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都市现代>锦城烟云>第0183章快速发展

胡家小院,迎来了新的成员。胡家几代单传,短板就是人丁不兴旺,及至胡思敏这一代,她养育了两个儿子,非常给力。胡家人丁开始兴旺,后继有人。

现在,胡志强又结婚了,新的家庭,新的使命,新的希望。胡莲的心里,非常舒坦。

并且,黄英姿和胡莲,都在做生意,这也是对胡家祖业的传承和发展。振兴胡家,指日可待。

胡志强在铁工厂这个拼凑起来的集体企业中,坚定了奋斗的步伐。遇到事了,他才发觉,知识的短浅,他开始被动地学习一些企业管理知识。

富民钢铁厂的生产模式,比较特别。厂里按数量进行生产计件定价,然后以合适的价格对外销售。按月给十几个铁匠铺子结账。

十几个铁匠铺子,只负责打铁,不管产品销售的事。生产是确定的,多劳多得。销售是不确定,市场不好,你有东西也卖不出去。

所以,勤劳朴实的铁匠们,非常喜欢这种模式。他们的生产方式,灵活简单。累了,可以休息下。忙了,可以请一天假。得空了,晚上也可以工作到十二点。

胡志强知道,加工出来的农具,销售得越好,越能激发铁匠们的打铁热情。

因此,胡志强非常注重营销。各乡镇,都有赶场的习惯,或是单号赶场,或是双号赶场。赶场天,街市上人很多。

胡志强准备利用每个乡镇的赶场天,带领厂里的三个销售人员,用自行车带着各种农具,到乡镇集市上去推销。

今天在青山公社的集市上,胡志强带着三个销售人员,在街边推销农具产品。竹板一打,铜锣一敲,简单吼几嗓子,就把群众吸引过来了。

胡志强现身说法,滔滔不绝地把铁工厂的农具产品夸耀了一番,把质量优势、价格优势讲得非常清楚。几个销售人员现场操练几下。就把群众的热情带动起来了。

推销的效果很好,不到半个小时,带去的农具就卖光了。厂里的销售小郑问胡志强:“要不咱们再回去拉些来卖?”

胡志强说:“不用了,咱们是搞宣传。还有,销售光靠我们几个人不行,还得有网点。我们现在抛砖引玉。今后要在街上培育销售门市,由他们来销售。”

胡志强带着三个销售人员,利用一个多月时间,把全县33个乡镇集市都走遍了。很快,宣传的效果就进一步体现出来。

一些街市上的小生意人,到铁工厂里来,批量的购买农具产品。他们以一个较低的价格买去,以合适的价格出售,赚取中间的差价。

销量慢慢上去了,销售额就慢慢上去了,销售利润也就慢慢上去了。有了利润,才有钱给工人发工资。

目前,铁工厂只负责小郑他们三个销售人员的工资,每人每月50元。胡志强和老张他们,领的是财政工资,不由厂里负担。

到1980年底的时候,铁工厂的营业收入,累计已经达到20万元,实现初步利润2万元。

富民铁工厂,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企业,人们都说他是几不像企业。

富民铁工厂的全部工人,有120多人。每个铁匠作坊,差不多有十来个人。但登记在册发工资的职工,只有三人。每个铁匠铺子,由厂里计件,按定价支付货款。每个铁匠作坊的工人,由领头的铁匠发工资。

工厂组织松散,产品不受物价部门约束,确定价格比较灵活、自由。

各乡镇集市上,都有卖铁工厂农具产品的商店。有的街市上,还不只一家,有两到三家。

而锦城钢铁厂生产的农具,却依然只在乡供销社的门市里销售,个体商店不能销售。

工厂运转比较正常了,胡志强想辞去厂长的职务。但苏建国不同意。苏建国对胡志强说:“这个铁工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你要再接再厉,把工厂做大、做强、做优。”

这时,老张和老吴向胡志强提出来了一个问题,他们说,铁工厂目前的产权,是不明确的,为了避免纠纷,得把产权明晰下来,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发展。

胡志强对如何明晰产权,心里不明白。但他想,这事得谨慎,一定要依法依规推进,千万不能重蹈覆辙,不能再犯刘厂长那样的错误。

胡志强想到了苏玉婷。因为苏玉婷是学习金融的,又在财政部工作,熟悉经济政策。

胡志强给苏玉婷打电话,向她介绍了相关情况,听取她的意见建议。

苏玉婷对胡志强讲:“现在的改革,就是要发展商品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得向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借鉴。在公有制为主的框架下,合资企业、独资企业,乡镇企业,将是今后重点发展的方向。”

才八九个月时间,富民农具的销量,远远超过了胡志强和苏建国的预期。大量的订单涌来,刘老张、老吴这些阅历丰富的老同志都非常意外。手工作坊显然已经不适应企业发展了。

胡南强最先看到这一瓶颈,他向苏建国汇报。

苏建国的办公室,比较简单,只有一张办公桌,两张可以坐5个人的长条椅子。还有一个文件柜子。

苏建国问胡志强,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

胡志强说:“很显然,粗放型加工生产,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要,需要扩大生产规模。要扩大生产规模,需要购买自动化程度高的机械设备。要购买机械设备,就需要钱。”

苏建国说:“志强,你人虽然年轻,但有企业工作经历。


状态提示:第0183章快速发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