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风雅宋>第127章宋国刺事人

最是令人出乎意料的,往往越有可信度。

甄风没有反驳,而是问石更:“你没有见过,可是你是如何推测出来的?”

“我在邓王府的时候接到一条密令,那条密令来得很突然,那时候宣州并没有异样,只有花间楼的柳妈妈与七姑带着几位小姐到访王府。所以我就偷偷琢磨柳妈妈的举动行踪,发现她的一些举动和密令任务不谋而合。后来我和中间人一次碰头,套了几句话,他说出了接头人往返宣州的时间,刚好和柳妈妈他们是吻合的。再后来,我到了江宁,偷偷跟过江宁这边的中间人,虽然他行踪飘忽,不过我也是此间老手,知道一些武德司路子,最后跟到了花间楼后门附近。所以我才推断是花间楼。”

本来范围就锁定在了秦淮河一带,可是没想到竟然是此间最大、影响最深的花间楼,颇有灯下黑的感觉。

再联系起柳妈妈上午不寻常的举动,似乎一切就迎刃而解。柳妈妈求和根本不是为了昨夜新梨园取得的成绩,或是甄风在这个圈子的影响力,而是花间楼作为宋国刺事人根据地,出了这样的漏洞,必须谨慎保守,不树敌自寻麻烦,刚好这个敌人又是昨夜陷阱的主导者。不过这个理由虽然说得通,还是感觉怪怪的,毕竟花间楼不找茬,望江楼、江清馆一般都不会主动去招惹花间楼的。

“还有一件事,就是我收到在水阳江刺杀公子你们的密令,从纸面上看就能看出命令下得非常紧急,可以推测上司那边得知你们出行路线的消息已经很晚。”

石更这一提,甄风立刻把马丁故意传递给柳妈妈甄风出行的事儿联系起来,感觉只能用“卧槽,卧槽”来感叹了。怪不得当时前往宣州的路上隐隐有人跟着他们的感觉,后来一伙儿车马疾驰过去,当时没有多想,现在想来就是为了摸清自己的路线,临时设下的宣州陷害邓王之局,难怪有些细节禁不住推敲,可是就是能起到栽赃陷害的作用。

没想到普通的商战竟然变成了唐宋两国的交战。

不过花间楼能够发展成为秦淮河青楼之首,岂不正是宋国刺事人利益所需?只有足够的资本才能成为最好的青楼,只有成为最好的青楼,唐国核心人物才会选择到此地来,觥筹交错之下,许多该说的不该说的,就会传到刺事人的耳朵里,这些情报来源比起小商小贩更加容易,也更加重要。

那谁是核心人物?柳妈妈?这么个人老珠黄的老娘们吗?刚才石更所说的推测都离不开此人,要想掌控一座青楼,实现信息的获取和传递,也需要一个这样的人。只是似乎还是有疑点,比如是谁在追踪登陆路线的时候临时做的决定并发布新的密令?

这就牵扯到了那支隐秘的军队了。于是甄风问道:“老石,我相信你说的。那你知道江州出现的那支军队吗?”

石更摇摇头道:“我只知道武德司在唐国确实有一支一个指挥人马的兵力,但是他们具体是谁,听谁指挥,如何联络,确实一概不知。我还不是武德司在唐国的核心人员,能够知道的还是有限。”

“一个指挥,岂不有五百人之多,瞧他们的身法,不像是化装成寻常商贾百姓的人。这就奇怪了。”

“对,寻常情况很难听说他们有甚么任务,我也是到了江州才第一次看到他们,没想到这班人居然一出手就要我的性命。就连这次看押我和我妻儿的,也是这班畜生……我,我一定要找到他们,把他们碎尸万段!”石更说到后面,情绪再次难以控制。

“老石,据你所知宋国在唐国究竟有几波刺事人势力?”

“至少有四波。”石更考虑了下说道:“刚才就说到了两波,一波是我的上线花间楼,一波是那支军队,还有一波已经被公子拔掉的威阮号,最后一波才是最核心最隐秘的,若非我得到密令暗示,我也蒙在鼓里。”

原来花间楼与隐秘军队还不是同一波,看来风铃上的铃铛又得增加一个了。甄风听到石更的分析后道:“你是说小长老吗?”

石更顿时大吃一惊,道:“你怎么知道的?”

“如若不然,你觉得我为何在东林寺费那么大劲跟你跟他作对?”

“这不可能的,你怎么可能猜得到?是不是威阮号的人告诉公子的?”

“你以为是阮绵绵?错了,他根本不知道除了他们自己还有谁是刺事人,当时的信上面是空的。”

“这怎么可能,你不是还派人马到清凉寺附近?”

登陆已经惊在一旁了,在前往清江县途中他和甄风几乎都在一起,甄风怎么会发现小长老的异常而进行针对性的反抗?

登陆不由得惊呼:“不是吧!”

甄风当然无法说真实原因是历史上就是这样记载的,只能分析道:“本来我并不怀疑,不过浔阳楼之事明显不寻常,被老登破解后,小江又破解了他们的江面布局,这一条线后面的人想必会有人跳出来。所以当我们去了东林寺发现你各种寻衅滋事,我们却忍下来不对你出手,不是因为我们相信你,而是想让你有机会把戏演完,你和小长老的一唱一和几乎太顺畅,虽然不多却足以引起怀疑了,再加上小长老的提议实在太没有佛门慈悲心,所以他越是受官家认可,他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么一解释似乎能说得通了,石更听后道:“在江州的时候我联系上了中间人,表明我的立场,希望能在你们身边窃取机密。随后中间人给我带来


状态提示:第127章宋国刺事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