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赤色黎明>154 巨变(十三)

陈克在美国的公开演讲很快就被报社发表,各个国家的主要媒体都进行了转载,随即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震动。..殖民主义国家都如同被捅了肺筒般跳起来,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旗帜鲜明的以国家的身份表示要打击全球殖民主义的宣言,是要彻底结束300多年来盛行世界的殖民主义的宣言。

英国的反应尤其激烈。苏联、美国、都算不上是殖民主义国家。陈克在美国发表这样的演说,本身就有着貌似很可怕的意味在里面。美国到底是个什么态度,这不能不让英国感到恐慌。

美国国内对陈克演讲的态度也颇为微妙。英国推行的《帝国特惠制》让美国恨之入骨,英国可以利用殖民主义轻松的把美国商拒之门外,从这个角度而言,陈克对美国参议员与众议员发表的演讲中大赞“资本主义的革命性”,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让“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美国议员们认为陈克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赞美颇为中肯。

这个年头的人学科发展的很快,试图将现有的一切都固化的美国人不是没有。同样,宣称“唯一不变的是不断变化”的美国知识界人士更是大有人在。一种理论“普世不普世”,这得看受众才行。美国普通百姓们的看法与美国精英阶层的看法是大大不同的。所以美国上层越来越不想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至少不想在结束欧洲战争之前与中国发生战争。

英国方面对此极为焦虑,美国不肯对中国进行战争的话,英国不仅永远的失去了在西太平洋的一切,还失去了在印度洋的重要殖民地。眼瞅着印度已经烽烟四起,英国想方设法都要把美国拖下水去。能让英国打的牌不多,其中一个就是“宗教问题”。

人民党对中国的宗教态度非常明确。首先就是宗教必须从政治经济领域中滚蛋。

三十几年前,人民党第一次杀进安庆,就把安庆的教堂给抢掠一空。人民党在安徽扫除封建会道门的过程中,洋教是首当其冲。本地信洋教的还好点,绳捆索绑游街示众是常态,拖出去枪毙的也不在少数。至于洋鬼子教士,只要有一点骚扰百姓的行为,都会被抓起来判刑。人民党里面恨洋教的可非常有基础,那么多义和拳出身的老同志,他们不管对革命有什么看法,对洋教的看法则是完全一致。

洋教士们各种非法行为都遭到了揭露,宣传以及公审之后,该枪毙的枪毙,该驱逐的驱逐。接着就是公务员考试体系中公开宣布,凡是信教者一概不许靠公务员。国营企业的招工规定中也明规定,不招收信天主信基督的。人民党在别的事情上反对“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可是在对待信教的方面则是基本无视。洋教徒在中国生活情况越来越窘迫。谁要是公认的新教的,那除了最基本的生活之外,基本没有任何发展空间。

当然,人民党并没有采取愚蠢的把宗教塑造成无所不能的魔鬼。各个宗教的教义都会被非常完整,非常理性的进行介绍。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把宗教的发展,起源都给讲述清楚。关于教义制定时候的特点,情况,特别是就其当时的合理性以及目的,都进行了非常理性的讲述。为了把宗教清楚明白的给说明白,还拍了不少有关宗教题材的电影。这里面不谈神秘主义,而是谈及了宗教的实际情况。

中国化其实非常唯物,根深蒂固的祖先崇拜是因为没有祖先就没有现在,是一个极为物质化的理由。现实中,宗教的神秘性被剥了个干干净净,宗教的教义也被讲述的非常清楚。至于信了宗教之后,又会明明白白的影响自己的前程。于是乎宗教在年轻人中成了一个娱乐的来源,成了一种和礼仪传统有关的内容。

烧香拜佛的事情还是有的,凑热闹的是多数,真信的基本都是老头子老太太。至于洋教在中国基本绝迹了。

美国在30年代,宗教因为大萧条也曾经兴旺了一下。但那时候的美国共和党和21世纪的共和党是两码事,共和党相信科学,为了宣传进化论的事情与民主党大大的斗争了一番。反倒是民主党里面各种新教的奇葩。英国就玩命的拉拢民主党里面与宗教关系莫逆的,试图从宗教入手来打击中国。很快,指责中国残酷对待宗教的章纷纷出笼。

这时候时代周刊采访了陈克,双方自然谈起了殖民主义问题,也谈起了宗教问题。

作为21世纪的正常中国青年出身,陈克对宗教的种种黑幕非常清楚。他谈起了唯物主义者对宗教的态度,“唯物主义者认为,如果宗教中的神能被证明存在,那么我们就会承认有神的存在。宗教是一种化现象,历史唯物主义者们就把宗教当成一种化现象来看待。美国宪法中不立国教,这就是美国的前辈们对与宗教的正确认识。而那些宣传宗教的人,目的不是对宗教进行讨论,而是要利用宗教谋其利益。他们是掠夺者而不是施与者。英国人信新教,他们就通过宗教在爱尔兰压迫信天主教的爱尔兰人。有人指责我们唯物主义者压迫宗教,这是最滑稽的地方。耶和华也好,耶稣也好,他们出现在我们面前,展现一下他们呼风唤雨的神力,显现一下分开红海的


状态提示:154 巨变(十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