用膳。"
她正等着他呢。
"你来得正好,有一件事哀家得跟你商量。"太后不疾不徐地开口道:"听说边疆那里的外患持续的出兵骚扰我国,正好你舅舅衞武候的次子正闲赋在府上,那个小子正值青年,尚无功无勳,不如给他一个机会立功吧,你把兵符交给衞武候,让他带着儿子领军前去边疆平定外乱,将来好给他一个好职位啊!。"
"兵符?"刘陵的眼底迅速的闪过一抺疑惑,却仍不动声色的开口道:"平定边疆,朕立刻调派一支大军给衞武候便是,何需交给他兵符呢?"
太后道:"听说匈奴军十分的骠悍难缠,你舅舅的手上握有兵符,在调派军队上,不必透过朝廷,总是方便了一些。"
太后变着法子,跟他要兵符,他岂会察觉不出异状来?
刘陵沉着脸,低声道:"宁王特地入宫前来拜谒母后,是何要事?"
闻言,太后的脸色微微的变了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