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轼语>第202章盗贼肆起

一日,苏轼如往常一样在衙门处理公事,临近饭点还在忙碌。衙役敲门而入,对苏轼道:“大人,午饭好了,去吃饭吧。”

苏轼摆了下手,道:“我不饿,你下去吧。”衙役只得告退。

刘庭式本已至饭厅,见苏轼许久未来一打听得知对方仍在处理公事,于是决定亲自叫对方来吃饭。他走进苏轼所在的房间,见其仍伏案工作,劝说道:“身体重要,饭还是要按时吃的。”

苏轼长叹一声,道:“最近报案越来越多,头大啊!”

刘庭式道:“可不是嘛!现在城中百姓天还没黑就家家关门闭户,衙门派人上街抓了一拨又一拨的贼人,牢里都快关满了也没见好转。”

苏轼怅然道:“得想个万全之法啊!”

早在去年年底苏轼便预感如果今年灾情不减,百姓生活困苦必定盗贼肆起,于是向朝廷上书《论河北京东盗贼状》,未雨绸缪寻求帮助。果不其然,天不降雨,灾情越来越严重,不少百姓铤而走险、落草为寇。贼寇聚于山中,终日靠打劫沿途行人为生,更有甚者入城犯案,或翻墙入户打家劫舍,或在街市抢夺百姓财物。密州本来就民风剽悍,如今犯起案更是肆无忌惮,日益猖獗。不少百姓终日惊恐,闭门不出,以免路遇匪徒。

苏轼一方面下令衙门加派人手上街巡逻,捕获匪徒,另一方面派人入户宣教礼义廉耻,不要做违法之事。无温饱何谈礼义廉耻,生存才是首要大计,因此不管他如何努力,密州城内外案件频发,屡禁不止。

刘庭式任期将满,不久将离开密州,这一桩桩的难题只能留给苏轼和新任通判解决。他走到桌边,道:“先去吃饭吧,吃饱了才有精力处理这些难事。”

苏轼点点头,随刘庭式一同去吃饭。吃完饭,两人在衙门里散步消食,苏轼突然道:“城外山中聚集贼寇的情况你了解多少?”

刘庭式道:“为首的一人姓薛,几年前自立为债主,也就是他们口中的大当家,二当家姓钟,下面还有一些小喽啰分头管着众多帮众。只不过他们原本人少不成气候,衙门也就没太管,如今不少百姓迫于生计投奔那寨主,寨中人口逐渐壮大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苏轼思索片刻,道:“寨子里现在有多少人?老巢的具体位置在何处?”

刘庭式道:“几百人吧,但是大多在四处游走,真正在寨中驻守的应该不多。老巢的位置我只知道个大概,不过大人想知道具体位置,我下午再去牢里审讯几人便知。”

苏轼点点头,一边踱步一边沉思着,许久,对刘庭式道:“如果我们前去清剿,你意下如何?”

刘庭式道:“之前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们人多势众,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苏轼慷慨激昂道:“必须成功!山中贼寇不除,百姓难以太平,所以我们必须彻底清剿以绝后患!”

刘庭式道:“话虽这么说,但对方人多势众,我担心万一清剿不成,他们加强防御,日后更难根除。”

苏轼道:“所以必须周密部署,确保一举成功。这几天先让衙役们磨刀擦枪准备着,我估计一旦交锋近战肉搏的可能性大一些,你让他们先多准备些刀具,长枪备几根就行了,等我谋划好了,我们再行入山清剿。对了,就给衙役们说准备这些是为了加强在城中巡逻,切不可走漏风声。”

刘庭式道:“好,都听大人的。”

随后的三天,苏轼仅处理紧急且重要的公务,大多数时间都在谋划如何剿匪以及审讯狱中部分投靠山寨的囚徒,让其供出山寨的具体情况,知己知彼才能克敌制胜。一切部署周密后,他召集衙门的官员们和捕头以及五位县令开了个作战会议,将自己的计划详尽告之,大家商讨一番后形成最终作战方案,并决定后日实施。

翌日。

各县县令回到本县挑选精兵强将,易装出发,前去支援苏轼。苏轼、刘庭式调派人手做明日出发的最后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苏轼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王闰之见其终于回来了,急忙命厨子热饭。

苏轼看着王闰之正在俯身叠自己脱下的官服,犹豫片刻,道:“最……最近我打算去各县巡察一下,所以明晚可能不回来了。”

王闰之道:“怎么这么突然?”

苏轼道:“前几天就决定的事,只是忙,忘了给你说。”

王闰之道:“那我得赶紧准备些衣物。”

苏轼道:“不用,我穿件便服就行。”

王闰之疑惑道:“便服?你去巡察不是一直都穿官服吗?”

苏轼道:“偶尔穿下便服也无妨,这不是给人感觉更亲民吗?”

王闰之笑道:“你这成天的所作所为还不算亲民吗?你还想要多亲?”

这时王朝云轻敲房门,道:“大娘子,饭好了。”

一家人来到饭厅,大家围桌而坐开始吃饭。苏轼看着妻儿们一丝忧愁涌上心头。刀剑无眼,明日一战生死未卜,他虽然豪言壮语鼓舞士气,但终究还是有些不安。可这种事又怎能告诉家人,说了只会让其担心,徒增烦恼。

王朝云见苏轼虽保持吃饭状,但似乎若有所思、心不在焉,肯定事有蹊跷。饭后,她收拾好碗筷,将饭厅整理妥当后朝书斋走去。她刚靠近书斋,只见屋内并未秉烛,心下狐疑着他竟然没来看书,会去哪儿了呢?

王朝云在宅内四处游走着,终于在一处昏暗的角落里发现一个


状态提示:第202章盗贼肆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