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个庶妃所生的皇子,一直都不被整个努尔哈赤皇室待见和看重的爱新觉罗·阿巴泰,去年因为努尔哈赤被明军红衣大炮所伤,最终伤病不治,皇太极因而在新老皇帝更迭的竞争中胜出。
阿巴泰虽然作为一个皇家边缘人,没有资格参与皇位争夺,但也因祸得福拿到了不少好处。
比如,他那个厚此薄彼皇帝老爹努尔哈赤原本就是为了支开他,甚至是根本拿他当皇室级的大炮灰的一场战事,反而成就了他一场可以直逼诸多战功赫赫皇兄皇弟的战绩——
以“奉命大将军”率领镶白旗一支大军出征,简直就像神助一般,自长城黄崖口南下开始,便一路打的顺风顺水,纵横中原,在不到七十天的时间里,就将直隶、山-东,甚至江-苏大部,直接打了一个对穿。
此役,他的幕僚给他在战功簿上,将每一笔最精彩部分都记得事无巨细:
自入关第一日,共计攻克汉人城镇94座,抓获各类军民工匠多达36万人,掠得黄金12万两,白银220万两,至于斩杀的汉人头颅因为无法携带而回丢弃在沿途上的,更是不计其数。
而他带出去的镶白旗84个整佐领全部近三万人马中的两万人,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深入中原的远征,并且前后历时长达两百多天的烧杀劫掠中,损失掉的人马,也才不过区区一成而已——两万人出来,他带回去一万八,此乃第一大功也。
因为,全天下都知道,他们满清从发迹之日那一天,人口问题一直都是始终困扰着整个部族性命攸关的大事。
即便是现在已成气候,甚至到了已经可以与大明争夺天下的鼎盛时期,全部兵力加起来,可战之兵也依然还是不到二十万人。
所以,打了这么多地方,抢了这么多真金白银回来,真正让现在真正的当权者多尔衮高兴的,还是他安全带回来的这一万八的虎狼之师,以及抓获到手的36万各类汉人军民工匠人等。
也正因如此,刚刚回到辽东地界,还未进入盛京,早已登顶大位坐稳了江山的皇太极大喜之余,亲自派遣济尔哈朗、多尔衮诸多勋贵迎出皇都盛京郊外三十里,并当场赏赐白银万两。
谁知乐极生悲,他在这种众星捧月般的殊荣中,还没有快活多少天,皇太极却莫名死在了盛京他的清宁宫内。
而且很快,各种谣言甚嚣尘上。
当然,最惊悚的,还是皇太极的死因,据说是在后宫撞见了自己的老婆跟某个不能说名字的人,正纠缠在一起……
如此一来,以皇太子自居的长子豪格为首的两黄旗,就与以多尔衮、多铎为首的两白旗,并有代善、济尔哈朗等正黄、正蓝诸旗暗中支持的两派,又展开了一场暗流涌动的皇位之争。
在皇帝大位面前,阿巴泰这点事就已经不是什么事了。
于是,很快他又变成了一个皇室边缘人,老老实实呆着自己所谓加了“饶余”称号的贝勒府,继续做一个旁观者。
“饶余”在满语中是什么意思呢?
说白了,就是富裕、富余的意思,相当于一顶高帽子,好听却没有任何实质好处。
为什么就阿巴泰的这个贝勒头上多了一顶这样的高帽子呢?
很简单,还是像以前努尔哈赤那样,皇太极为了弥补、安抚他这位庶出的兄长,临时想出来的一个宽慰他的法子。
因为,在努尔哈赤所有的子嗣里,皇太极一上位,他的兄弟们绝大多数都变成了亲王,而独独他这个作为兄长的,却一直都还是一个区区贝勒。
不过,好在这场看上去惊心动魄甚至很可能就会走向分-裂的皇位之争,最终还是在多尔衮权衡利弊之下,主动让位,从而打了豪格一个措手不及,让此前根本都没有出现在皇位之争视野当中,年纪还不到九岁的小福临,意外地胜出成为继位者。
尘埃落定,阿巴泰也算是暗自松了一口气。
皇位之争是没他什么事,可万一真打了起来,到时候他到底帮谁打谁呢?
那样的话,怎么做,都可能是错啊!
松了一口气,好事也再次找上门。
在八旗中,正黄、镶黄以及正白上三旗,和正红、正蓝等下五旗,各方力量怎么平衡,做了摄政王的多尔衮,在最后的利益分配中,到底还是没有忘记阿巴泰这位庶出的兄长,和刚刚立下战功的悍将,于是一转手,将整个镶白旗一股脑都交给他统领。
这时的镶白旗,已经比他接手前更加兵强马壮。
除了84个整佐领,勇猛善战的两万八千士卒,各类骁骑营、先锋营甚至还有了一个火器营,另外还有十三万老老少少的部族总人口,外加充作奴隶和技术骨干的蒙古牧人、人数众多的汉人农夫工匠等,占有着临近大燕山与河西走廊之外数万平方公里的一大片自有草原。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坐上镶白旗旗主还没多久,阿巴泰就收到了多尔衮以小皇帝福临发布的诏令,命他速速亲自领军一支,前出到山海关在燕山余脉一带,一方面做好从山海关一带全面入关问鼎中原的军事准备,一方面全力监视吴三桂的关宁铁骑,特别是要防备他在大明崩塌时,为了生存和自保而不得不与李自成的大顺军合流。
关宁铁骑的重要性,这时已经不仅仅是它是大明在京师、尤其是整个北方最后一支可战且善战之军,而且也已经直接关系到了整个八旗军对问鼎中原的全局性问题,
对于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